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步加強統一趨勢是西部文化發展的整體趨勢。環塔里木綠洲出現的繁榮景象,促進了部落與中原文化的交流,促進了西亞、歐洲和非洲的文化交流。在當代中國西部邊境的建設中,我們必須提高識別和凝聚力對文化多元一體化中華民族各族進一步促進西部地區的祖先的優良的品質接受新的時代產物,反對任何形式的固步自封。對于熱愛和平的西域的先民的光榮的使者,內心渴望向上的信念,不畏懼困難和障礙,團結奮斗,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和邊疆安全。這種團結拼搏的精神,是我們今天開展邊防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必須統籌經濟建設、邊防建設、促進和諧社會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西域文化 當代邊防 啟示
一、以西部大開發為依托,加強邊防建設,促進祖國統一
西部大開發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在世紀之交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這是建國以來我國對西部的第三次開發。新世紀新階段的西部大開發,翻開了西部嶄新的一頁。隨著歷史的發展,新世紀的到來,西部地區在三個方面擔當著重要的角色,一是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能源基地;二是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托;三是成為維護國家安全的要地。中華民族在新世紀能否騰飛將取決于西部的崛起。西部的安全穩定關系著整個國家的安全穩定,加強西部國防建設是一項十分重要、十分迫切的任務。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推進西部國防建設又好又快發展,需要我們總結建國初期西部開發中國防建設的經驗教訓,需要我們深刻認識國防建設在西部大開發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意義,需要我們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與建議,促進祖國大一統。
二、依托西部大開發推進邊防建設與經濟建設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對國防建設來說,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毫無疑問,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將得到快速穩步發展,我國的西部邊疆將變得更加穩固。因此,從國防建設這個層面上講,西部大開發既包含了經濟建設的內容,也包含了國防建設的內容。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西部各省區抓住國防建設寶貴的歷史機遇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積極貫徹國防需求,短短 10 余年間,就使西部國防物質建設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①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綜合實力大幅提升,成為震懾、打擊“三股勢力”的利器。在西部大開發中,兵團緊緊抓住歷史機遇,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在國家和自治區的總體部署下,兵團人立足大漠邊疆奮發圖強,積極進取,發揮著排頭兵、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為新疆和祖國西部大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②是國防軍事設施明顯改善。西部地區國土面積遼闊,但交通基礎設施相當薄弱,特別是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區域的新疆,交通比較落后,嚴重制約了經濟和國防建設的發展。西部大開發 10 年來,隨著一大批重點工程如鐵路、公路、機場、橋梁、通訊等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的順利完成,使軍事交通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提高了部隊機動能力,完善了西部地區國防通信網絡,大幅度改善了國防通信條件。
③是興邊富民行動取得顯著成效,發揮了顯著的軍事、政治、經濟和社會效益。興邊富民行動是西部大開發的配套工程,西部大開發十多年來,邊境地區的交通、通訊、水利、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突破,改變了以往鄉鎮、農村不通公路的歷史, 到現在,9個邊境省區“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全部建成,初步搭建了以國道、省道、縣道為干線,以鄉道和邊防公路為支線的邊防立體交通網絡,“橫向貼邊、縱向到點”的邊防交通保障體系基本形成,為邊防部隊作戰、訓練、執勤以及應對應對突發情況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在展現國威軍威,發展睦鄰友好、構建和諧邊疆中發揮了顯著效益,極大地激發了廣大邊疆軍民的愛國熱忱、戍邊斗志和民族自豪感。實踐證明,興邊富民行動是促進邊疆地區民族團結、鞏固祖國國防的重要行動,今后應當把這一行動繼續抓緊抓好。
三、以西部大開發的團結精神推進當代邊防建設
目前我國正處在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加速發展階段,西部大開發戰略從開發轉到開放,隨著西部經濟的騰飛,西部的崛起將不再是夢想,一個繁榮、團結、和諧的西部指日可待,這一切都為國防建設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為做好西部軍事斗爭準備,打贏未來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我們應抓住西部大開發戰略所提供的歷史性機遇,凝聚各方面的共識和力量,按照國家國防建設的整體思路和統一部署,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方針,把國防建設全面向前推進。搞好和推動西部大開發中的國防建設,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①加強軍事力量建設,維護西部地區特別是新疆的安全和穩定;②在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中體現國防需求,搭載國防功能;③搞好西部國防科技工業改革,構筑軍民一體化的國防工業基礎;④結合西部科技教育和人才培養,搞好國防人力資源的建設;⑤結合西部大開發,搞好國家戰略后方與軍隊后勤建設;⑥結合國防教育,大力發展西部國防文化。
當前,全國人民正民肩負著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神圣使命,正團結奮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大時代。盡管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和平的時代,但是和平并不意味著沒有戰爭的威脅。實踐證明,越是在和平時期,越要避免民眾對戰爭的麻痹,防止憂患意識被不斷弱化。加強國防教育,可以使人們認清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時刻提高對于戰爭危險的警惕,懂得建設一個富強昌盛的國家,擴大和平力量,是實現國泰民安的根本途徑;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從而最終形成強大的國家內聚力和民族進取心,加速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以,在西部大開發中,我們要積極挖掘國防資源,充分發揮國防文化的激勵、教育功能,引導人們自覺增強國防觀念,積極參加國防教育,主動參與國防建設。
四、總結
當代邊防建設只有團結一致,奮勇向前,才能在民族的發展的長河中,促進多元文化的融合并激勵了高層次的文化沖突,為西域當代邊防建設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精神財富,是西域先民堅韌不拔、生生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特點表現,為我國多民族利益的協調在時代的發展中逐漸完善,可以極大的增強當代邊防建設的高度與力度。
參考文獻:
[1] 魏軍紅. 西域絲綢之路文化的特點及當代價值——新疆特色文化自信的根基[J]. 黨政干部學刊,2017(12):74-80.
[2] 王玄. 民國前期新疆邊防建設研究(1912-1933)[D].新疆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許笛(1979-06-29)男,漢,四川樂山,講師,研究生,軍事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