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首先分析了我國農村開展裝配式建筑的優勢和劣勢。進而分別從政策層面支持農村裝配式建筑推廣,加大科研力度、制定相應標準,完善相關產業鏈以及充分結合地方文化特色四個方面分析了我國農村開展裝配式建筑策略。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農村;人才培養
前言
現階段,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穩步推進,農村大量的年輕勞動力呈現出逐漸向城鎮轉移的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國農村出現了勞動力明顯不足的問題。同時,農村經濟水平在整體上要落后于城鎮。不僅如此,由于農村自身在建筑技術水平上相對落后,使得在農村用房的建設工作中存在著住房建設質量不足、建設施工工期較長、對環境污染相對嚴重以及經濟負擔過重等問題。而裝配式建筑由于其本身具有建設效率高、建筑施工質量良好以及成本相對較低等優勢,可以有效解決農村用房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從裝配式建筑在農村應用的優劣勢以及具體策略入手對在農村推廣裝配式建筑進行分析,進而有效提高農村用房建設水平,改善農村居民居住條件。
一、我國農村開展裝配式建筑優劣勢分析
(一)我國農村開展裝配式建筑的優勢分析
首先,在我國農村開展裝配式建筑具有生產建設效率高的優勢。裝配式建筑主要是采用由機械化設備統一預制生產的構件進行現場安裝而成。由于在農村用房建設過程中,大部分的建筑構件均有工廠采用機械設備進行統一的、流水線式的制作。之后運輸至用房建筑工地附近進行組裝和安裝。這就極大的減少了農村用房的現場施工環節、提高了農村用房建筑的效率。不僅如此,由于現場施工工序和環節較少,使得建筑施工過程中受到外界氣候的影響也較小,進而也有助于建筑施工效率的提升。其次,裝配式建筑在我國農村用房建設中應用還能有效提升房屋的建筑質量。由于農村建筑施工技術相對落后,使得其在建筑過程中對砂石混凝土的配比以及鋼筋配筋等環節上難以有效達到精確的水平。而通過工程統一機械式的預制將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進而使得各類構件能夠有效控制在一定的精度之內,進而達到提高建筑質量的效果。第三,在我國農村開展裝配式建筑還具有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優勢。在傳統的施工建設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和建筑垃圾,進而造成大量的建筑資源的浪費以及環境的污染。而通過工廠預制構件并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安裝的方式能夠有效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進而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
(二)我國農村開展裝配式建筑的劣勢分析
雖然在我國農村開展裝配式建筑存在多種優勢,但也需要認識到在其中也存在亟需改進的環節。首先,現階段我國有關政策還不夠完善。目前,我國針對裝配式建筑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政策和標準。但針對農村開展裝配式建筑的有關政策和標準還相對較少。尤其是涉及具體的建筑標準以及后續的激勵政策還沒有落地,進而制約了在農村推廣裝配式建筑。其次,涉及農村裝配式建筑的相關技術人才力量也相對不足。裝配式建筑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需要涉及大量構件、部件的設計和生產以及后續的運輸。但現階段我國還主要圍繞著傳統建筑施工而培養相關人才,在裝配式建筑方面人才仍舊較為匱乏。尤其是涉及農村裝配式建筑的人才,更是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二、我國農村開展裝配式建筑策略分析
(一)國家從政策層面支持農村裝配式建筑推廣
推進我國農村裝配式建筑的開展,首先需要國家在政策層面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建筑施工標準等對農村裝配式建筑的推廣進行支持。這就需要國家層面以及各地的地方黨委和政府充分重視裝配式建筑在農村推廣的重要性和優勢,進而結合各地地方特點制定出適合自身的發展指導意見、法律法規和標準。不僅如此,由于在農村中推廣裝配式建筑尚屬于新興領域,這就要求地方黨委和政府能夠以促進裝配式建筑在農村的推廣為引領,進而制定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減免條件,對于主動開展裝配式建筑的地方予以政策支持和資金、人才、技術的傾斜,進而帶動農村裝配式建筑的推廣。在具體的激勵措施中可以考慮土地劃撥、財政撥款支持以及稅收減免等各個角度以鼓勵裝配式建筑構件生產單位能夠降低自身生產成本、將更多的資金和精力投入到新技術的研發中。
(二)加大科研力度、制定相應標準
其次,推進我國農村裝配式建筑的開展還需要從加大科研以及標準的制定入手。這就要求一是由國家牽頭,由各個構件施工單位一同制定多層次的,涉及各類構件的生產、運輸以及安裝的裝配式建筑體系標準。二是要求對農村用房的廚房、樓梯、臥室以及衛生間等功能區進行標準化的設計,進而達到滿足農村居民日常使用的要求。三是充分重視產學研工作的建設。由于我國在農村裝配式建筑相關方面技術人才相對較少。因此,可以采取產學研培養的方式,選取少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區作為試點,進而在裝配式建筑推廣過程中達到培養相關人才的效果。
(三)完善相關產業鏈
第三,推進農村裝配式建筑還需要對上下游的產業鏈進行完善。開展裝配式建筑不僅僅要求各個構件制作單位進行相應的科研開發和標準制定,更需要涉及有關的上下游產業鏈在設計、運輸、安裝施工以及后續的維護中進行相應的整合,進而形成并完善一整套產業鏈,最終達到降低生產建設成本、提高建設施工質量的目的。同時,為了方便各類構件在制作完成后的運輸,在構件的施工生產中就需要盡可能的減小構件的體積和尺寸,進而方便下游運輸鏈能夠方便、快捷、高效的運輸。
(四)充分結合地方文化特色
我國國土面積較為廣闊。這就使得不同地區具有各不相同的特色風貌和文化風俗。而在農村中推廣裝配式建筑也需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地區的文化風俗以及生活習慣等,進而充分做到滿足不同人文風俗和歷史特點的建筑要求。尤其是對于涉及鄉村旅游的地區,需要充分考慮到裝配式建筑對旅游的促進作用,進而在降低建筑施工成本的前提下,達到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武振,劉洪娥,武潔青.我國農村裝配式建筑發展狀況概述[J].住宅產業,2016(12):37-41.
[2]武振,劉洪娥,武潔青.推進我國農村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建議[J].住宅產業,2016(12):42-46.
[3]曠泓亦.新型城鎮化下川西地區新農村建設中裝配式住宅的探索[J].四川建筑,2015(8):105-109.
[4]孫顯狀,吳獻,黃薪碩,等.裝配式住宅在山東省農村推廣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技術,2015(4):101-104.
[5]王亮,徐黎.吉林省農村裝配式住宅模塊體系設計研究[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12):37-40.
作者簡介:
李鑫,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節能。
(作者單位:咸陽市墻體材料革新與建筑節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