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國有企業是國家具有所有權或控制權的企業,國有企業的意志受到政府的控制。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是中國企業的中堅力量。國有企業是一種生產經營的組織形式,具有商業性和公益性,雖然國有企業具有很高的地位并且受到政府的控制,但是還是存在著貪污腐敗的現象,所以對國有企業進行監察是至關重要的。歷年來以央企為代表的國有企業一直是進行反腐斗爭的“主戰場”,所以對國有企業進行監察是一直以來國家工作的重點,但是在新形勢下國家對國有企業的監察方案又提出了新要求,所以在新形勢下如何對國有企業進行檢查是監察機構面臨的主要問題。這篇文章通過對國有企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為國家推進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工作的開展提出一些見解。
關鍵詞 新形勢 反腐倡廉 紀檢監察 國有企業
作者簡介:吳素臣,中石化海南石油分公司監察處,研究方向:紀檢監察、審計管理。
中圖分類號:D630.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9.082
只有加強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才能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雖然對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做的很到位了,但是在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的紀檢工作又產生了新的問題,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國有企業中,腐敗問題是一直阻礙國有企業發展和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如果腐敗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的話會慢慢拖跨一個企業,嚴重時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社會的穩定。如何在符合國家政策和利益的同時更好的發揮監察機構的職責是現在國家機構面臨的主要問題,所以在這種新形勢下,監察機構對國有企業的監察面臨著嚴謹的挑戰。
一、對國有企業進行監察時存在的問題
(一)國有企業的主要領導權利過重,難以進行檢查
國有企業是國家扶持的企業,比私有企業有著更大的發展前景和更多的資源,所以國有企業發展的很快,會迅速的獲得財富。在這種企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會使得主要領導滋生一種貪欲,會為了錢財鋌而走險,比如一些國企的領導人會發生以權謀私、貪污、賄賂、違規決策等現象,損害國有企業的利益。因為種種的原因使得國有企業的決策人和主要領導紛紛落馬,對國有企業的利益造成嚴重的損害,嚴重時會造成社會動蕩。
(二)監察制度不完善,執行力度不夠
在國有企業建立的初期,決策人和領導人都意識到了貪污腐敗的嚴重性,所以在檢查工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設立的不少的規章制度。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監察工作逐漸流于形式,無法從企業的實際出發進行合理的監察,無法加強監察的力度。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有三個,一是企業只重形式,不重效益,監察制度慢慢流于形式;二是國有企業設立的監察制度不符合現代國有企業發展的需求,使得監察機構無法行使檢查的職責;三是國有企業制定的監察制度不夠完善,讓很多人能鉆制度的空子進行貪污和賄賂。
(三)紀檢部門無法參與到公司的管理
雖然國有企業都會設立專門的監察機構,但是很多的國有企業無法清晰的認識到監察部門的職責,沒有認識到監察部門也是企業重要的一部分,無法將紀檢部門和企業的治理聯系在一起,無法將監察部門的職責發揮出來,無法對公司的管理進行監察,無法對各部門的行為進行糾察,無法將各部門的工作進行協調,無法對公司的決策提出建議,無法對企業領導人做出的決策提出問題。這種問題的產生主要原因是一些國有企業的管理形式還是傳統的管理形式,對監察部門的重視程度不夠,賦予監察部門的職權不足。
(四)監察部門的監察形式不夠專業,難以達到成效
檢查部門的主要職責是在事情發生前對將要涉及問題的主要人員進行監督和檢查,防止事情的發生,維護國有企業的利益。但是國有企業現有的監察部門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不清楚自己的職責,往往在事情發生后才進行監督和檢查,不能很好地實行自己的職能。在現階段的國有企業中,監察部門無法做到對企業中存在的違法亂紀的行為做出監察,并且也存在對主要領導人不敢監察和對中下階層監察力度小的現象。并且在進行各種形式的監察時不能和相關的部門進行合作,無法對事情的發展過程做出把控,進而造成腐敗賄賂現象頻發的現象。
(五)國有企業領導人對紀檢工作的理解不到位
在一些國有企業中,領導人認為企業和政府部門不同,企業只要經濟發展的好就行,不太能認同監察機構的職能,覺得監察部門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和決策進行監督會阻礙企業的發展,損害企業的利益,所以對監察人員存在不滿,進而削弱監察部門的職能,對監察部門進行裁員,使得監察部門的人員不足,職能流于形式,最終使監察部門成為空架子。
(六)監察部門人員整體素質不高
雖然國有企業建立了監察部門,并且也對檢察人員進行過培訓,但是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監察人員的立場不夠堅定、作風不良,無法對企業領導人做出公正的評判,存在包庇的現象。在很多國有企業中,監察部門的工作形式不符合現階段反腐倡廉的標準,對新形勢下反腐倡廉政策理解的不到位,無法對企業領導人的決策做出合理的建議。所以說監察部門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無法對國有企業的反腐行動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新形勢下加強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的措施
(一)對國有企業領導的權利進行制約,進行合理的權力分配
