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康
【摘 要】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是孩子打開知識殿堂大門的一把鑰匙?!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要求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在小學低段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左右?!钡投蔚淖R字量約占小學階段總識字量的一半,識字量大,頻率高,強調多讀少寫的新課程新目標,給小學低段識字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如何讓學生快速、高效識記生字是小學語文老師需攻克的一大難題。在筆者低段教學的實踐中,總結出一種適合學生識字規律和心理特征的識字方法——圖文法。
【關鍵詞】圖文 趣味 識字 高效 形象
老子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狈彩嵌家獜幕A做起,學問也是如此,須從基礎做起。這里說的基礎便是識字,其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掌握高效的識字方法,就是手持知識圣殿的鑰匙。小學低段要求掌握常用漢字要達到1600-1800個,這對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識字的過程往往是枯燥的,而七八歲的學生具有好奇、好動、喜歡模仿,思維直觀、具體、形象的特點,他們對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有好奇感,但是卻很難做到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關注一件事情,記憶力比較強,但容易記住。也易忘記,要想學習達到最佳效果,就必須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思維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筆者認為,圖文法便是妙法之一。
一、讓圖片“說話”,對話交流中認識漢字
圖片和色彩對低學段的孩子有著不可抗拒的誘惑力,他們對圖片和色彩的熱情總是難以澆滅。我們常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你給孩子一個漢字,他不一定認識,但是當你拿出對應的圖片時,他便可以毫不猶豫地報出答案,這便是直觀滋味特征的體現。教師恰好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進行教學,讓圖片自己“說話”,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語文課本中,圖文法的教學手段也不乏案例,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二課《口耳目》中的“日”“月”“水”“木”等漢字,都是將文字和圖片同時展示,給學生以直觀地感受漢字。形象的圖畫符合低段學生的記憶規律和心理特征,在課堂教學時相對于枯燥的文字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1.聯系中識字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兒童的記憶功能強于正常的成年人,兒童的記憶方式主要以形象記憶為主。因此,讓學生看著一個漢字來識記有一定的難度,而且也會十分枯燥,假如出示一張圖片,讓孩子認圖,相信孩子十分樂意,抓住孩子的興趣來進行教學,既能讓課堂充滿趣味,也可以讓知識更為鞏固。
片段實錄一:
師:同學們知道孫悟空有哪些本領嗎?
生:七十二變 金箍棒 火眼金睛 筋斗云
師:今天孫悟空就要給我們展示他的火眼金睛,他看到了什么呢?
出示圖片
師:孫悟空看到了什么?誰來說一說?
生1:樹林著火了。
生2:有個農民靠在樹邊休息。
生3:孫悟空去滅火了。
生4:……
師:看來,孫悟空是做了件好事吶!老師告訴大家一個秘密,這里的每一張圖片里面都藏了一個生字,看看誰的眼睛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樣厲害,給找出來。
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生字:看 滅 林 休
師:哇,大家的眼睛都快趕上孫悟空了,這么快就找出了生字,但是,誰能用最快的速度把這些生字記在心里呢?
生5:我能記住滅字,因為我認識火字,火字上面加一橫,就像孫悟空滅火的樣子。
師:哇,真棒,滅字就是把火壓在下面,真形象!
生6:我認識木字,兩個木在一起就是樹林的林。
師:你更棒!不僅給我們分享了記住林字的方法,還給林找了個朋友——樹林,真能干!
生7:我記看字的方法就是學孫悟空的動作。(學生把手放在眼睛上,學孫悟空眺望遠方的動作。)
師:你太棒了!像極了孫悟空!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字。大家一起來做做這個動作,記住這個生字吧!(學生模仿)
生8:一個人靠在樹上,就是在休息。
師:真棒,一下子我們就把所有的生字都記住了,你喜歡這樣認字嗎?
