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景謙
摘 要: 隨著人們對于空中交通運輸需求不斷增加,如何加強空中交通運輸安全已是當下航空運輸首要解決的問題。文章以側向偏置程序在空管工作中的作用為研究對象,首先對側向偏置程序含義進行了分析,隨后著重分析了側向偏置程序在空管工作中的作用體現以供參考。
關鍵詞: 側向偏置程序;空管工作;作用
前言:在我國實施RVSM(最小垂直間隔飛行)改革的背景之下,側向偏置程序的應用對于保障最小垂直間隔飛行順利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該程序應用不斷趨于成熟,在我國空管工作中的作用得以日益凸顯,其有效的降低了空管工作風險,提升了飛機航行安全運行的余度,從而對于飛機安全平穩航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與保障。
一、側向偏置程序含義
對于現代航空飛機來說,其所裝載的導航設備精度一般都比較高,尤其是在空中水平精度控制方面,都有著較高的控制精度,因此飛機在沿著航線進行飛行時,都能夠非常精準的沿著“一條線”進行飛行,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飛機相撞的幾率。特別是在我國8900m至12500m空域范圍內實施最小垂直間隔飛行改革后,垂直高度遭到了很大的縮減,直接從原先的2000英尺(609.6m)縮減至1000英尺(304.8m),大大增加了飛機相撞的概率。基于此,側向偏置程序的提出,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提升飛機航行的安全性。
在《縮小垂直間隔空中交通管制規程》中,針對側向偏置程序有著如下規定,一是空中管制人員可以從考慮飛機航行安全及減少尾流的角度出發,對具有自動偏置航行軌跡能力的航空器進行指揮,要求其實施策略橫向偏置程序,一般是指揮飛行中的航空器沿著航路中心線向右偏移1海里(或2海里);二是若航路內未實施雷達管制,允許具備自動偏置航行軌跡能力的航空器實施側向偏置程序,具體決定權由航空器所在航空公司政策與機組直接決定,不需要向管制員報告;三是在雷達管制區域內,在進行側向偏置程序實施時,應得到空中交通管制人員的批準。
總的來說,該項規定明確了側向偏置程序在保障飛機航空安全中的發揮的作用,同時也賦予了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具備指揮飛機進行側向偏置程序實施的權利。
自2007年以來,我國民用航空機場取得了良好的發展,以2007至2015年數據為例,截至2015年底,我國民用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高達9.1億人次,飛機起降高達857萬次,飛機貨郵吞吐量為1409萬噸,分別是2007年的2.3、2.2、1.6倍。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機場由2007的10個增加至26個,航線網絡日益趨于完善,但與此同時,民航面臨的飛行狀況隨著航空機場的發展也在日益變得復雜化,受到的安全隱患影響因素更多,基于此,通過在空管工作中實施側向偏置程序,在保障飛安全,提升空管工作的水平與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側向偏置程序在空管工作中的作用體現
(一)能夠有效減輕管制人員工作失誤造成的后果
某航空公司1203航班至某機場降落,距離地面7500m。另一航空公司7511航班從該機場起飛,隨后飛機騰空上升高度至6900m。兩架飛機處于相對飛行的狀態,8點32分,管制工作人員對1203航班進行指揮,要求其從7500m高度下將至6000m高度,此時管制人員由于工作失誤,沒有意識到對頭飛機沖突問題,8點33分,自動化系統檢測到危險信息,并及時發出告警,此時1203航班飛行高度為7160m,7511航班依然保持6900m,在管制人員發現告警后,緊急指揮兩架飛機進行安全避讓,8點34分,兩架飛機正切時,水平間隔為8.6km,垂直間隔僅為180m,兩架飛機垂直間隔小于規定的安全間隔。