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天英
【摘 要】小學三年級作文教學是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起始階段,是語文課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應用水平。因此在這個階段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明確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并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研究內容,探究現階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本文從快樂作文、取材生活、培養觀察能力等維度探究并分析小學三年級語文作文教學方法,旨在為學生的文學素養提高奠定基礎。
【關鍵詞】教學策略 起步作文 興趣激發 觀察與想象
在小學三年級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因為教師教學理念陳舊,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不夠緊密等問題,使得小學生的書面語言體現效果與預期目標相差較大,影響對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這一現象對小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產生了制約,亟需解決。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采用新穎的教學模式,為小學生文學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學生情感的抒發對寫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由于缺乏情感抒發的經驗因此在語文寫作中往往會缺乏真情實感,最終導致作文缺乏新意。教師在對三年級的小學生開展小學作文教學時,要善于為學生營造出合適的語言情境,并讓學生感受到語文作文的趣味性,從而充分的激發起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例如:針對三年級下冊的《語文園地五·習作》中的主題“談談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的寫作教學時,教師先為學生播放了一段感人的視頻,視頻的背景是汶川地震,視頻的主題是《一條未發送的短信》。這一段短片中地震中媽媽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始終保持匍匐的姿勢,為自己的孩子撐起了一片天。但是最后媽媽因為支撐不住去世了,在臨終前,這為媽媽在手機上以短信的形式為孩子寫下了一段話:親愛的寶貝,如果你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學生在觀看視頻之后也都深受感動,教師以此為誘導,讓學生回想生活中爸爸媽媽對自己的付出,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到寫作中,從而讓自己的作富有感情。
二、從生活取材,豐富習作內容
為了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親身的實踐從生活中獲取更多的寫作素材。由于三年級的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并不多,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真正的融入生活,從而豐富自己的作文內容。例如 : 教師為學生布置的作文題目為《第一次煎蛋》,但是由于大多數的學生并沒有真正嘗試過動手煎雞蛋,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完成的作文是缺乏真實性的,學生在寫作中也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教師就鼓勵學生在回家之后在父母的指導下自己動手煎雞蛋,感受煎雞蛋的過程,并熟悉整個流程。最后發現學生所寫的作文出乎了教師的意料,很多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感觸良多。其中有的學生作文中寫道:“炒雞蛋的時候,有一滴滾燙的油濺到了我手上,瞬間感覺皮膚就像著火了一樣,我直接扔掉鍋鏟,原地蹦了兩下,喊道“好疼,救命!””還有的學生在煎雞蛋之后有了非常多的感悟:“通過自己動手煎雞蛋,我發現很多事情并不像看起來那樣簡單,只有自己親自動手嘗試過,才能真正領略其中的艱辛?!睂W生經過從生活中獲取素材,從而有效的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同時也不再因為害怕沒有寫作材料而難以下筆,從而對語文寫作逐漸產生了興趣。
三、多種作文形式結合,讓學生快樂寫作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不同的發展特點,嘗試采用多種形式的寫作,避免單一命題作文教學,從而照顧到學生的不同興趣。學生通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類型,從而產生主動寫作的欲望,最終從寫作中感受到快樂,輕松的完成寫作學習。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寫作教學中也逐漸開始關注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形式,鼓勵學生共同合作,一起收集素材,共同思考整篇的結構布局,以此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鼓勵學生合作探究。
例如:教師在上課時為學生布置了一個寫作主題:通過調查校園周邊的環境,結合自己的調查結果,將自己的想法以作文的形式寫出來。針對這一主題,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各個小組自己確定調查形式和調查任務,共同合作調查周邊的環境,最后形成書面材料。其中有的小組就以寫信的形式完成了創作,以題為《給環保局長的一封信》闡述了自己對周邊生態環境的想法,不僅豐富了寫作的形式,還為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造了條件。
四、強化學生的觀察力,培養學生想象力
觀察是語文寫作的前提,也是小學生豐富自身寫作資源的主要手段。但是現階段很多三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不強,導致最后在寫作的時候沒有寫作素材,最終喪失寫作的興趣。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學會如何從身邊獲取所需要的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水平。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為豐富寫作手法奠定基礎。
例如,在以《春天的花》為主題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去學校周邊的公園提取素材。讓周圍五顏六色的花朵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又如教師可以以看圖寫作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形象力,比如讓學生看一幅森林圖畫,讓學生根據其中的樹木,花草,兔子,老虎等編寫一個故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賦予這些事物以人的想法,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自身的想象力。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闡述了小學三年級語文寫作教學的策略,如營造適宜的語言情境,鼓勵學生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提取素材,以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想象力等。通過這些措施有效增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從而為小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對小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及之后的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提供了便捷的條件。
參考文獻
[1]王玲.體驗生活,快樂作文[J].學周刊,2017,(32):136-137.
[2]關注生活,取材有道——談作文內容的選擇[J].好家長,2017,(18):36-38.
[3]馬曉霞.針對寫作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能力[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8,(01):8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