王廷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語文教學不再單一地強調對學生語文專業知識水平和能力的提升,而是從語文學科性質角度出發,注重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語文知識體系的構建、語文思維和意識的引導,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促進學生良好文化素養和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以實現學生健康、良性的發展。對此,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模式,打破以往對語文教學片面性的認識,賦予語文課堂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下文也以此展開,對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新策略提出幾點談談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模式 創新策略 探討
一、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加強對其改革和創新不僅就語文教學方面能取得重大的突破,對于學生其它學科方面也能打下良好的基礎,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在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逐漸擺脫了傳統的單一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具體教學中,強調課堂的雙向性和互動性,以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地去分析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突出對學生自覺性、獨立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但客觀上來講,盡管《語文新課改》的深入發展,為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了方向,作出了要求,但普遍而言還是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教學改革不徹底,教學互動模式過于刻意、教學觀念相對還比較落后、語文教學體系還不夠成熟等等,都對語文教學的深入改革造成一定負面的影響,語文教學改革效果不明顯。
二、初中語文教學創新的重要性
初中語文在初級教學體系中占據了核心地位,既是獨立存在又與其它學科教學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影響。語文教學不僅考驗到學生的語文專業水平、文化素養,同樣對于學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綜合智能的開發,對于整個教學而言,其重要性和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根據上述中語文教學中現狀,不難看出,在現代化的教學模式下,初中語文教學呈現一個整體的上升趨勢,發展態勢良好,但同樣也面臨著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從客觀上來看,來源于語文教學的創新形式與創新方法的缺失,造成語文教學的呆板、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缺失,教學效果一般。因此,強調對語文教學的創新成為當前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重點研究課題。特別是隨著網絡化和信息化的發展,為語文教學的創新創造了更多的可能和條件。一是,豐富了語文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創新教學形式,增強課堂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精彩生成。二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挖掘和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思維的創新,引導學生主觀性發揮和語文意識的培養。三是,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打破內容教學的局限性,使教學更為生動、形象、具體,學生求知欲和探索欲更高,語文教學也更為深刻。
三、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探討
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是建立在遵循語文學科的基本規律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下的,對此,創新策略應更為貼切,更具有可行性和探究性,對此,下面就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提出幾個方面的創新策略。
第一,創新教學觀念。觀念是行為的先導,創新教學觀念,是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以現代化的教學思路去應對新課改的要求,以強調對學生科學的培養。簡單的提出幾點:一是,擺脫以為應試教育觀念,語文教學不在是刻板的語文知識的理解和語文能力的提升,語文課堂應該更具有想象力和創造性,學生思路應該更為清晰,更具想法。二是,教師不再將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語文能力的唯一標準,應進一步認識到學生主觀性的作用,以鼓勵學生大膽參與教學活動中,增強教學的全面性。三是,突出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以語文教學為基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今后更好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基礎。
第二,創新教學手段。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了絕對的地位,學生處于一個被動的學習狀態,這就教學過程既影響教學的效果,又降低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一種乏味、負面的情緒。對此,為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創新教學手段成為了其重要的因素,一方面,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能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新鮮感”,讓學生更快的投入到學習的氛圍中,要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感受知識產生的過程,形成自身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語文思維。另一方面,創新教學手段,也能讓語文課堂更具有表現力,以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和設備,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如:初中語文學習除了靠學生的記憶以外,更多的是體現在學生的思維能力方面、理解能力方面和想象力方面,學生通過對只是具象的認識和了解,才能深入的掌握知識要傳達的思想和內涵,才能進一步的實現內化,將知識化為自身能力,而傳統的教學手段對這一方面的作用顯然是不夠的。但創新性的手段,現代化的技術,卻能以聲形并茂、視頻、圖片對各方面的資料進行教學,讓學生去感知、感受、領悟,最后達到教學的目的。
第三,創新教學練習。學生語文能力和語文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期的積累和不斷的練習的。對此,創新教學練習,改變以往作業式的、任務式的練習模式,讓練習更具有主動性和拓展性,以富有彈性的練習模式進一步的挖掘練習的價值和作用。一是,改變以往單一的練習模式,練習的目的也不再是簡單的鞏固和記憶課堂教育所學,而是更為全面,在強調記憶的同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思考,促進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升。二是,更有助于達到全面教育的目的。創新教學練習是建立在以學生為基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依據的前提下展開的,相對于以往的練習訓練,更具有針對性,更能反映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以強化對學生訓練。三是,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活躍學生思維。對于學生知識的訓練和練習不再局限于課本內容,而是更為豐富,更加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通過實踐清楚語文學習目的,理清學生思路,提高練習深度,增強學生能力。
第四,創新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教學的基本,創新教學內容也是創新教學模式和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關鍵。在內容的選擇上要更為生活化,更加貼近實際,除了要關注教材內容以外,還需要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以擴大學生知識面,增加學生見識。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去感受生活中的語文知識、語文素材,提升知識的實用性,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意識,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實現學生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彥麗.初中語文創新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3(22):51-52,
[2]劉正遠.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12).
[3]羅倫.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創新性教學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 (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