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波
【摘 要】對標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企業戰略管理方式,不僅可以改善企業績效,還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對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發展和壯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標管理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一種重要方法與工具,通過對標,可以尋找差距,從而能更有效地推動企業向業界最好水平靠齊。針對目前低迷的建筑市場,建筑企業開展對標管理,以提高企業綜合競爭能力。本文主要從建筑企業對標管理進行分析研究,為建筑企業開展對標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企業;對標管理;研究分析
企業對標管理還常常被翻譯為企業標桿管理。就是通過樹立那些模范企業,將其成為其他企業學習的標桿,通過對比那些標桿企業的管理方式和管理體制,找出本企業與那些標桿企業管理之間的差距,通過借鑒那些標桿企業的成功管理經驗,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從而提高自身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一種企業管理活動。通過對標,企業能夠朝著領先水平不斷的改進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要尋求有效的標桿,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從而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上予以改進,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一、建筑企業對標管理實施流程
1.尋標
尋標即尋找適合的標桿對象,這個過程中要確保標桿對象具有適合建筑企業管理的借鑒意義。只有通過與標桿對象的比較,明確自身的差距,才能確定建筑企業努力的方向。
2.采標
采標是根據選擇確定標桿對象,明確指標指向以及相關的統計內容與計算方法等。
3.立標
在明確標桿對象后,通過與采標對象全方面的比較分析,發現自身的差距和優點,在此基礎上明確建筑企業自身在不同階段的奮斗目標。在立標環節中,要充分挖掘相關信息,分析差距及其原因。以對標企業為參考,對比近期數據,挖掘相關信息,結合自身條件和實力,本著主次區分、重點突出的原則進行科學立標。
4.貫標
根據采標和立標所設定的既定的標桿目標,采取各種管理手段和措施確保實現目標。對標管理的精髓是貫標,其目標在于要保證對標政策和行為的落實,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不斷對現有指標、達標方法進行完善。在貫標過程中,嚴格落實責任到人的政策,在深入分析對標對象創造優秀業績和自身差距原因的基礎上,針對問題進行實質性和根本性的改進,應用先進的管理和經營理念指導企業發展,進行實施審核和監控,爭取對標實施的有效性,及時解決對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5.達標
在前面立標和貫標的基礎上,通過努力,將企業對標所達成的結果與對標目標進行比較,分析展示對標的工作成果,并且建立相關的考核機制。為了使企業能夠保持持續發展動力,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在達到對標目標的基礎上,需要制定新的標桿,同時要充分分析潛在競爭性和風險性。
二、建筑企業對標體系概述
1.設置綜合指標
設置綜合指標的目的是反映建筑企業整體運營管理水平。綜合指標可由企業文化、人力資源、科技創新、信息化程度等二級指標構成。
2.設置基礎信息
設置基礎信息的目的是通過該部分內容全面反映企業的基本情況,介紹企業歷史沿革、發展現狀、行業排名等。從眾多建筑企業中甄選出合適的對標企業,是保證對標分析評價質量和價值的關鍵。為此,可以從國際排名、地域代表、運營特色等方面為標準選取建筑企業中的排名領先、業績優秀、發展戰略具有一定匹配度的建筑企業作為對標分析對象。
3.經營管理
經營管理主要體現建筑企業的經營成果,經營成果反映了企業的經營規模與效率,由總資產、盈利能力、運營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社會貢獻率等二級指標構成。
4.環保與節能減排管理
建筑企業的環境管理意識和表現已成為體現企業管理水平和承擔社會公眾義務的重要方面,對企業整體形象與競爭力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環保與節能減排管理的重點是引導采用先進技術裝備和工藝,對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和伴生礦資源等進行綜合開發,獲得經濟、社會環節綜合效益。由環境管理機構指標、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指標、污染源管理指標、能源消耗指標、工業用水指標、資源綜合利用指標、水土保持工程指標、土地復墾管理指標等二級指標構成。
5.基建管理
基本建設管理是建筑企業建設重要一環,使工程建設項目投資控制在預計或可接受的范圍內,保證工程項目建成后在項目功能和質量上達到設計標準以及保證整個項目建設期的施工安全。基本建設指標體系由項目設計指標、項目前期準備、投資控制、進度控制、質量控制、安全控制、竣工驗收等二級指標構成。
6.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建筑企業對項目施工人員及社會大眾安全負責的一種制度性的保證,對企業的形象和經營效果至關重要。安全管理指標體系包括施工安全投入、人員安全培訓、施工現場安全措施有效性、事故解決程序有效性、安全事故的次數與程度等二級指標。
三、建筑企業對標管理分類
因為我國建筑企業在經營規模、發展階段等方面都存在差異,所以不能簡單地選取行業最先進的指標進行對標,而應從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有針對性、可比性的對標指標,否則起不到借鑒、學習作用。建筑企業對標管理分內部對標、外部對標和強制性對標,外部對標又分競爭性對標和行業對標。
1.內部對標
內部對標指在企業內部之間或建筑企業自身年度指標的兩個層次比較。主要包括基礎信息、綜合指標、經營管理、基建管理、安全管理、環保與節能減排管理等方面的指標,可與企業自身或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進行比較,開展對標。
2.外部對標
(1)競爭性對標
競爭性對標指與本企業在經營規模、盈利水平等方面相似的建筑企業開展對標,或與行業內領先企業進行對標比較,業內領先企業的指標反映了目前國內建筑企業最先進的水平,并可與國際先進指標對比,對標指標主要包括盈利能力、管理能力、發展能力等體現國內領先、創新、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指標。
(2)行業對標
行業對標指與國內建筑企業行業內的平均指標和先進指標兩個層次進行比較。需要關注指標統計方法、指標內涵、參數等統一性問題因此趨向于調查收集條件相似的同行業建筑企業的相關資料。對標指標主要為盈利能力、管理能力、發展能力等指標。
3.強制性對標
強制性對標是指與定額標準、行業、國家或國際標準的比較,有關建筑企業安全、質量、環保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是每個建筑企業必須遵循的標準。特別是安全、環保方面的強制性指標,是必須選定的指標,因此可與現行的定額標準、行業、國家或國際標準進行對標,尋找不足與差距。
四、結束語
對標管理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是一種擺脫傳統封閉式管理方法的有效工具。企業對標管理是圍繞企業戰略展開的,對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非常重要。只有科學地實施對標管理,才能全面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從而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劉涵寧. 從“對標”談國有大型建筑施工企業發展對策[J]. 鐵道工程學報, 2004, 21(3):107-111.
[2]王婭, 汪節高. 基于對標分析的工程承包企業國際化戰略研究[J]. 建筑經濟, 2012(12):9-12.
[3]張躍宇, 王利軍, 陳強. 大型國有企業戰略對標管理策略分析--以建筑施工企業為例[J]. 經濟師, 2014(3):29-30.
[4]孫建波. 企業對標管理的實施困境以及對策分析[J]. 企業研究, 2013(20):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