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雖然當前大量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但是增加了環境和自愿的資源的負擔,可持續建筑設計值得是將可持續技術介入到建筑的設計節階段,通過實踐發現建筑設計工具介入的時間越早則有效性越高。本研究從建筑設計師的角度出發,對設計工具的運用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試圖對設計工具與可持續建筑設計二者的關系進行探究,進而構建出以設計工具為主的應用體系。
關鍵詞 可持續建筑設計;設計工具;運用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到了生態文明建設,并將其作為了未來的建設目標,所以現階段精細化設計、本土化設計、低耗性設計則必然成為可持續建筑的重要策略,但是其發展并不理想,從設計的角度來看,可持續建筑設計工具與建筑設計間的脫節現象較為嚴重。
1 可持續建筑設計工具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著可持續理念在建筑行業的不斷運用,國內的建筑設計師已經開始注重在建筑設計當中融入環保理念和節能理念,但是由于尚未構建起統一化的技術支撐體系,故建筑設計師在運用相應的設計工具進行設計的時候,暴露出了三大問題:
(1)忽視了建筑設計初期所具有的潛在可持續能力:建筑設計師在運用可持續設計工具來進行設計方案敲定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在設計完成的階段才會考慮到節能技術,這就導致了設計工具無法很好地實現對建筑性能的有效評價,而要是依據評價結果來對設計進行更改,則會出現大量重復性設計的現象,并且這些重復性的設計是沒有辦法對原有設計中存在的錯誤很好的糾正的。
(2)可持續設計工具運用系統的匱乏:當前可以運用到建筑設計中的可持續建筑設計工具類型是非常多的,設計的每個階段、每個環節所使用的設計工具均有自己獨特的特點,但是很多建筑設計師對工具屬性認識的并不夠,這就會導致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存在大量的隨機性和偶然性。
(3)建筑設計師設計方式及設計思維方式匱乏:建筑設計師在設計的初期就沒有正確的思想作為指引,嚴重的存在著技術指稱錯位、技術支撐缺失的現象[1]。
2 可持續建筑設計工具的更新分析
建筑設計體系當中只有將設計思想、設計工作方式、設計工具做到相互配合,才可以保證整個設計體系穩定的運轉。各個要素相互作用,設計思想、設計方式的變化必然會引發設計工具的變革。對建筑設計師來說,工具不僅可以滿足建筑的基本需求、建筑的精準度,而且還可以提升設計質量的提升。
在可持續性建筑設計當中,所運用的設計工具種類眾多、范圍較廣,筆者翻閱了大量的文獻,將可以運用到的設計工具分為信息處理工具、性能評價工具、信息資源工具。
信息處理工具:這種類型的工具主要對于可持續建筑設計來說是技術支撐,信息處理工具以各種方式存在于建筑設計過程中,分別是信息管理、存儲、傳遞、運算、模擬幾種。當前BIM工具在建筑設計上的運用已經實現了三位空間設計,將設計信息整合到共享建筑模型中之后,建筑設計師就可以直接看到設計成果和設計理念之間的沖突,進而進行設計的調整。設計所需要的信息主要由專業軟件提供,軟件動態顯示和關聯則可以讓參與方及時進行信息交換和數據更改。
信息資源工具:此類型的工具主要是建筑設計提供必要的參考和指導,通常采取的是參考、手冊、檢查表和計算核算對表等形式,信息資源包括設計指導工具、信息查詢工具。其中設計指導工具可持續建筑設計團隊對技術產品、研究成果采取的設計方法、管理措施、管理工具等的查詢工具。信息查詢工具包括產品環保等級、建筑材料等級、可持續建筑政策等的查詢工具。
性能評價工具:該類型的工具是可持續建筑設計有效的檢驗標桿,其性能評價工具能夠以一定的標準來實現對建筑可持續等級的衡量,評價的內容包括有可持續建筑社會因素、人文因素,在設計階段評價體系構建應該以社會發展、建筑需求、技術水平為基礎,實現評估體系的不斷拓展和調整[2]。
3 建筑設計師對可持續建筑設計工具的運用思想
對于一個建筑設計師來說其要想將可持續理念融入建筑當中,則將工具型設計思想中引入設計工具來實現設計理念的支撐,進而利用設計思維實現對設計思維方式的有效引導和控制。
3.1 工具運用思想不等于設計工具決定論
設計工具雖然是建筑設計師設計中的技術手段,但并不是說設計完全取決于工具,而應該在設計中將工具作為支配,用工具來進行輔助設計,作為設計者則應該對設計工具所設計出的成果準確的進行判斷和分析,切記不能被設計工具去左右其設計過程。
3.2 注重設計工具的輔助性理念
作為建筑設計時來說其應該具備可持續建筑設計的相關知識,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此基礎上搭建起設計的框架,然后再運用設計工具進行設計的輔助性修正,這方是對設計工具的正確和有效運用。例如建筑設計中的通風環境設計,作為建筑設計師首先應該對通風自然規律有一定的認識,知道自然通風的外力主要是熱壓和風壓,除了會被風向、自然風速的影響之外,風場形狀、風場體積等都會影響通風的效果。在可持續建筑的理念下設計成果是通過數據語言、圖示輸出的,故建筑設計師則應該對其物理性環境指標有清晰的認知,進而將數據、圖解轉換成為相應的建筑設計語言。
3.3 建筑設計應該注重因地制宜的應用思想
建筑設計前期基礎性研究是可持續設計的前提,同時也是設計工具運用的基礎,所以在選取建筑設計工具之前應該對建筑類別進行明確。依據建筑所處的環境條件、需求進行分析,找出項目需要重點思考、必須要解決的環境問題,根據建筑的類型、設計的階段來進行設計工具的判斷,因為建筑的地方不同,故遇到的問題、設計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故建筑設計師則應該因地制宜的選取設計工具,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3]。
4 結束語
面對可持續建筑設計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作為建筑設計師來說則應該不斷地進行可持續建筑設計工具的更新,使用可持續建筑設計工具的時候應以思想不等于設計工具決定論、輔助性理念、因地制宜作為設計工具的應用思想。
參考文獻
[1] 顧震弘,韓冬青.面向普通建筑的綠色設計策略——鎮江丹徒高新園區信息中心設計[J].建筑學報,2016,(10):5-12.
[2] 楊宇,陸軼辰.設計工具與設計方法一關于美國設計院校設計方法教學的對話[J].室內設計與裝修,2015,(8):116-121.
[3] 褚冬竹,魏書祥,塔戰洋.可持續建筑設計 IMGESB 方法的建立與實驗[J].新建筑,2013,(2):132-137.
作者簡介
周蘭(1972-),女,北京市人;學歷:本科,現就職單位:天津生態城信息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