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嬋姍
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初級階段,但因小學生認知水平、思維能力不高,導致小學生在聽說讀寫等語言能力方面的學習存在障礙,制約了小學生的進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課文朗讀的重要性,通過朗讀幫助學生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文章分析了課文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旨在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參考。
一、課文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概述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課文朗讀訓練能幫助小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語文結構和成文規律,并逐漸增強學生的語感,明白詞語搭配規則。且在課文朗讀訓練環節更能凸顯學生主體作用,讓小學生在了解基礎文化知識后更加深入了解課文內容,深入理解和掌握朗讀的文章的重點和情感,并引導學生適時帶入自身情感,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促進其語言能力的提升。
二、課文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體現
1.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其積極閱讀的意識
小學生還處于好動、愛玩的年紀,讓他們安靜下來仔細閱讀一篇文章無疑是較為困難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采取課文朗讀訓練、朗讀評比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其閱讀積極性,進而逐漸培養其積極閱讀的意識。教師可以通過評價學生朗讀的方式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對學生朗讀得好的地方進行贊揚,對其朗讀得不好的地方進行糾正指導,并鼓勵學生多進行朗讀。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一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遵循開放性原則,讓學生自由選取朗讀的片段和朗讀的方式,如分組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課文朗讀,培養學生積極朗讀的意識。
2.培養學生語感和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生識字量普遍不高,因此默讀的方式并不十分適合小學生,會讓其在課文學習中遇到生僻字,且讓教師很難準確掌握學生的文字理解情況。小學生在默讀時很可能直接跳過生僻字,這不利于小學生識字量的提升,而文字量不足對學生語言的運用和表達能力的提升造成阻礙。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課文朗讀,可以有效發現學生遇到的生僻字的情況,幫助學生將生僻字轉變為熟悉的字,讓學生在無障礙環境下進行課文閱讀,逐漸培養學生的語感,并讓學生糾正閱讀的壞習慣。此外,讓學生多進行課文朗讀,通過朗讀不同結構的文章、不同結構的段落,有效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適應各種文體的語言表達,促進其語言的實際應用。
3.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凸顯學生主體作用,減少自身給學生閱讀理解產生的負面影響,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教師在講解課文內容、分析文章脈絡和結構后,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讀的形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將無聲的文字轉變為有聲的語言,深度解析閱讀內容,并逐步將自身情感融入文章中,養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和閱讀習慣,深入理解閱讀的精髓,體驗作者的情感。
4.拓展學生想象空間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課文朗讀的方式,在頭腦中構建新的詞庫體系,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在潛移默化之間引導其養成了邊朗讀邊思考的習慣,讓其在朗讀課文過程中實現了自身思維的自由翱翔,在理解和消化文章內容的同時拓展了其想象空間,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正確、科學的引導,讓小學生在課文朗讀過程中留下深刻印象。
三、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文朗讀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正確、科學的課文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其積極閱讀的意識;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拓展學生想象空間,加強對文章思想的理解,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文朗讀,在課文朗讀過程中逐漸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提高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黃偉展.淺談課文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5.
[2]韓志湘.再談課文朗讀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文教資料,2006(9):89-90.
[3]黃偉智.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文理導航(下旬刊),201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