生:喜歡。
2.聯想中鞏固
從圖片聯系到漢字,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記住生字,讓學生在欣賞圖片的同時進行漢字的形象記憶,達到高效識字的效果。但是識字只是一個最基礎的步驟,識字后,如何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實現長期記憶才是識字教學的重點。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現,讓孩子的通過圖片認識漢字之后,逆向進行教學,讓孩子從漢字,發揮聯想圖片的畫面,將會讓學生對漢字的印象更加深刻。
經過從形象到抽象,再從抽象聯想形象這一反復的過程,學生可以將漢字和圖片緊密聯系,將形象記憶和抽象記憶合理運用,把識字當做一種快樂簡單的游戲來進行,識字也就不再是一件傷腦筋的事情了。
3.聯詞中拓展
通過圖片引導學生認識單個的漢字,激發學生對學習漢字、認識漢字的興趣,培養學生圖文識字的習慣,讓孩子將生活中認識的事物,變成書本上認識的漢字,這個過程會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更加自信地開始自主識字。
識字并能記憶深刻,這是識字的首要任務,漢字最為我們學習的工具,僅僅認識單個漢字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慢慢領略漢字的用法,例如將兩個或者幾個漢字放一起可以組成一個詞語,這個當然也可以用圖示法進行教學,效果依然明顯。例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四課《操場上》這一課,課文先出示一幅課間學生操場活動的圖片,然后根據學生的活動,出示詞語:打球、拔河、跑步、跳高、拍皮球、踢足球六個詞語,學生通過對圖片的解讀,在腦海中形成一個表象,然后出示相關的詞語,讓學生能第一時間認識詞語,再通過反復的抽象到形象,形象到抽象的認知過程,將詞語深深地印在腦海中,達到高效識字的效果。
從一個字到一個詞語,對于學生來說,不可謂不是一種進步,通過這樣的形式,激發學生圖文識字的興趣,培養良好的識字習慣,營造良性的學習氛圍,將會對整個學習的過程產生良好的效果。
二、讓圖片“排隊”,組合列隊中領悟用字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僅僅停留在單個字或者單個詞語的學習是不能實現閱讀的進步的,因此,識字需要更進一步,讓孩子在識字中慢慢摸索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的規律,在學句中掌握漢字,在識字中探索句子。這是一個雙向互利的過程,學生在對詞語進行排隊的過程中,體會句子的組成,在對句子進行整理的過程中,也將掌握更多的漢字。
片段實錄二:
師:我們剛才用“火眼金睛”找出了每張圖片中的漢字,也把他們牢牢地記在了心間。現在我們要把這些圖片排排隊,變成一個故事。先同桌討論下,該怎么排隊吧!
生討論,師巡視。
師:有結果了嗎?誰來排隊!
生1:我覺得應該是:休 林 看 滅。
師:你能按照自己的順序把故事講一遍嗎?
生1:一天,有個在累了,靠在樹邊休息,然后樹林里著火了,孫悟空用火眼金睛看到了,就用金箍棒把火滅了。
師:(教師將學生講得故事展示到大屏幕上。)故事很精彩,把我們今天學過的漢字都用到了故事里面,真棒!誰還想來講故事?
生2:老師,我的和他不一樣。
師:你是怎么樣的呢?說說看。
生2:我覺得是:看 休 林 滅。一天,孫悟空讓豬八戒去化齋,豬八戒變成人找了很久還是沒找到,就找了棵樹靠著休息了。孫悟空看見豬八戒在偷懶,就火燒豬八戒的屁股,不小心把樹林燒著了,就用金箍棒把火滅了。
師:(教師將學生講得故事展示到大屏幕上。)哇,真是太精彩了,不僅用上了圖片中的漢字,還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力。現在同桌比一比,讀讀大屏幕上的故事,看看誰認識的漢字多吧!
三、讓圖片“整形”,形象設計中服務識字
圖文識字,圖文教學,可能很多老師會覺得,合適的圖片實在是難找,實施起來難度比較大,其實,大家都把圖片想得太復雜了,其實圖片容易找,而且可以通過很多種途徑獲得,下面和大家分享幾個小方法。
1.簡筆畫
進行過師范教育的老師們,其中肯定有一項必修課,那就是簡筆畫,這就是我們圖文教學的秘訣之一,很多簡單的漢字,我們可以用幾筆完成的簡筆畫來輕松實現,甚至不用課前準備,拿起粉筆信手拈來,比如:日、月、口等簡單漢字,絕對簡單,而且效果明顯。
2.手機相機
現在的手機功能齊全,拍照是必備軟件之一,這當然也可以為我們的圖文教學服務,很多時候,對于貼近自己生活的,甚至是以學生自身作為教材,學生會更加充滿興趣,教師何不帶上手機,將學生的一些生活情境隨手拍下,作為圖文教學的素材呢,既貼近生活,又通過回憶讓學生有真實體驗,讓識字更加趣味。
3.網絡媒體
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教學素材也不再千金難求,各大搜索引擎會給我們提供全面、有效、高質量的圖片素材,飽滿的色彩,可愛的卡通,都會讓學生難以拒絕其誘惑力,讓學生鉆進圖片,鉆進課堂,鉆進漢字,讓漢字學習變成學生自己的內驅力。
4.學生自畫
很多時候,孩子的想象力會讓老師們大吃一驚,他們的理解是出自于他們自己年齡段的理解,可能教師找的圖片并不能讓學生產生共鳴,形成正確的理解,但是孩子自己作畫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他們之間沒有“代溝”,因此,讓學生自己作畫,可以說是一種正確的選擇。
小學低段的漢字學習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能否完成識字目標決定學生各科學習能力,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運用自己的教學經驗,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選擇正確的識字教學方法是十分關鍵的。在此介紹的圖文識字法,在充分了解學生心理特征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的基礎上,將圖片引用到教學中,將識字課變成對圖片的欣賞、解讀、理解、游戲的過程,讓孩子在興趣中識字,在快樂中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木蘭.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淺議[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12
[2]苗珍.小學低段識字有“妙招”[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03
[3]姜南.小學低段識字教學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