國有企業出現貪污賄賂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企業領導人權利過重,無法對企業領導人進行監察和監督。所以對于企業領導人權利過重的問題應該采取對權利進行淡化、分解等方法,將領導人的權利進行分化,以達到以權制權的目的。具體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一是在企業建立之前對權力進行合理的分配:在一個企業中重要的職位有很多,如果這些職位的權利無法得到限制的話就很容易出現貪污賄賂的現象,所以在企業建立之前應當對重要職位的權力進行分解,制定本職位的日常行為章程,對領導人員的權利進行限制,以達到將全力透明化的目的。這種方法通過對領導人員掌握的人、錢和權進行分化,以防止領導人員濫用職權、以權謀私。
二是在授權時要慎重:國有企業的領導人員是這個企業的支柱,所以在進行領導人員的選擇時要格外的慎重。領導人員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領導能力,還必須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要對權力進行制約:雖然權力越大責任就越大,但是隨著權利的變大人的貪念也會變大。領導人員的貪污腐敗現象不是一瞬間產生的,是在時間的積累下形成的,在一開始領導人員也是一心為公司的,但是隨著身邊人不斷的慫恿和教唆,他們的理念就發生了變化,開始一心為己。但是如果將領導人員的權利透明化,將監察機制建設的足夠完善的話就會將這種現象扼殺在萌芽之中,防治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
(二)對領導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出現貪污腐敗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領導人員的思想覺悟不夠高,沒有認識到紀檢監察工作的意義,沒有對貪污腐敗現象出現的原因引起足夠的重視。在企業的人員培訓中,領導人員可以帶頭學習國家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相關文件和指標,對發生貪污腐敗現象的企業進行分析,對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和后果進行講解,引起企業所有人員的重視。并且進行日常監察,抓好落實,不斷提高企業領導人員的思想覺悟。
(三)賦予監察機構足夠的權力,確保監察機構的監察力度
雖然各個企業都會設立專門的監察機構,但是賦予監察機構的權利不足,使得監察機構難以對企業領導人員進行監察,從而無法防止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所以為了確保監察機構的檢查力度就要讓監察機構參與到企業的管理中去。
監察人員的監察方向要有側重點:貪污腐敗現象頻發的領導人員也就三種,一種是監控錢和物流向的領導人員,一種是對財務進行管理的領導人員,最后一種是管理工程環節的領導人員。這三種領導人員的共同點就是都對財和物有直接的接觸,容易對財和物做手腳。所以監察部門在進行監察是要對這些部門進行“重點照顧”,防止這些領導人員出現問題損害企業的利益。
加強對企業運營和決策的監察:雖然對錢何物進行直接接觸的領導人員容易產生貪污腐敗的現象,但是進行決策的領導人員也會產生這種現象。一些決策者在進行決策時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損害企業的利益,所以監察部門要對公司的運營和決策機構加強監管,防止以權謀私現象的發生。
(四)積極探索和實踐監督體制機制改革問題
應逐步建立目標統一、步調協同、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大監督工作體系,確立共同研究監督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共同制定有關監督工作的制度規定,聯合巡查以及相互交流監督工作經驗的機制和信息共享、情況通報等制度,實現對各單位及各級領導干部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聯動的監督,使監督無縫滲透到企業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全面融入到生產經營全過程。
(五)加強對監察人員的培養,提高監察部門的整體素質
對國有企業進行檢查是一個政治性和決策型都很強的任務,這個工作的涉及面非常廣泛,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對很多領域造成損害,所以監察人員要進行全方面專業性的培訓。在進行培訓時應當有側重點,在思想教育的同時要培養檢察人員辦案的紀律性、嚴謹性和保密性,加強檢察人員的專業素養,培養全面思考的能力。檢察人員只掌握檢查能力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掌握金融、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并且檢察人員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只有這樣檢察人員才能為新形勢下的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做出貢獻。
國有企業是國家扶持、國家進行直接管理的企業,所以加強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當前的新形勢下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政策,但是在國有企業中還是存在著很多領導人員的腐敗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國有企業的發展和國民經濟的提高。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領導人員權利過重、領導人員思想覺悟不高、監督部門整體素質低等,所以就要對領導人員的權利進行分化、對領導進行思想教育、對監察人員加強培訓,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防止腐敗現象的產生。
參考文獻:
[1]楊雅渝.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考.江西建材.2017(20).
[2]馬一凡.淺談國企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性.法制博覽.2016(1).
[3]盧楊.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現狀與對策.東方企業文化.2014(7).
[4]扈聰.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問題及對策.東方企業文化.2013(16).
[5]員和英.試論如何提高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有效性.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