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情境創設教學已經成為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模式,就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情境創設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情景創設教學模式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本文基于這一背景,首先闡述情境創設,然后分析情境創設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對有效情境創設的原則進行了分析,最后總結了情景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的主要策略以及創設情景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情境創設 小學數學教學 運用原則 存在問題 有效途徑
一、闡述情境創設
創設教學情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的內容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而設定的具有學習背景、經向和學習活動條件的學習環境。它能使學生產生一定情感反應,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而且它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外顯的教學活動形式,營造一種學習氛圍,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就職心理,從而積極參與到知識的探索、發現和認識的過程。因此創設教學情境是課堂生活化的重要方式。
二、應用情景創設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情境創設在應用中存在的不足:
(一)情景形式化
情境創設是新課改的重要舉措,因此許多教師都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在教學中應用情景創設教學模式,他們認為只要有情境的創設就能達到新課標的要求,以至于教師將創設情境作為一種形式,一種先進的理念,反而忽視情境創設的有效性和科學性,這種教學方式會阻礙數學教學的發展和進步,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情景教學方式,完成數學教學目標。
(二)缺乏趣味性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在感興趣的時候正是大腦思維最活躍的時候,在這種時候學生接受信息的能力是最強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創設的情境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一些教師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以至于情景創設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過多的使用多媒體手段
創設情境如果一味的使用多媒體不僅難以達到教學目標,而且會忽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實際上情境的創設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僅局限于多媒體,一個故事、一個小游戲甚至是一句話都可以是一種情景而且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創設情景。
三、有效情境創設的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首先科學性原則是使情境創設達到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科學性原則主要包括一下幾個內容,第一創設情景應該符合數學課程標準和大綱的要求。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要求數學教學應該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教學應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創設有趣的情景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創設的問題情景應該對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索問題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第二,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應該保證情景內容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課本內容相適應,以大綱為本是目前教學工作的核心,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將創設的問題情境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不能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隨心所欲、標新立異,這樣不僅不能達到數學教學目標,而且會嚴重阻礙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第三,情景創設應該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小學生的思想還不夠成熟,他們的知識體系還不夠完善而且對外界充滿好奇心,因此在創設情境時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基礎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提升數學水平。因此情境創設必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這是保證情景創設科學性的根本。
(二)實效性原則
創設情景的實效性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首先應該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出發點改變教學方式,將數學教學當作一個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其次,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提升學生的探索能力和交流能力作為教學目標之一,從根本上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數學的魅力,喜歡上數學。此外,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識水平激發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在教學中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教師還要縮短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課堂上多和學生溝通和交流,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保證。
(三)啟發性原則
啟發性原則是指在創設情景時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最大程度的開發學生的智力、發掘學生的潛能,由于小學生的知識有限,教師在提創設情境時應該避免超出學生能力范圍的內容,以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幫助學生構建科學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教師在創設情景時應該注意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四、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主要途徑
(一)巧用情景、趣味導入
課程導入環節是數學教學的關鍵,教師如果能在課堂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到特設的情境中通過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為此教師可以利用懸念式情境吸引學生,比如在學習“百分數的應用”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情境:現在我有1000元,明天將錢存入銀行三年,三年后我能從銀行取出多少錢?將教學內容生活化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開拓學生的思維。另外,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的運用評價式情景,通過評價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比如在學習“多邊形面積”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多邊形看作學校的校園,引導學生為校園綠化面積進行計算,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抵觸心理。
(二)巧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教學是當前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當前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教師在情境創設時應該增強情景的趣味性。比如在學習“乘法分配律”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下a(b+c)=ab+ac,學生們可能不理解,這時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提示,比如a代表我,b代表爸爸,c代表媽媽,所以請同學們來解釋一下這個表達式的意思,通過將乘法分配律表達成“我愛爸爸和媽媽,我愛爸爸和我愛媽媽”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小實驗將學生們帶入到課堂中,比如在學習“圓錐的體積”時,教師可以用等底等高的圓錐杯往圓柱杯中三次倒水,然后請同學們量一下圓柱與圓錐的高度,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在實驗中學習數學知識。
(三)創設情境、引導合作
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是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教師給學生提供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比如在學習“條形統計圖”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進行預習,然后根據預習小組合作統計本班學生的生日月份、出生年份等,讓學生在數據整理和分析的過程中加深對數學理念的認識,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
五、創設情境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應該從教材入手、將指導與實際教學相結合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教材入手,將教學理論與實際內容相結合,增強情境創設的合理化,從而發揮情景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
(二)教師的語言應該具有藝術感染力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學貫徹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課堂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教學目標的制定者應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語言是學生和教師溝通的主要工具,因此教師首先要在語言上下功夫,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表達時能夠準確的抓住學生的關注點,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中,從而順利的完成教學目標。
(三)情境創設應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為了增強數學教學的整體性和完整性,教師應該注重情景設置的科學化和合理化,單一的情景設置難以體現教學的完整性,而且會導致學生會認為情境創設只是形式主義,這對教學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師在情境創設時應該抓住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強烈學習和認識的熱情,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快的融入到情景當中,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六、結語
綜上所述,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能夠幫助學生順利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應用,同時情境創設還能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利用情感體驗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情境創設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對提高學習效果有重要意義。作為教師,應該在實際教學中不斷的探索和完善情境創設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情境創設在教學中的價值,從根本上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贊平.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的開展分析[J].亞太教育,2016,(04):38-38.
[2]石廣杰.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設計的原則[J].吉林教育:綜合,2016,(09):81.
[3]陳達.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情境策略的探討[J].中華少年,2017,(04).
(作者簡介:陳曦,本科,吉林省大安市慧陽第一小學校,一級教師,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