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立忍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和各種通訊技術也得到了迅速發展,電腦和智能手機在人們的生活和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給初中的德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文章主要對網絡時代下的初中德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以提高初中德育的水平。
一、網絡時代下初中德育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價值觀存在一定的偏差
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其匯聚了各種文化、思想和價值觀,也衍生出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不良思想,而初中生的認知能力正處于發展階段,容易受到這些不良思想的影響,出現價值觀上的偏差,從而誤入歧途,這給初中德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2.學生的自制力和自控力不足
由于網絡的強大功能,很多學生在使用網絡時不能很好地控制上網時長,進而導致生活習慣變差。并且,學生會沉迷于網絡的虛擬世界,說明其自制力不強,思想上容易出現偏差[1]。另外,初中德育工作是需要學生和教師、家長以及教師和家長之間進行有效地溝通和交流的,但學生長期沉迷于網絡,就會缺乏很多與他人溝通的時間,從而導致初中德育工作的效率不佳。
3.學校缺乏應對互聯網時代下德育工作的轉型
互聯網時代下,初中德育還停留在傳統的教育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過分追求成績,使素質教育無法得到真正落實,網絡時代下的教育需求也得不到滿足。但是,網絡發展迅速,學校卻不能根據當下的情況作出及時的反應,這也就導致初中德育比較落后,不能夠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不利于學生思想道德的成長。
二、網絡時代下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1.優化網絡時代下的德育環境
在網絡時代下,各種不良網絡信息對學生的思想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學校和家長應當緊密配合,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德育環境。首先,家長要引導孩子接受積極的、正能量的網絡信息,并對孩子的上網時間進行監督。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社交軟件和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加強家長對網絡知識的了解。最后,學校要做好相應的網絡知識宣傳工作,營造健康的網絡文化氛圍,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德育引導。研究表明,青少年時期的學生在剛剛接觸網絡時,如果得到了正確的引導,就會正確地使用網絡媒體進行學習,且經過指導的學生遠比沒有經過指導的學生要更加自主的利用網絡媒體解決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也能夠更好的分辨網絡上的信息的好壞,便于其理解和掌握信息內容。
2.對德育模式進行創新
網絡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使學生在應用網絡的時候,很容易會被網絡的不良思想和信息所影響。因此,學校要根據學生和網絡的特點,對德育教學模式進行積極的創新,指導學生健康上網。對德育模式進行創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引導。針對目前學生沉迷網絡而影響學習的問題,學校可以組織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清楚地意識到學習和網絡之間的關系,學會正確地利用網絡來輔助自身的學習,開拓自己的知識視野[2]。第二,讓網絡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平臺。初中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學生心理最為脆弱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會有很多心靈上的困惑和人生的疑問,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疏通。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來開設學生心理咨詢平臺,在平臺上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困惑表達出來,并對他們進行及時的教育和疏導,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結語
在網絡時代下,初中德育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是也面臨著一定的考驗。這就需要學校根據學生和網絡的特點,優化德育教學的環境,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對于德育的興趣,并對網絡時代下的德育進行創新,優化德育內容,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優良的品質,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臧小麗.網絡時代中學生德育教育方法淺談[J].高考,2017(18).
[2]宋桂紅.網絡時代下初中德育的堵與疏[J].中國校外教育,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