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葆
摘要:高校開展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一般通過課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講解和日常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兩種方式進行。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通過舉行學校或社團活動、黨團部組織活動等方式來實現,這些活動方式是最基本的,也是比較重要的實現方式。要想使切實做好高校學生在領悟社會主義科學發(fā)展觀的精神,提高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就要求高校輔導員根據高校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將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等通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傳達。為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升教育效果,有必要對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方法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高校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實效性
大學是培養(yǎng)社會生產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種人才的地方,為了提升高校在培養(yǎng)學生的“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這一教學目標的教學理念下,在培養(yǎng)人才的工作中,堅持德育為先。在德育工作中,高校輔導員肩負著高等院校對于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擔,在學生的學習期間充當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管理者以及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組織者,旨在提升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道德品質以及文化心理素質。隨著市場經濟的轉型推動社會主義建設快速發(fā)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全面推進。在信息化社會,網絡中各種文化在傳播過程中不斷沖擊融合,使得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多樣性,這就給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開展實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輔導員通過有效的時間充分利用合理的資源進行的首要選擇。本文就此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輔導員要通過自身的學習,完善自我綜合素質
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學生的學習生活指導者,同時也是學生的益友,高校輔導員應該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擁有淵博的文化知識,身心素質健康、樂觀、積極向上,在輔導工作中要不驕不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及完善自身綜合素質。
(一)政治道德方面
高校輔導員在工作和生活中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比較大,所以高校輔導員自身的政治立場要正確并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才能給學生以帶頭示范作用,為人師表。輔導員對待教育工作要有更強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一己之力,推己及人,在說教的同時,能通過自身的榜樣作用帶動和感染學生高度的政治敏感度。
(二)文化知識方面
高校大學生都是經過多年教育培育出的高知識、高素質人才,在大學期間根據自己以往的閱歷在思想和行動上更加活躍,精力旺盛且充滿求知欲望的大學生在知識需求方面渴望得到老師的指導和更深奧知識的授予,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在必備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yè)能力的基礎上,博覽群書多涉獵不同領域的知識,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給學生答疑解難。比如增加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類的相關學科:心理學、教育學、公共關系學、管理學、社會學等科目。高校輔導員是學生的“政治領路人”,在工作中要及時發(fā)現并疏導學生存在的不良情緒。在溝通中,有理有據的分析問題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融入到教育指導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并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心理素質。高校輔導員要順應時代潮流,不僅要通過書本獲取知識信息,還要通過新興的互聯網平臺及時了解最新的新聞資訊、社會中的熱點信息,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對于學生中存在的不良現象及產生的負面新聞,輔導員要結合學生的心理情況進行正確的引導,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效能。
(三)身心素質方面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質是高校輔導員能順利進行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有力保障。一般將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合稱為身心素質。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不僅需要高強度的腦力消耗還要長時間的消耗體力,健康的體魄才能保證身體在超負荷情況下運轉。在處理學生存在的問題時,需要輔導員以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沉著冷靜的思考,快速做出準備的判斷并采取合理的方案做出指導,營造和諧的氛圍感染并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身心素質對提升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具有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的作用。
二、因材施教,秉持“以人為本”教育理念
對于學生的教育,教育的初衷和目的都應秉持“以人為本”。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學生的不同個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內心發(fā)展需求
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實際生活需要,給學生必要的關心,實施人性化管理,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學生的內心,以達到傳授知識后,能讓學生發(fā)自內心的用行動來表現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在教育工作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每一個學生個體,旨在培養(yǎng)和發(fā)展每一個學生,一切出發(fā)點和目的都是有益于學生的。真正了解到學生的真實訴求,加深溝通和交流,給學生提供有效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二)將心比心,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
目前,大學的高校輔導員都是與大學生的年紀相仿,成長的環(huán)境、家庭條件狀況、成長的時代背景等基本大同小異,對待問題的看法等會產生共鳴,作為傾聽和溝通教育的輔導員來說,可以結合自身的閱歷和經歷將心比心,先建立友誼的橋梁,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去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三)循序漸進,展開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輔導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要因人而異,對不不同年級的高校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針和策略。比如,對于剛入校的大一新生要正確積極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善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和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感等;大二、大三的學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綜合素質和人際交往能力等;對大四即將離開學校,步入社會工作崗位的學生,要不斷鼓勵和引導他們克服心理難題,擺正心態(tài)轉換學生和工作者的心理,應對遇到的問題。
三、開拓進取,改革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高校輔導員要選取正確的方式來提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與時俱進,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在新時期新發(fā)展潮流形式下,利用科學合理的新方法開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借助網絡交流平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信息化社會給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高校輔導員的管理工作以不小的挑戰(zhàn)。信息化的深入發(fā)展,學生更熱衷于通過微博、微信、QQ聊天群、人人論壇等新媒體的傳播信息來獲取第一手資料,高校輔導員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通過這些新途徑發(fā)布信息,增加工作的實效性,同時,也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在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的問題。及時通過這些平臺溝通交流。將學生做出榜樣的事情等通過這些媒介及時傳達給學生,提升宣傳影響力,引起學生的共鳴,營造一個具有正能量的團體。并通過這一平臺引導學生合理辨別網絡信息,維護好良好的網絡運行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風校氣。
(二)重視學生心理教育,引導健康積極向上發(fā)展
學生的身心健康是進行學習活動的有力保障。要有效的講授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可以定期開展心理健康的專題講座,通過個別案例帶領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問題,盡快建立人際交際圈。積極的融入到大學的校園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中。
(三)充分發(fā)動黨團隊伍,加強學生的活動影響力
高校輔導員管理的班級多,學生人數多,加之多種事務繁雜,導致工作壓力很大,不能事無巨細的關心到每一個學生,所以充分調動黨團和黨員的帶頭示范工作很有必要,開展黨團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獲得榮譽的同時提升自信和歸屬感。輔導員做好活動的指導和提出合理的建設性意見,以有效提升活動開展的價值。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任務還是比較復雜和繁重的,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要提升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不僅要求輔導員自身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進取的發(fā)展精神,還需要高校輔導員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怕吃苦,甘愿奉獻,竭盡全力的去做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封天.網絡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路徑探究[J].科技資訊,2017,(35):124+126.
[2]馮夢然.新時期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實踐[J].才智,2018,(06):153.
[3]羅茂璇.高校輔導員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探析[J].亞太教育,2016,(17):98.
[4]施慶暉.微信平臺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9):101-102+10.
(作者單位:大連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