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杰
摘 要 當前,我國現代化城市建設面貌日新月異,人們對城市規劃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縱觀現階段城市規劃管理工作開展現狀可知,其中仍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本文簡要論述了城市規劃管理的意義所在,深度剖析了實際問題,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 城市規劃管理;實際問題;改進策略
當前我國城市建設已步入現代化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引導下,積極落實城市規劃管理工作,有助于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結構,促進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而推動民生保障工作的有序運轉。
1簡述城市規劃管理的實際意義
1.1 規范市場行為準則
確立科學合理的市場行為準則,有助于維護投資市場的秩序,降低投資風險,讓投資者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投資活動中,為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風暴的影響下,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逐步深化變革,這不僅給經濟投資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也使其投資行為面臨著巨大風險。一旦盲目追求經濟效益或內部管理出現漏洞,就會嚴重影響投資準確性,帶來無法挽回的經濟損失。而高效落實城市規劃管理工作,不僅可以建立健全編制體系,提高審批制度的標準化水平,還能約束投資者的實際行為,規范城市市場秩序,從而促進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
1.2 助力政府部門發揮宏觀調控職能
通過積極開展一系列城市規劃管理工作,可以全面反映當地政府部門的職能效率和管理水平,而科學合理的規劃也有助于政府部門發揮宏觀調控職能優勢。政府部門可以通過與社會企業、投資者等保持良好的信息溝通和協調配合,推進統籌規劃,平衡權利與義務。另外,規劃管理工作也有利于協調城市經濟建設,促進城市經濟的迅速進步[1]。
2引導城市經濟建設
隨著城市經濟發展與民生保證整體規劃意見的提出,政府部門要結合區域發展特征對規劃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實現各項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并加大綜合利用率,以完善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此外,通過城市規劃管理,政府部門可以大力推行招商引資工作,制定各項優惠政策,拓展發展資金融合渠道,從而促進城市的快速發展,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職能優勢。
3深度剖析城市規劃管理存在的突出性問題
3.1 環境污染惡化
當下,城市規劃管理面臨的最根本且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環境污染。隨著現代化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重工業的發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但城市人口激增和環境污染問題的惡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規劃管理的難度。而且當前的城市規劃管理在不同環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污水排放標準不合理、綠色植物覆蓋面積不達標等,大多數重工業、化工企業將未經處理或處理不到位的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河流中,進而對水系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區域水系生物物種數量驟減。再者,亂砍濫伐使得綠色植被面積大大減小,空氣質量下降。除上述問題外,城鎮人口的激增也增加了生活垃圾和不可降解垃圾,加劇了城市的環境污染。
3.2 文物古跡原始風貌被破壞
眾所周知,我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諸多城市也保留了具有時代象征的歷史街區和古老建筑。然而,隨著城市現代化規劃建設工作的推進,為切實滿足整體城建風格,這些古建筑的原始風貌被破壞,極大地降低了文化價值。歷史街區與古老建筑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工具,也是凸顯城市特色的載體,有助于旅游業,為城市的經濟發展奠定基礎。近年來,公眾的文物保護意識逐步深化,但其與城市資源開發也存在著矛盾沖突,部分職能單位盲目的追求短期經濟效益,未能充分發揮職能優勢,最終導致文物保護工作落實不到位,對城市整體建設造成不利影響。
3.3 缺乏完善的公眾參與機制
我國各大城市的領導者在制定城市規劃決策的過程中仍舊扮演著主導角色,只有少數城市規劃專家掌握著有限的規劃決策權。另外,由于地方政府和城市規劃管理部門掌握著主體裁量權,使得監督管理機制和行政審批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約束。從內部制度的權責分化細則來說,規劃管理部門同時兼任規劃單位和管理者的直接上級,這就使規劃管理工作長期停留在規劃管理者一方的工作權責之中,發生決策主體錯位問題,并為貪污腐敗提供了機會,該情況不僅損害了公共利益,也使得城市規劃管理與理想化發展路線脫軌。以某一線城市為例,在完成階段性城市規劃后,僅僅是通過官方網站和規劃展廳公示具體的規劃成果,完全忽視了公眾的基本參與權,使得規劃編制缺乏對民生體察的重視。
4強化城市規劃管理的具體策略
4.1 協調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
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的開展需結合城市的發展現狀,維系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協調與平衡?;鶎庸芾硪巹澣藛T要針對重點項目進行全方位的磋商,避免盲目的為追求經濟效益開展工作。在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環節,要秉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基本原則,在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減輕環境污染問題。此外,要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針對污染嚴重區域進行重點治理,為居民提供優質的生活環境,推動城市的和諧發展。
4.2 保護歷史文物,傳承民族文化
城市規劃管理需充分了解城市的歷史發展特征,提高歷史街區及古建筑的文化價值。在城市總體規劃過程中,需將文物保護確立為重點項目。再者,要協調處理古建筑與現代城市建設的關系,在尊重傳統文化的前提下,構建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現代城市建設體系。或者也可積極傳統兼容并蓄的精神,充分遵守城市規劃建設方案的基本要求,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維系整體區域建設的空間美、自然美和和諧美。
4.3 制定完善的公眾參與制度
在城市規劃管理過程中,首要前提是構建完善的信息公開制度,優化群眾參與程序。從法律層面上來說,政府部門應明確城市規劃管理的范圍,把握時機,結合實際需求采取相應的規劃管理方式,從而獲取利益主體的認同和支持。由此可見,在這種不穩定的城市規劃管理大環境中,需要積極調動社會公眾的智慧,以維系現代化城建工作的有序推進。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政府部門在開展城市規劃管理工作過程中,應注意協調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平衡關系,強化文物保護意識,并突出城市特色,確保公眾的高度參與,以此維系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曲倉健.中小城市規劃管理的思考[J].建材與裝飾,2018,(2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