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慶
【摘 要】如今,體育教學也進入到了全面改革階段,但在改革過程中,顯現出了許多問題,教學質量也受到了嚴重影響,解決現存問題,找到教育改革下的有效教學路徑成為了教師面臨的首要問題。本文從當前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了幾點解決策略,希望能夠助力于我國體育教學的平穩發展。
【關鍵詞】高中 體育教學 問題 解決策略
體育是一門增強學生體能,培養他們積極興趣的學科,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我國教學全面改革的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也需要打破停滯不前的局面,通過解決現存的教學問題,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效,助力于學生的成長。
一、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落后
如今,仍有許多體育教師難以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沒有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將體育教學的目標僅僅定在了提高學生的成績上,忽視了對學生個人體能和興趣的培養,這樣的體育教學是無法邁出前進的一步的,學生也終將永遠停留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還是學校以及社會對學生成績的看重,導致師生都面臨了較大壓力,只能充分利用時間將精力放在成績的提高上。此外,目前高中體育教師的工作量太大,除常規的體育課堂教學外還有大量的課外工作,如早操、課間操、課外體育活動及學校運動隊的訓練等;第三,缺少改革的理論導向和具體指導,同時上級教研部門給教師的教改指示大多是口號式指示,“發展學生個性”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培養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等。
2.教學方法單一
長期以來,體育教師形成了固定的教學模式和自我的教學習慣,沒有跟隨教育改革的步伐創新出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目前應用最為的就是單一的訓練,整個教學的過程十分枯燥,學生的體能也達到了極限,除了疲累難以獲得其他收獲,更絲毫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就體育學習來說,學生之間的身體素質存在很大差異,教師也很少考慮到學生的體能極限,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這無疑是十分不科學的體育教學,也是對學生安全和健康不負責任的行為。
3.教學目標不明確
許多學生在離開高中步入大學后就放棄了體育鍛煉,沒有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和習慣,這就是由于在高中階段教師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沒有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致。學生將學習當做了應付教師的差事,毫無主動性,且沒有掌握鍛煉和運動的科學化方法,無法體會到體育鍛煉的樂趣。教師在教學中所偏重的是一個技術怎么教,一個動作怎么做,忽略了對學生健身知識技能的傳授,更忽視了對學生健身意識、健身能力、健身習慣的培養,使學生無所適從,無所收獲,這無疑是體育教學的失敗!
二、針對高中體育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1.采取自主創新教學模式
體育的教學應以靈活性手法進行,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自主選擇開展體育教學。讓學生們成為體育自主學習的主人,這樣一來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中有一部分學生對球類體育運動感興趣,老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個人喜好分組進行,讓學生在小組團隊中進行鍛煉;還有的學生喜歡田徑類的體育項目,老師便可將這部分學生組合在一起,對他們進行集中化的技能以及理論知識的講解,從而進行專門指導,使體育教學更加有效。當然在整個自主創新的體育教學中,老師還可以進行運動規則的簡化,可以將一些體育項目的難度降低,使其更適合學生的學習。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通過增加表演化的教學方式,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以及游戲化的教學手段等來豐富教學的模式,讓體育學習的過程擺脫枯燥,更加有趣。
2.結合教學內容適當地加入音樂和游戲
體育教學與文化課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它不需要學生理解大量的概念知識,并去記憶知識,只需要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和運動的規則以及相關的安全知識即可,而這些知識和動作要領又能夠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所以拋去學生的個人愛好,體育教學應該比文化教學更加有吸引力。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可以將音樂和游戲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具體做法是:根據教學內容來播放音樂,舒緩的運動要配合舒緩或者歡快的音樂,使學生能夠以一種輕松的心態去參加體育運動,獲得身心上的愉悅;較為劇烈的運動要配合有氣勢、節奏感強的音樂,使學生能夠富有激情地投入到體育訓練之中,能夠緩解和釋放來自升學的壓力。其次,要以教學內容為基礎設計教學游戲,例如,在進行籃球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成幾組,進行拍球接力跑游戲,這樣既能夠讓學生掌握運球、拍球的技巧,又能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
3.總結運動規律,讓學生科學運動
高中體育教師要善于更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模式多樣化的改革。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種模式的綜合運用,有的取向于師生關系,有的取向于學生之間的關心,有的取向于教學內容,有的取向于教學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學習與學生心理發展。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圖解觀察、練習、因勢利導,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從追求生理改造轉向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從追求學會轉向會學水平的提高。例如,要讓學生了解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懂得人體運動的基本規律和人體形態結構,從而使學生選擇跑步、彈跳最合理的姿勢和用力的科學方法。教師要為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創造有利條件。在進行講解示范和輔導時,教師在每個教學環節上都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使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把所學的知識變成感知。
三、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高中體育教學還存在許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學校、教師和學生個人都需要對此有深刻的認識,及時做出調整,逐步改善教學現狀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使得高中體育教學能夠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滿足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需要,帶動整個高中素質教育體系的完善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川.淺談高中體育田徑運動課程教學問題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0):239-241,
[2]趙海平.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的現狀與對策探討[J]中外交流.2016(16):172,
[3]俞國.高中體育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中外交流.2016(3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