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嬌
摘 要: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注重思維訓練,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英語課堂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途徑有:巧妙運用信息差,充分調動思維運轉,有效發展語言能力;創設真實語言情境,優化閱讀材料中的語段輸出;再構文本,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學生完整語段輸出的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英語思維品質;英語語言能力;課堂思維訓練
中圖分類號:G421;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6-0035-01
當前,在英語教學活動中,不少英語教師還是以知識傳授為核心,學生的語言輸出以機械的方式進行,這與新時期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是不一致的,更不用提以思維品質培養為導向了。積極的思維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開展靈活而富有創造性的語言學習和實踐活動,優化英語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思維品質,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一、英語新課程標準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要求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教師在設計導學任務時應堅持以中小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要有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有利于發展他們的語言技能和實際利用語言的能力,使他們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英語綜合素養得以有效的發展。
二、英語課堂注重思維訓練的意義
新課標強調從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轉向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習外語的過程不再是一個枯燥背誦和記憶的經歷,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一個不斷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的過程。而教師在英語課堂上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思維品質,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提供大量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去思考、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形成英語語感。
三、英語課堂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途徑
英語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制定切實有效的教學設計,在英語課堂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1.巧妙運用信息差,充分調動思維運轉,有效發展語言能力
本文作者在揚州市優質課展評中聆聽了一節主題是“The baby rabbits and the wolf”的繪本教學課。教師設計了多個環節用于激發學生的想象與邏輯思維。其一,讀前“補白”:展示繪本的第一幅圖(兔媽媽和兔寶寶),提出問題“Where are they?Is there any food in the basket?What is mummy rabbit going to buy?”讓學生思考,給學生想象的空間。讀前“補白”不僅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能維持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適當給學生留出空間讓他們進行想象,也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其二,讀中“補白”:讓學生通過聽大灰狼說話和敲門的聲音進入情境,如:He knocks at the door and says_____.這樣的“補白”既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又能讓學生操練語言。其三,讀后“補白”: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發散思維,對“Which is your favorite character?Why?”展開討論。這里的亮點在于“Why”的追問,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能聽到學生真實的想法。
2.創設真實語言情境,優化閱讀材料中的語段輸出
本文作者曾在一節展示課中進行了關于圣誕話題的情境鋪墊,做足了氣氛渲染,不僅自己扮演成圣誕老人,還讓學生搜集關于圣誕話題的素材。這樣做,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興趣。在話題討論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問題引領來教授學生更多的英語知識,不斷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在話題討論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讓學生能夠獨立思考、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3.再構文本,培養創造性思維,提升完整語段輸出的能力
教材中各個文本的情況不一樣,有些是對話,有些是短文或故事。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文本情況,進行不同的文本再構。教師可以立足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文本再構,或者添加文本,和學生們一起發揮創造性思維。例如,譯林蘇教版五年級下冊中“Unit 3 Asking the way”這一課,教材中的語法板塊內容較單一,教師以往教學時通常是讓學生一遍又一遍地進行操練,以達到語言運用的目的,但教學效果并不顯著,而且會讓學生覺得課堂枯燥乏味。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結合Fun Time的內容,對兩個板塊進行文本再構,并且將本課的文本形式設計為對話,將語法知識自然融入情景對話里。在引領學生學習這篇文本的過程中,教師應逐步滲透問路指路的語法規律,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問路指路的真實情景,讓學生在輸出時也按照兩兩對話或者小組對話的方式進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設計“Where am I”“Draw and say”等游戲和小組合作問答板塊,讓學生學會對問路指路英語語言的運用。這樣,整節課實施下來,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對話,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學生完整語段輸出的能力。
四、結束語
教師在課堂中只要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為核心,圍繞教學內容進行靈活多樣的教學設計,以所教英語知識為發散點,引導學生對英語語言進行實踐和運用,充分展開思維,讓學生靈活變通地使用英語,就能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梁茜.思維訓練與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江蘇教育研究,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