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小紅
摘要:本文從課題研究的相關背景入手,首先闡述了銑工教學的教學方法,接著詳細的分析了銑工實訓教學的具體改進。
關鍵詞:銑工教學;實訓教學;改進
1前言
銑工的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對于教師來說則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完善教學方法,以求能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優秀的專業人才。
2銑工教學的教學方法
2.1教材分析
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教師必須熟練地掌握教材內容、組織結構、明確各章節的重點和難點,以計劃教學的實施。從教材的編排上可以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從縱向來看,教材由易逐漸入難;從橫向來看,除少數與加工無直接關系的章節,其余章節均以加工工藝順序為主線,即首先對工件進行技術分析,而后考慮加工方法銑削步驟,技術測量,最后對工件進行質量分析。在教學實施中如果把握這條規律,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2教學方法
2.2.1活頁準備與組織教學
活頁準備要求:
(1)引入新課,指出這一部分內容在本課程中的作用。提出教學目的或問題,使學生帶著目的或問題去閱讀教材,增強其學習興趣。
(2)指出重點、難點。
(3)指出與有關舊知識或相關課程知識的聯系,加速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
(4)介紹工具性知識,有時技術基礎課內的有關知識還沒有講到, 但在本次課中要用到,就可在此介紹,使當堂教學內容順利進行。
(5)編寫試驗題例作為工藝試驗的依據,并以實驗報告形式,要學生在試驗時或試驗后將關鍵的重點填上。
(6)編寫復習題,主要圍繞重點、難點編寫題目,題型可以是填寫、選擇、判斷、簡答、綜合分析與計算等。
2.2.2通讀教材與巡回指導
學生在活頁的引導下,結合掛圖、模型、實物等教具全面閱讀教材。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積極思維,遇到疑問,可隨時向巡回指導教師提出。教師在巡回指導中可個別地解答疑難,指導學習方法,并收集帶共性的問題,放在隨后的環節中集中解答。對于影響繼續往下學習的共性問題, 應采取適當的方式及時解答。
2.2.3討論或互教互學
對重點內容和共性問題的答疑,可以指導學生相互討論或互教互學, 最后由教師歸納小結,也可以由教師直接講授。
討論就是學生按活頁上的提綱,相互探討對新課內容的理解和心得體會,并進行辯論,糾正錯誤的理解,達到全面、正確的理解。互教互學就是按活頁給定的題目請學生分別講述,再由其他學生提出補充或異議, 使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有關教學內容,解決疑難問題,并使他們學會如何采用變通的手法解決相同的問題。在討論或互教互學之后,由教師按活頁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小結,給學生一個重點突出清晰的結論。
2.2.4實驗與鞏固
教師帶著學生到工藝實驗室(或專業實習間),按照活頁上的實驗題例進行演示,引導學生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同時填寫活頁上的實驗報告,起到把專業理論上仍含糊的知識進一步弄懂,并加深印象,加深理解, 鞏固新知識。
3銑工實訓教學的具體改進
3.1課題導入
課題導入是整個實訓過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環節。生動而貼切的課題引導能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由此引發學生對實訓課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動力。在我們的教學中,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有時是脫節的,這是不爭的事實,實訓課是在實訓車間完成的,在進行課題練習時應采用課堂預習,預習是讓學生大致了解課題內容及加工工藝,使學生帶著問題聽課,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采用提問引導的方法,圍繞重點知識點,從多角度、多側面提出問題,對于難點應加大提問力度,設置不同水平的問題,使問題從不同的方向逼近難點,從而化解難點,使學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并掌握主要知識。如銑齒輪實訓課題,齒輪雖然是機械傳動中的最基本的零件之一。但對于沒有接觸過齒輪的學生來講,無論指導教師如何講解,大部分學生仍處于茫然之中。這時指導教師可針對銑床主軸變速箱系統講解,銑床的主電動機輸出的固定轉速是如何傳到主軸的。主軸的不同轉速又是如何實現的,參與傳遞的齒輪是如何制造出來的。由學生的預習到教師的講解由此順利的導入課題。
3.2相關工藝知識講解
實訓課題中所涉及的相關工藝知識較多,必須講解給學生。在實訓時要緊緊圍繞被加工零件的結構特點和主要參數展開綜合工藝分析。如銑矩形齒花鍵軸,首先要對花鍵軸的實物及工作過程進行模型演示,加深學生對花鍵軸的結構特點認識,鍵齒對稱分布、鍵的齒側線平行與軸側面的中心線且與中心對中。由此決定刀具的選用、對刀的方法及加工步驟。然后通過綜合分析花鍵軸圖紙技術要求,確定基準和切削用量的選擇,這樣,整個花鍵軸的加工工藝知識也就連貫起來了
3.3示范操作
示范操作是實訓教學的特點,示范體現的是直觀與抽象一致的教學原則,能幫助學生理解技術的結構要素,啟發形象思維活動,讓學生知道做什么和怎樣做。這樣,實訓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親自上機自己動手操作,增強感性認識、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因此,首先指導教師要對加工步驟進行講解,接著示范操作,示范動作要規范、干凈、簡練,同時提出安全注意事項,提醒學生觀察操作細節。例如“銑六面體”示范操作應注意如何選擇基準面,如何裝夾、如何校正、如何測量。使學生知道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達到實訓的真正目的。然后讓學生在機床上自己練習操作。
結束語
在教學方法上,除了上述幾個基本的方法之外,教師還要學會變通,要根據實訓中的實際情況和每個學生的差異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導,以學生為本,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盡可能地讓每個學生都增加對專業的感性認識,使其掌握到專業操作技能,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在巡回指導方面,要重視學生的反饋,做好對學生的組織管理,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此外還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對動手能力差或者不肯動手的學生加以指導教育。
參考文獻:
[1]王亞峰,任小萍.淺談高職院校銑工實訓教學應具備的基本環節 [J].大眾科技,2011(6):145-153.
[2]杜馨.銑工實訓教學實踐與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9(14):216-224.
[3]唐仕興.學生銑工實訓操作的不良原因與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07(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