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接元
【摘 要】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需要和學生們進行時時溝通,溝通的有效性決定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質量,這要求班主任掌握與學生溝通的藝術和技巧。過去,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習慣對他們提出“命令”,要求學生無條件的服從自己,這樣的溝通是凌駕于學生之上的,是錯誤的溝通方法,諸如此類的溝通問題還有許多,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與學生溝通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幾點合理的溝通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溝通藝術 小學班主任 管理工作 應用
班主任和學生的溝通是一個平等的,雙向交流的過程,學生能夠從班主任的一字一句甚至一個眼神中捕捉到信息,并做出相應的回應。講求技巧的溝通能夠讓學生自覺服從班主任的安排,聽從班主任的教育,反之則會使學生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對班主任心生憎恨。由此可見溝通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作為小學班主任,我們必須不斷的自省,發現自身在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并盡快轉變與學生的溝通方式。
一、小學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班主任在溝通工作中的問題嚴重影響了班級管理的質量,縱觀現階段的小學班主任溝通現狀,其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溝通方式不合理。許多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沒有注重技巧,對于一些犯錯誤的學生,在眾多其他學生面前對其當面批評,嚴重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在溝通的過程中,給學生表述的機會較少,一味的單方面進行批評教育,或提出強制性的要求,這樣的溝通使得班主任和學生之間形成了一層難以打破的屏障,師生間的關系也越來越疏遠。(2)溝通以批評教育為主。從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出,班主任與學生溝通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學生犯了錯誤,或出現了成績下滑,卻很少由于某些學生做出了突出的事跡而獲得與班主任溝通的機會。這導致大部分的師生溝通內容都是對學生的批評,學生自身的優點得不到班主任的賞識,各方面的積極性也會逐漸降低。
二、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1.關愛學生,縮短師生距離
班主任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就應當關愛學生,通過適時及有效的溝通增進師生感情,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只有以關愛的心態與學生溝通,學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才能讓學生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才能讓學生真正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比如,我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怯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老師提問題的時候不敢回答問題。于是,我利用私下的時間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交接學生的想法,探求學生“膽怯”的原因,進而給學生最大的鼓勵。通過一段時間的溝通,學生逐漸對自己建立了信心,愿意對老師說出“心里話”,最終獲得了心理、身體等多方面的發展。班主任的關愛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大的成長,可以帶給學生更為有益的心理輔助,能夠使班級管理時刻處于愛的包圍中。
2.積極鼓勵,尊重學生個性
班主任應當加強對學生的賞識教育,深刻挖掘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優勢,加強溝通的效率,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和效果,而避免片面的看到學生的缺陷和不足,或者不去主動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和特長,不能準確把握學生獨特的個性特點,甚至對學生個性不尊重,過于束縛學生朝著一個方向發展。消極的打壓和批評會讓學生不愿意將自己真實想法表達出來,甚至是出現自閉,嚴重影響了學生正常和健康的成長,大大降低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果。例如,我所帶班級中,有些學生喜歡美術,但是由于小學生自制力不高,自律性差,很多學生會在其他課程上進行繪畫,不僅影響了課程的教學工作,而且其所學習的知識也無法真正掌握。我針對這種情況,并沒有一味地批評和打壓,而是首先對學生的繪畫天賦表示肯定,而后針對這樣的情況進行了弊端的解釋,并在課余時間預留出一部分“自由發揮”的時間讓學生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既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又讓學生發揮了自身的潛能,同時還能更積極的投入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
3.搭建橋梁,化解矛盾問題
班主任應當積極搭建溝通的橋梁,通過運用溝通藝術化解學生之間、學生與各個學科教師之間的矛盾,班主任在此扮演著媒介的作用,更為師生交流建立了橋梁,是班主任工作特點和職位優勢的體現,為師生與生生交流提供了有益的空間和環境條件。比如,我所帶班級中有一段時間學生們的英語學習成績呈現出直線下降的趨勢,我作為班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在班會上與學生們進行溝通,交流其中原委所在。原來是因為英語老師的語速較快,加上學生們自身的英語基礎不足,造成了學生們聽課過程中非?!俺粤Α保谑俏议_展了一個“課程老師溝通會議”,邀請了各科老師與學生進行溝通,不僅解決了英語課程中出現的問題,更加讓學生們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也呈現出了越來越好的態勢,學生們的學習欲望更加強烈了。
4.傾聽學生意見,找到溝通話題
小學班主任可以要求學生寫周記,并將其作為一項作業定期上交,班主任通過閱讀這些周記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用文字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在周記中學生可以記錄自己看到的好人好事,或是寫下自己的夢想和預期的目標,讓學生著眼于生活,或定期開辦班會,給出一個討論題,讓學生在班會上討論,根據學生給出的答案發現學生想法的差異性。
班主任通過這兩種方式,發現學生心理需求的變化,了解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趣事,以此為基礎建立溝通的橋梁,引導學生向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父母與班主任的支持與欣賞,我們必須傾聽他們的想法,變成學生的傾聽者。
小學班級的管理僅僅依靠班主任的“鐵手腕”難以達到理想的水平,甚至還會引起學生極大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只有做好溝通藝術的融入,班主任的管理才能夠更加具有成效,學生才能夠在班主任的呵護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任路偉.小學班主任學生觀的教育學分析――基于小學課堂“排座位現象”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4,02:1-3.
[2]趙英杰,孫曉靜.小學班主任工作如何讓管理牽手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4,02:19.
[3]倪紅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研究[J].赤子(中旬),2014,01:151.
[4]吐尼沙罕,熱西提.探究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藝術[J].赤子(中旬),2014,0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