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東
摘 要:早在2008年,時任中央檔案館館長的楊冬權同志在全國檔案工作會議上首先提出了檔案管理工作要實現“兩個轉變”,建立“兩個體系”的總體目標,直到2010年,全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上,對兩個體系進行了新的明確和戰略部署,至此,兩個體系正式轉變為“三個體系”。本文將從民生檔案的角度展開分析,以如何切實做好民生檔案的三個體系建設工作為出發點,進行簡要的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民生檔案;三個體系;體系建設
廣義上的民生檔案是指在社會管理、服務部門形成的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個人檔案,是社會管理活動的歷史記錄,是維護群眾權益的原始憑證。這個概念的提出源自我國社會管理體系的初步形成和逐步完善,其囊括了養老保險檔案、醫療保險檔案、失業保險檔案、工傷保險檔案、婚姻登記檔案、房地產檔案、工商登記檔案等方方面面,在我國,民生檔案的具體類別足有三十余種[1]。
1 從統計入手摸清家底,做好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立工作
既然我國的民生檔案包含諸多內容,而每一項民生檔案都由具體的政府職能部門進行管理,從這一層面上來說,檔案管理部門在其中的作用微乎其微,舉例而言,醫療保險檔案的管理部門是各地區的醫保局,而婚姻登記檔案的管理部門是各地區的民政局,因此,在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立工作上,我國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1.1 分門別類,統一匯總,對各類民生檔案進行統一管理
單就這一工作而言,應當由各地區政府負牽頭責任,政府可以賦予各地區檔案管理部門,對民生檔案進行統一匯總,按照不同職能、不同類別、不能效能的原則,對涉及民生的各類檔案進行梳理匯總,從而形成每名公民的具體民生檔案。例如,可以由某地檔案局牽頭,對涉及到民生檔案管理的人社局、民政局、房產局、工商局等掌握各類別檔案的部門進行統一調度、統一匯總,從而形成民生檔案資源體系的基石[2]。
1.2 適當調整,化零為整,對各類民生檔案進行摸底排查
基于民生檔案的種類多、內容多、覆蓋面廣等情況,在整體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統計缺失、調查困難的情況,因此,有必要對整體民生檔案的范圍,進行法律上的規定和限制,畢竟并非所有公民都會進行工商登記,也不是所有公民都會進行公證程序。
1.3 創新立制,用信息化,對各類民生檔案進行數字錄入
隨著科學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的進步,紙質檔案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紙質檔案在保存和管理中存在著眾多問題,無可避免的會發生水泡、火燒、遺失,而紙質檔案的損毀又是不可逆的存在,因此,對于民生檔案的資源體系建立工作上,就需要高標準、嚴要求,起步就應當采用數字信息化的錄入方式,避免紙質檔案的遺失、損毀對公民的權益造成損害。
2 從服務著手形成規劃,做好民生檔案利用體系建設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繼續加強民生工作的投入力度,確保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梳理“民本位”思想開展工作落實。這就要求在民生檔案的利用體系建設工作中,要堅持“以民為本”的服務思想建立。在民生檔案利用體系的建設工作上,就要求做好事前謀劃,加強事中宣傳,做好事后服務。
2.1 提前謀劃民生檔案的利用方式
從某種程度上說,民生檔案的資源體系建立是不可逆的、順應歷史潮流的創新發展模式,在民生檔案資源體系的基礎上,應當科學謀劃民生檔案的利用方式、方法,例如在醫院急診工作中,許多急診患者被救護車送到醫院時,已經昏迷,無法及時說清自身的醫保、社保等情況,這就要求在民生檔案的利用上,及時將患者的有關情況報告醫院,從而開展具體治療。因此,在民生檔案的利用方式上,應當盡早謀劃,為以后民生檔案利用體系的建設做好基礎性工作。
2.2 加強民生檔案利用體系的宣傳
在利用體系建立之后,著重應該考慮的是民生檔案利用體系的宣傳工作,民生檔案的利用工作不同于以往分散的檔案管理工作,因其存在整合劃一的特點,這就要求一方面要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形式,對利用體系開展全方位的報道,從而讓民眾得知利用體系的諸多好處;另一方面通過有效的官方宣傳,可以使民眾放心自己的個人民生檔案不會被非法使用。
2.3 提升檔案服務力度,完成利用體系建立的最后一公里
黨的十八大以來,政府職能改革、構建服務型政府,成為未來政府發展的主要方向和風向標,任何政府職能部門都需要梳理服務為上的執政理念,而在民生檔案的利用體系建設上,也面臨著同樣的大趨勢。民生檔案的利用應當是兩方面的,一方面是政府職能部門對公民的權益進行監管,例如收費、服務等問題,既要保證公民可以依法享有民生檔案所提供的民事權益,又要保證政府在提供權益的同時,不會產生更多的金融風險性債務;另一方面是公民對自身權益的合理利用,例如公民對社保繳費金額的查詢、退休金的領取、公積金的使用等問題,所謂民生檔案從根本上說就是服務民眾,如果在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立之后,民眾的體驗感和便利感不比從前,就無法說民生檔案的三個體系建設工作是成功的。這就從根本上要求民生檔案利用體系建立后,逐步完善服務體系的優化升級。
3 從管理入手杜絕隱患,做好民生檔案安全體系升級工作
民生檔案三個體系建設的核心就是安全體系的建設工作,從一定意義而言,安全體系的建設基本已經完成,無論從《檔案法》出發,還是從《保密法》出發,都要求對我國公民的各類檔案嚴格保密,因此,在各類民生檔案建立之初,就受到了相關法律法規的嚴格要求,禁止向任何第三方出具公民個人的民生檔案信息。
3.1 升級技術,加強對民生檔案的安全性管理
鑒于各類民生檔案本就建立了安全系數極高的安保體系,除卻人為原因,很難從內部泄露民生檔案的具體信息。為了建立民生檔案的資源體系,勢必要將各類民生檔案進行統一調度和整齊劃一,進而在安全性管理上,難免會出現各式預想不到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對民生檔案的安全性管理進行技術上的升級,一方面提升軟件技術,保證民生檔案的信息不會被入侵、竊取;另一方面加強硬件升級,保證民生檔案的信息不會被內部管理人員泄露。
3.2 加強培訓,提升對民生檔案的安全性認識
在民生檔案安全體系升級之后,需要對具體業務人員進行保密業務培訓,從而提升檔案管理人員對檔案安全的思想意識,同時可以通過保密協議簽訂、開展警示教育等方式,約束具體業務人員對民生檔案管理的權責適應。因此,加強對民生檔案管理部門的人員培訓,提升思想意識,是從根本途徑上解決檔案信息泄露問題發生的有效辦法[3]。
3.3 做好預防,杜絕對檔案信息的泄露情況
2018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2017年度案件數據顯示,全國因檔案信息泄露造成的違法犯罪共計33.17萬起,造成直接經濟財產損失6.17億元。從中不難分析,檔案信息的泄露無疑會造成各種財產損失,而對被害人的傷害更是不可預估的,因此,做好民生檔案的管理預防工作,是杜絕檔案信息泄露的最佳途徑。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民生檔案的三個體系建立工作是勢在必行、順應歷史潮流的,首先要對民生檔案進行全方位的整合劃一,進而對檔案的利用進行科學嚴謹的謀劃,同時要保證檔案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為了確保在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需求,做好民生工作將是未來三年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阿依圖爾蓀·外力.淺談民生檔案和三個體系建設[J].企業導報,2016(17):94-95.
[2]張淑玲.淺談民生檔案與三個體系建設[J].辦公室業務,2013(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