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廣
摘 要: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了優勢互補,競爭力得以提升。但是,在媒介融合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電視臺記者采編工作正在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如何有效解決信息真實性方面的問題、記者自身素質方面的問題、采編能力方面的問題,提升電視臺記者采編工作水平,成為人們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新聞編輯 媒介素養
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使得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必須重新定位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媒介素養,為廣大受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新聞信息,積極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與新媒介時代發展需求有效適應,促進媒體的良性發展,推動新聞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特點
1.海量性
以往,人們都是靠著定時廣播和報紙以及電視新聞等媒介來獲知新聞,由于這些媒介有一定的局限性,讀者的需求難以得到真正滿足。而在新媒體時代,許多新聞網站針對新聞性質劃分了游戲和娛樂、體育和經濟、社會和時事等類別,借助數字電視、電腦及手機,人們可快速地對大量新聞資訊進行瀏覽,從而使自身需求得以滿足。
2.互動性
過去不管是什么傳統媒介都是單向傳播新聞,人們只可閱覽新聞,以一種被動姿態接受新聞,在這一過程中,新聞同閱覽者缺少互動。而當前,這一模式已被摒棄,在對新聞進行閱讀和瀏覽時,讀者可借助轉發方式、點贊方式及評論方式發表自身看法,從而使新聞傳播的雙向性以及互動性得以強化。
二、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工作的變化
1.新聞傳播控制權減少
在過去的新聞傳播中,新聞編輯人員對新聞信息的發布具有絕對的主導權,是信息資源的主要控制者,其工作也是信息發布的重要環節。但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有了更多的途徑,傳統的傳播途徑也發生了改變。信息發布不再由新聞部門壟斷掌控,多元的傳播途徑逐漸削弱了新聞編輯的傳播主導地位,更自由、更快捷的溝通交流方式取代了傳統自上而下的信息傳播方式。新聞編輯對新聞信息的控制權變得被動、遲緩。
2.工作方式發生變化
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有了新的方式和途徑,新聞的傳播更具快速性,而且互聯網移動傳播媒介更是促進了新聞信息數量的增多。受移動電子產品的沖擊,手機、平板電腦已成為新聞傳播的主要渠道。在新的傳播渠道下,新聞編輯的工作已不再是對新聞進行設計和加工,新聞編輯必須滿足新媒體時代需求,逐漸走出幕后,具備采集、編輯、播放等多項業務能力。
3.專業精神受到沖擊
新聞的專業精神是指新聞行業必須以服務大眾為新聞工作的宗旨,對新聞進行真實、客觀、公正、全面的報道。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媒介受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傳播編輯方式也有了巨大的變化,大多媒體都選擇了商業化運營方式。
三、新媒體時代提高新聞編輯媒介素養的措施
1.充分滿足新媒體時代讀者對新聞的需求
若想順利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就應及時轉變自身的編輯理念,不斷更新自身的編輯方法,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深入了解社會大眾的實際需求,可以定期進行市場調查,進而和群眾展開溝通、交流,使用群眾樂于接受的媒介傳播手段,摒棄以往傳統的編輯理念和方法,積極引進、學習先進的編輯手段。第二,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在進行編輯工作時,要適當增強群眾的參與度,根據調查群眾的實際反映情況,改善新聞編輯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第三,增加新聞編輯內容的深度,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將有價值、有吸引力的新聞內容表現出來,從而充分發揮新聞媒介的引導作用。
2.新聞編輯要適當提高自身的新聞敏銳度
由于國內的新聞媒體較多,一件社會新聞發生之后,新聞編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中最有價值的信息分享給社會大眾,并且由于新聞事件具有實時性的特點,新聞編輯人員如何將事件的內在精神準確傳遞給群眾就是對新聞編輯人員的一次極大考驗。換句話說,新聞編輯人員的新聞敏銳性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不斷地學習和經驗中積累的。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人員需要重點培養自身的新聞敏銳度,深入挖掘新聞方面的素材,找到其隱含的新聞價值。例如,在召開大會時,相關新聞編輯應時刻駐守在新聞中心地帶,第一時間和電視采訪媒體展開溝通交流,進而將大會體現的精神向社會大眾展示,引發其關注和評論熱潮。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有效拓展新聞事件傳播的渠道,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突顯新聞事件的內在價值。
3.新聞編輯的知識結構的多樣化
在傳統媒體的時代中,新聞編輯更多的是被看成是“剪刀+糨糊”的過程,新聞的確認、標題的制作、報道的配置與合成成為一種流水線的工作模式。而在新的背景下,這種機器型的人才已經不適合時代的發展,現在需要的是一種復合型人才,只有具備全面知識結構的人才,才能更好的適應新聞編輯的工作。新聞編輯的工作和以前已經不盡相同了,從事新聞編輯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獲取新聞信息,再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整合,這就要求新聞編輯者不僅要具備自身專業技術的能力,還應具備新聞記者采集新聞的收集能力和務實的求真態度。因為,在新媒體時代更加重視新聞編輯者媒介素養,所以要逐漸改善當前新聞信息傳播的無序狀態,促進新聞求真務實的發展。這對于新聞編輯工作的要求更高了,新聞編輯工作中在不斷的學習中,即要及時了解當前新媒體時代的變化,有哪些載體是人們所青睞,有哪些載體已經在被淘汰。這些都是需要了解和學習的知識,當然還需要了解一些具有科學性的東西?,F在的讀者需求面廣,簡單的知識是無法說清的,這就需要具備一些關于科學方面的知識。從而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
結 語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需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媒介素質和專業能力水平,如此才能更好地開展新聞編輯工作。而在實際中,要主動積極地累積相關經驗,提升自身解讀和獲取信息以及運用新媒介的能力,正確地引導輿論走向,給社會受眾提供真實可靠的新聞信息,積極傳遞正能量,唯有這樣,才能夠推動新聞行業可持續發展,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黃慧敏。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媒介素養的培養路徑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7(6):190.
[2] 趙鋒。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5(21):171.
[3] 段智民,桑苗。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5(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