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



摘要:本文通過對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需求的調研,了解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知識的需求,對于創新創業能力的要求,同時借鑒課程地圖的模式,有的放矢的構建符合人才培養規律的創新創業行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關鍵詞:創新創業;課程地圖;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12-0415-02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了中國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征程,以創新驅動帶動經濟產業發展仍是我國提供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發展戰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的人才既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也能夠通過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推進整體應用型本科教育教學的改革,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然而,目前我國的創業教育仍大多停留在對創業基礎知識的灌輸,在對與創業精神、創新與創造能力的培養上,尚未形成完善的課程體系與課程群。高校對于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應切合創新創業類人才所必備的素養及能力要求。本文通過調研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大一、大二年級的全體學生,根據學生對于創新創業能力的理解與對于學校提供的課程的意見反饋,以編制課程地圖的方式反映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路徑,完善創新創業課程教學體系。
一、調研方法說明
本次調研的目的是通過對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生的調研,初步確定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核心能力與基本素養,進而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編制課程地圖打好基礎。本次調研向大一、大二年級學生進行隨機抽樣,共發放300份標準化問卷,共返回262份問卷,調查對象以大二學生為主,其中以工科男生居多,占全體人數的60.31%;同時按專業抽取35名學生進行訪談,彌補內容深度與信度的不足。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整理與開放式訪談的結合,使得分析結果的信度和效度更有保障。
二、調研結果分析
1.關于課程重要程度排序
依據實際教學情況,本研究對12門創新創業相關課程的重要程度進行了排序。按照排列的重要性,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NO.1創業財務與融資,NO.2創業法律法規,NO.3商業模式創新,NO.4市場營銷,NO.5創業思維能力與方法。
2.核心能力與基本素養
在創新創業型人才應具備哪些核心能力方面與基本素養方面,問卷調查與現場訪談結果基本一致,依次是:NO.1溝通技巧,NO.2演講技巧,NO.3多媒體宣傳制作能力,NO.4自我營銷能力,NO.5團隊合作能力。
綜合對以上分析以及對已有課程標準、人才培養方案中關于人才培養目標、基本素養和能力的表述內容可以得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與素養為:(1)基本素養:溝通技巧、演講技巧、團隊合作。(2)專業能力:商業模式分析能力、財務與融資能力、市場營銷能力、創新與創業思維能力。
三、基于課程地圖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構建
1974年,Hausman首先提出了課程地圖的概念,他指出課程地圖可以以直觀圖形的方式,通過構建教學策略、課程內容、學習成果、教學體驗、教學評價、教學環境與學生習得知識的方式等方面之間相互作用關系,為學生、教師、課程設計者、評估者和協調者提供指導,從而突顯人才培養質量目標中的核心課程與教學目標,保證人才培養質量。課程地圖一般用來解釋學生預期的學習效果與學習內容、評價方式之間的復雜關系。通過構建課程地圖,主要可以幫助教學設計者達到以下3種成果:(1)判斷教師課上所授教學內容(教學材料)是否與教學大綱中所體現的教學目標一致,學生學習效果是否能夠達到課程目標所規定的要求;(2)闡述課程標準中不同因素之間復雜關系,例如學習成果、學習內容、評價考核方式之間的關系等;(3)檢驗課程標準中所規定教學效果,如學習環境,學習材料,課程設置階段時間的合理性等。根據創新創業教育所進行的關于創新創業人才素養和核心能力需求的調研結果,同時結合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關于培養“創新性、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構建了基于創新創業素養與核心能力需求的創新創業專業課程地圖,如圖3所示。
該課程體系以教授創業知識為基礎,以鍛煉創業能力為關鍵,以培養創業精神為核心。
通過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訓的專業教育教學,使學生掌握開展創業活動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包括創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相關理論,涉及創業者、創業團隊、創業機會、創業資源、創業計劃、政策法規、新企業開辦與管理,以及社會創業的理論和方法。
通過創新創業技能的教育教學,系統培養學生整合創業資源、設計創業計劃以及創辦和管理企業的綜合素質,重點培養學生識別創業機會、防范創業風險、適時采取行動的創業能力。
通過創新創業素質與能力的教學,培養學生善于思考、敏于發現、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挑戰自我、承受挫折、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善于合作的職業操守,以及創造價值、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
整個課程體系的構建以學生為主體,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運用大數據技術、掌握不同學生學習需求和規律,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借助互聯網+信息化教學手段,按照硬件軟件相結合,線上線下相鏈接的原則,開發了基于項目制、任務型、游戲化、畫布式、工單制的教材與課件。倡導模塊化、項目化和參與式教學,強化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角色扮演、頭腦風暴等環節,以學生創業實踐為主,以教師創業指導為輔,課堂教學以對學生的真實創業項目案例分享與研討為主線,實現從以講授灌輸為主向以體驗參與為主的轉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創業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