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東青 郭曉旋 張會景


摘要:目前,高職教育是培養高等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教育模式之一,國家通過各種政策大力推動高職教育的發展,近幾年,各類不同的職業院校結合當地經濟發展需要以及服務區域發展的要求,不斷嘗試各種人才培養模式,在強調“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工學交替,任務驅動”等教學模式的同時,對于公共課程高職數學的課程教學改革關注似乎不多,通過調研,我們發現高職數學在服務專業教學過程中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在此期間,我們對高職數學課程教學情況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的在于發現不同院校不同專業的高等數學開設及授課情況,盡可能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及操作方案以更好實現高職數學課程服務專業學習。而且為學生后續學習深造打下基礎。
關鍵詞:高職數學;課程改革;專業學習
一.研究背景
我們通過的大量的調查研究,通過對幾所地區高職院校數學課程開設及講授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大部分院校在教材編排以及內容選取上進行了重構,結合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本著“夠用”原則,“輕理論,重應用”的出發點,對數學理論原理進行弱化;另一方面,通過引入數學建模等計算機輔助軟件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興趣,將實際問題通過數學思想以及計算機輔助手段來解決,讓學生逐步體會數學思維在問題解決中的價值所在。在校內學習期間,積極參加一些比賽,合理借助比賽這一模式,增進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突出數學作為工具學科,在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重要性。通過該課題的研究,探索高職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存在的問題,盡可能探索高效實現數學教學服務專業學習的方法。
二.研究目的
1.探索高職數學教學在服務專業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通過教材的選取以及教學理念的轉變,嘗試教學模式創新,尋求適合高職學生的學習思維方法。
2.盡可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以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今后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研究時間:
2016.12.-2018.12
四.研究方法
本課題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訪問法等。其中調查分兩部分:
(1)主要針對我院部分專業在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2)對部分畢業生進行回訪調查
(3)我院數學教師進行座談式調查。
高職數學課程教學狀況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對我院高職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對象(學生差異)進行了數據統計下面是對于各類調查的數據和現況分析
(一)數學課程開設情況
我院共九個系部,具體設置27個專業,期中開設數學(包括小學教育以及五年制數學)的系部及專業共有9個,通過走訪各系部數學教師,我們統計出他們開設的數學課程內容主要涉及計算機專業數學課程和機電專業高等數學課程,另外,對于五年制以及小學教育課程并沒有涉及高數數學,主要是中職數學課程以及數學教學法的學習(針對小學教育專業)。
(二)數學教學內容講授情況
主要針對機電工程系所有專業進行調查,通過走訪部分數學教師,我們進行數據統計,下面是數據和現狀分析。
機電工程系主要分設五個專業分別是材料成型和控制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移動通信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數控技術。期中數控技術有五年制和三年制兩類學生。通過調查,我們得知他們大專的數學學習都是同一本教材,數控五年制學生分兩個階段學習數學,入學前兩年是學習中職數學,第三年開始學習大專課程。分兩學期學完高職數學。
以高職數學教學內容做數據分析,他們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數學》由鄭桂梅主編,是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內容安排主要有函數、極限與連續、導數和微分、微分中值定理與導數應用、不定積分、定積分以及應用、向量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多元函數微分學、二重積分、無窮級數、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共12章。
學期課時分配如下:每周2課時,學期開設18周左右。
從教材內容及使用情況調查結果來看,課時少,教材編排重系統,輕專業,和專業相關案例少,內容形式簡化但課后習題和專業聯系少。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高職學生學習高數部分數據分析
1、生源文理科信息統計
我們在問卷中設置了有關學生生源情況的題目以及學生文理科的情況。其中,普通理科生源占45.26%,普通文科生源占48.42%,職業高中占6.32%。從問卷結果來看,文理學生幾乎各占一半。針對學生基礎在課程講解難度及內容選擇上給予參考。另外,從參與問卷調查的學生來看,文理學生對數學學習認識及學習情況明顯不同。為我們今后做教學計劃提供依據。(圖一:學生生源信息調查)
2、學生入學考試總成績統計
從回收學生問卷來看,學生基礎比較弱。大部分學生成績在300分左右,400分以上幾乎沒有,甚至有不足200分的人數也不少。還有幾個得分只有個位數的學生。學生差異比較大,我們在進行數學以及專業課教學過程中要采用更加適合學生認知能力的方法。
3、學生數學單科成績統計
從學生的問卷結果來看,他們數學基礎差異比較大,這樣會給教學帶來不便,學生認知水平參差不齊,教學效果一般。(圖二:學生數學單科成績統計)
主要問題及解決方案
(一)數學課程教學內容不合理
高職數學課程主要培養學生邏輯思維以及簡單計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內容盡量和專業有關,在內容選取方面最好選擇一些專業教學案例,不同專業可以使用不同教材,教師要對其進行模塊化處理。目前教材不合理。通過討論,我們認為數學教師應該參與專業課教研活動,了解本專業對數學知識的需求情況。
(二)教學方法不能適合大部分學生的需求
由于高職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所以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開展分層教學,從內容、試題難度、參與對象等方面略有差別。嘗試模塊化教學,將數學內容分為專業基礎部分,專業相關部分,拓展部分等在不同學期開設。
參考文獻:
[1]劉之林.高職高等數學教學策略探新[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3):308
[2]張玉武,黎明,彭杰.高職高等數學教學模式改革與探索[J].當代職業教育,2015(8):73-76
[3]吳紅春.高職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 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5):42-44
[4]尹紅,和慧民.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J].中國科技信息,2006,(4)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5]馮文麗.淺談高職高專高等數學教學改革[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3)
[6]侯亞紅.高職高專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山西財經稅務??茖W校學報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