事件發生后,單位對此次航空案例進行分析,在對事件發生原因查找過程中,除了管制人員自身工作失誤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空中交通管制人員未嚴格進行側向偏置程序的執行。該單位手冊中規定,對于出港航班來說,在進行飛行時應沿著中心航線向右偏置2海里,由于為嚴格執行該項規定,使得航班在航行過程中發生了不安全事件。實際上,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在實際進行空中交通指揮時,由于飛行量較大,情況復雜多變,因此很難完全避免管制人員出現錯、忘等人為失誤問題,基于此,通過實施側向偏置程序,可以有效減輕管制人員工作失誤造成的后果,降低航空不安全事件發生的概率。
(二)有利于飛行沖突調配
近幾年,在相關軍民航共同努力之下,使得民航航路航線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針對一些較為繁忙的機場,有效實現了航線的分離,提升了航線飛行的安全性。但對于大部分民航來說,為滿足人們日益提升的航行需求,因此很多航線依然是雙向飛行,飛機相對飛行自然很難避免。尤其是隨著民航飛行流量日益增大,在實際飛行過程中,需要飛機進行高度調整,并穿越其他飛機占用的高度,因此做好縱向間隔控制,防止飛機出現相撞問題發生顯得尤為重要。若不同航班飛機之間縱向間隔達不到安全間隔要求,需要管制人員指揮飛機實施側向偏置程序,要求飛機在中心航線向右偏置3海里,滿足不同飛機之間安全間隔要求,從而有效減少因飛機對頭穿越引發的飛行沖突概率,保護飛飛機航行安全。除此之外,通過在空中交通管制中進行側向偏置程序的實施,能夠有效提升空管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陸空通話頻率,同時對于飛行人員操作也有著較為積極的影響意義。若不進行側向偏置程序的實施,首先管制人員需要對飛機進行偏出航線指揮,在飛機之間的穿越間隔標準滿足之后,還要再次進行飛機指揮,要求飛機進行平行航線飛行,待兩機相互安全穿越后,在對偏離航線的飛機進行指揮,要求其返回偏離航線。這一過程較為復雜,且需要發出很多指令,另一方面,由于飛行人員受操作延遲、指揮波道擁擠等因素的影響,往往產生一定誤差,非常不利于效率及準確性提升。
(三)能夠有效減少重疊飛行的雷達信號干擾
某航空公司1152航班自濟南飛向廈門,飛行高度保持在7500m,另一公司1821航班自北京飛向廈門,飛行高度為9500m,兩架飛機沿著同一條航線進行飛行,位置大致相同,速度相近,在飛行過程中,1152航班的雷達標牌突然出現丟失問題,只存在應答編碼機現實。事后分析問題產生原因發現,之所以產生該現象,是因為兩家飛機處于飛行重疊狀態,從而對二次信號雷達產生了的干擾,因此向自動化系統發送了錯誤雷達信息,由于信息系統識別能力有限,因此出現了上述異常顯示問題。以某地區域為例,由于不同航班因為重疊飛行,在1月份至11月份之間,產生的異常顯示問題高達十余起,并且異常信息呈多樣性變化,例如假目標告警、二次雷達編碼跳變、雷達標牌突然出現丟失等,因此需要管制人員在進行空中交通管制時多加留意,必要時指揮一架飛機實施側向偏置程序,從而有效改變重疊飛行狀態,有效提升雷達探測的準確性,避免再次出現因雷達信號干擾產生顯示異常問題。
總結:綜上所述,雖然當前航空飛機都裝載了較為先進的TCAS系統(空中防撞系統),有效減少了飛機防撞幾率,但考慮到系統設備出現故障或其他原因,僅僅依靠TCAS系統顯然無法全面保證飛機航行安全,基于此,在飛機航行過程中實施側向偏置程序,相當于額外又為飛機安全航行添加了一層有力的保障,需要我們充分認識到側向偏置程序在空管中發揮的作用,提升對其使用的重視程度,從而有效推動我國航空事業平穩順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閆永剛. 淺析側向偏置程序對一線管制安全運行的積極作用[J]. 空中交通, 2013(2):3-6.
[2]張富強. 淺談偏置程序在管制指揮中的現實意義[J]. 空中交通, 2016(5):6-8.
[3]蔡鑫. 側向偏置在區域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 電子測試, 2015(1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