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江月 柳芳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步伐加快,我國網絡動畫的發展勢頭良好,顯現出蓬勃向上的趨勢。通過對一系列網絡動畫作品的論述,得出的結論是網絡動畫題材從單一性到廣泛性,受眾面從低年齡段到各年齡段,動畫品質也從低到高發展。假以時日,網絡動畫將成為集娛樂性、商業性為一體的朝陽產業,尤其是動畫作品派生出隱形廣告功能可以帶動各大品牌及產品的營銷。
關鍵詞:“互聯網+” 網絡動畫 產品營銷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和工作帶來的改變顯而易見。“互聯網+”行動計劃是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的,馬化騰還補充道, “互聯網+”戰略即利用互聯網平臺和通信技術手段,使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緊密結合起來,在這樣一個全新的領域創造出新的生態。
一、從單一性向廣泛性發展的題材
隨著時代的進步,互聯網上的動畫題材日益廣泛,包括奇幻、搞笑、武俠、少兒、親子、益智、恐怖、推理等。但以上題材,我國網絡動畫卻只占據很少的份額,應該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而日本網絡動畫僅沒有武俠題材作品,其他題材占了大半市場,再來是美國、韓國、法國的作品。
(一)中國特色網絡動畫出現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可謂博大精深,中國老一輩動畫家們曾汲取傳統文化的營養創立了被世界動畫界公認的“中國動畫學派”。在“互聯網+”時代,網絡動畫創作者們踏著先驅們的腳印,繼續汲取我國傳統文化,創立了屬于中華兒女的網絡動畫題材——戲曲題材網絡動畫和武俠題材網絡動畫。
戲曲題材是我國特有的題材,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互聯網上有根據京劇改編的戲曲網絡動畫《打金枝》,有根據越劇改編的戲曲網絡動畫《孟姜女》,有根據河南豫劇改編的戲曲網絡動畫《七品芝麻官》,還有根據湖南花鼓戲改編的戲曲網絡動畫《劉海砍樵》等。以上戲曲網絡動畫的形式和內容,只是一種戲曲改編動畫前期的探索,其質量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武俠題材也是我國獨有的題材。武俠類網絡動畫在互聯網上已有大量作品,如《畫江湖之不良人》、《秦時明月》等系列動畫。其中《畫江湖》系列網絡動畫深受好評。另一部《秦時明月》自07年起在互聯網連續推出了5部系列動畫,還有2部尚在制作中。
(二)我國恐怖題材網絡動畫打破日本獨占地位
恐怖題材的動畫一直是日本動畫家的專利,受互聯網時代的影響,我國網絡動畫《尸兄》的出現打破了這一現象。《尸兄》是2013年由騰訊原創動漫平臺打造的“純互聯網動畫作品”。該作品講述主角白小飛是否成功逃脫僵尸的荼毒,離開僵尸城的故事。因為《尸兄》屬于恐怖類型動畫,所以只在互聯網平臺播出,使用手機、電腦、Ipad才有機會觀看。期待未來有一天,我國網絡動畫的題材能超越日本。
二、網絡動畫受眾面的發展特點
(一)從低年齡段向各年齡段發展
我國動畫的最大受眾群體便是兒童、青少年,且這種狀況持續了幾十年,“動畫是小孩子看的”是我國大部分人心中形成的一種固有意識。“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我國網絡動畫有了繼續發展的新機會,題材更加廣泛,受眾面也趨向多層次化、多年齡化發展。武俠題材的網絡動畫來源于我國武俠小說,男女老少幾乎“全民皆有武俠情結”。因此武俠小說的讀者是武俠題材網絡動畫的潛在人群。
(二)網絡動畫受眾群體的市場細分
不同年齡、性別、甚至不同愛好的受眾群體對網絡動畫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因此需針對各受眾群體的興趣制作出不同的動畫作品。日本之所以成為第一動漫大國,是因為它在市場細分方面做的很好。然而我國的網絡動畫已開始對受眾進行細分,邁出跨時代的一步,《畫江湖》系列動畫在片頭就打出“十八歲以下禁止觀看”的字樣,這樣一來便把動畫受眾面限定為成年人。由于《畫江湖之不良人》中有些殺人暴力畫面不適合未成年人觀看。但是如果將這些畫面全部刪掉,就會缺少“暴力美學”藝術效果,可能導致作品不倫不類,因而失去成年人這一目標人群。結果可見,《畫江湖之不良人》廣受觀眾好評,取得巨大成功。
三、網絡動畫多功能發展
(一)電影動畫的嘗試
由于電影動畫大多是投資幾千萬,為了減少風險,先在互聯網上通過網絡動畫積累足夠數量的觀眾后,再進行電影動畫的制作,更容易取得成功。2015年上映的《十萬個冷笑話》就是個成功的案例,僅上映15天票房突破1.1億,成為當年首部票房過億的電影。而它的成功得益于前期對同名系列網絡動畫及網絡漫畫廣大受眾群的培養,以及后期互聯網上的觀眾和讀者相互宣傳口碑。眾所周知,電影動畫《秦時明月之龍騰萬里》的上映,同樣得到廣大群體的大力支持。另一部網絡恐怖系列動畫代表作《尸兄》也已投入電影制作,將很快與廣大觀眾見面。
(二)動畫派生商業產品
“互聯網+”的核心是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相互融合,打造升級版的制造業,包括對互聯網的應用即深化消費,動畫作品中派生出的商業產品是時代的產物。
樂高公司進軍影視界的原因就是通過網絡動畫這種新型的宣傳方式達到玩具產品營銷的目的。樂高公司分別推出《樂高城市》、《樂高生化戰士》兩部系列動畫,劇里場景是樂高積木所搭建,劇中角色、交通工具及場景等都是由樂高積木搭建而成,如此一來,動畫與商業產品真正達到良好結合。《樂高城市》系列動畫播出后,相對應的樂高城市系列玩具就上市了,動畫中衍生出的隱形廣告能很好的帶動品牌、產品的營銷。
網絡動畫依存于互聯網世界,成功的網絡動畫往往會衍生出相關的網絡游戲、網絡動態表情、網絡漫畫等多種藝術形式。這些藝術形式會受到不同或者相同受眾人群的影響,在不同的網絡平臺形成更全更強的互聯網聯動模式。近年來,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手機視頻用戶規模不斷加大,每年互聯網視頻用戶數量持續增長,這無疑是網絡動畫發展的新機遇。網絡動畫的發展不但使整個動畫產業得到深化革新,而且網絡動畫拓寬了受眾面,進而推動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互聯網全覆蓋模式娛樂互動體驗,將成為網絡動畫的發展的新趨勢。
參考文獻:
[1] 解讀:李克強政府報告中的“互聯網+”是什么[EB/OL].2015-08-06.
[2] 鄔賀銓.“互聯網+”行動計劃:機遇與挑戰[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5(10).
[3] 李康化.《文化市場營銷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4] 黃真.談談新媒體時代的動漫產品營銷[J].2007(12).
[5] 劉軼\張琰.《中國新時期動漫產業與動漫營銷》第四章 動漫市場的調研與預測;第七章 動漫產品的上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