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闡明城市道路景觀的概念與功能與空間屬性,采用景觀學理念及設計方法,對當前城市道路景觀設計提出了人性化設計的原則和比較超前的設計理念,使人與自然達到和諧共生與可持續化發展的目的。這對城市道路景觀帶的規劃和建設具有一定的啟發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城市 道路景觀 人性化設計
進入21世紀后,有關中國道路學的研究方興未艾,研究內容由單一的物種影響,逐步與景觀學中的格局分析相結合。有學者通過研究公路對沿線景觀格局的影響,表明道路導致沿線景觀破碎化程度及景觀多樣性加劇。部分學者通過審美、生態等各種評價體系對道路景觀進行了指標式評價。
1 城市道路景觀的概念與生態化功能
1.1 城市道路景觀的概念
城市道路景觀是當今國內外的熱點問題,道路作為一種基礎性設施,在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同時,對城市的生態環境或審美可能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或威脅。隨著景觀學的發展,逐步衍生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道路景觀學,它道路網絡空間結構和功能時空動態變化及相互作用機理,進行道路景觀評價及規劃設計,合理利用和保護道路景觀中的各種要素,為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城市道路景觀的理念主要體現了生態、文化、歷史傳承、審美、休閑等作用。
1.2 城市道路景觀的生態化功能
道路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表現,是貫通城市的血脈。人們為了減輕城市熱島效應而修建花壇、栽植樹木,既起到了區域性平衡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的作用,同時城市道路景觀的生態效應也逐步顯現。道路作為關鍵要素往往具有主導性,其它城市環境要素都要沿著道路布局并與之相聯系,它們之間又有一定的空間屬性:就公共場所與商業區的換乘,居民小區與辦公區的混合式搭配等體現看,道路既是城市的“血管”又是城市印象的重要因素,是城市靈魂的表現,如許多城市的百年老街。
2 城市道路景觀的人性化設計探討
2.1 遵循植被成片的特點
不同景段選用不同的常綠喬木作為骨干樹種,并配以適當比例的落葉喬木、開花色葉小喬木、灌木及植被,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觀。各類植物根據不同的景觀主題分布于道路兩側綠化帶中,譬如以純林如紫玉蘭、櫻花、紅葉李、紫薇等,和混交林、闊葉針葉混交林、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等方式組合搭配。
2.2 以單元為設計單位
道路綠化設計時要精心選配植物和錯落有致的序列栽植,在統一中求變化。樹種與樹種之間需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如樹形、色彩等),引起統一感,而樹形、色彩、線條及比例則須有一定的差異和變化,顯示多樣性,這樣既和諧統一又富于變化,體現自然生態風格。
2.3 采用塊狀的設計方法
在植物配置方面,切忌過分追求技巧、趣味而糾纏于細節。在空間上,宜采用多層次種植、平面簡潔有序、線條流暢、色調明快,突出整體性和導向性,強化道路景觀的整體效果,構成一個完整的綠化景觀序列。在總體風格基本統一的前提下,各路段又自成特色,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4 綠化與城市人文特點相結合
在綠化帶設計中,結合所在城市的人文特色,構造若干相關主題的人文綠化景觀設計,把自然綠色主線與人文文化主線密切融合,將人文融入自然之中。如結合綠化帶布局人文長廊、小型文化廣場或設置一些能反應當地城市人文特色、歷史特征的雕塑、休閑設施等,來增加城市道路綠地系統的藝術性和景觀性。城市道路空間是居民重要的活動場所,構成一個城市獨特的人文景觀,也反映出一個城市居民的生活習俗、精神風貌、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
2.5 城市行車道的植樹形式
2.5.1 樹帶式
進行道路規劃設計時,在道路兩側,位于車行道與人行道之間、人行道或混合道路外側設置帶狀綠地,植行道樹。較為寬闊的主干道,有時也在分車綠帶中種植行道樹,以進一步增加景觀空間綠量和環境生效益。帶狀綠地寬度因用地條件及附近建筑環境不同可寬可窄,但一般不小于1.5m寬,至少可以種植一列喬木行道樹。
2.5.2 樹池式
在交通量較大的主干道,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需設計正方形、長方形或圓形空,種植花草樹木,形成池式綠地。單棵樹的種植可以以正方形或圓形修筑,一般池高20cm以上,避免行人踏。如果樹池略低于路面,應修筑與路面同高的池墻,這樣可增加人行道的寬度,同時避免踐踏,此外還可使雨水滲入池內,池墻可用鑄鐵或鋼筋混凝土做成。
2.6 人性化設計的理念
2.6.1 安全、衛生、健康
安全系指道路景觀綠地設施、行走等方式等不會對人、車構成潛在的傷害及威脅。設計者需認真考慮各種設施的安全性、人車關系等因素,在設計中避免安全隱患。而衛生原則要求在設計時需充分考慮綠地維護衛生狀況的難易程度,設置較多的衛生設施,使道路綠地可以始終保持整潔的外貌。此外,在設計中要考慮到植物的搭配對人體健康是否有益。
2.6.2 發揮城市道路的生態效益,體現地方特色
道路景觀不僅能提升城市生態環境、區域生態環境,且能在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做出貢獻,發揮出顯著的生態效益。所謂有地方特色,道路景觀具有當地獨特的文化內涵或地方特色,源于本地的設計構思和藝術表現手法造就道路景觀具有地方特色的形式和風格,譬如在道路綠地中呈現城市歷史沿革,表達某種地方人文精神等。
2.6.3 體現藝術效果與簡約搭配
人行道景觀設計既要滿足人們的審美功能,但不必過于強調幾何圖案的繁瑣和色彩的金碧輝煌等。簡約設計是一種個性弘揚且無偏差的設計,大塊范圍的處理能提高美感,是形式美和意境美的和諧統一,讓城市居民在感受美景的同時也能體驗到一定的文化、藝術、歷史甚至哲理。
參考文獻:
[1] 戈 登 ·卡 倫: 簡明 城鎮 景觀 設計(M)王玨譯 ,北 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30-33.
[2] 蘆原義信: 街道的美學(M),北 京 :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46-56.
[3] 王毅娟,郭燕萍.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設計與生態環境[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4.12: 75~78.
作者簡介:周曉萌(1997-),女,漢族,籍貫:四川武勝,單位:河南農業大學林學院環境設計專業2015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