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珍 蔣翔 黃來燕
【摘 要】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有效配置緊缺的醫療資源,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現象,成為當今社會的焦點問題。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38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桂政辦發〔2016〕95號)和《南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南寧市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南府辦函〔2017〕80號):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質,取消藥品加成政策(中藥飲片除外),同步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在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合理確定醫療技術服務價格,降低藥品和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加強醫用耗材的價格管理。由此看來,院科兩級的醫院成本核算模式,已不能適應新醫改形勢下醫院管理的需要,2017年4月30日24時啟動藥品零差率銷售工作(取消藥品加成),同步實施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和醫保支付政策改革工作。推行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實施精細化管理勢在必行。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探討
【中圖分類號】 R197.8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004-02
前言
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院傳統的院科兩級成本核算模式,已越來越不能適應新醫改形勢下醫院管理的需要,推行新的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實施精細化管理勢在必行。本文通過采用作業成本法并結合成本當量法核算醫療服務項目成本,為有效配置醫療資源、優化醫療作業流程、降低醫療成本、合理定價醫療收費項目提供數據支持。
一、開展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的現實意義
首先有助于降低醫療成本。通過開展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使不同科室間開展同一醫療服務項目的成本具有可比性,有助于督促醫療項目成本高的科室針對重點作業進行分析控制,查找自身原因,規范醫療流程,降低醫療業務成本。
其次有助于優化醫療作業流程。采用作業成本法并結合成本當量系數來核算醫療服務項目成本,不僅提供成本的相關數據,還能提供作業本身的相關信息,有助于消除不增值作業,改善低效作業,從而達到醫院有限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這些對于管理作業流程本身,實現作業流程的整體優化有重要意義。
第三為醫療收費項目的定價提供數據支持。由于物價水平的不斷上漲,醫療技術的不斷創新,現行的醫療服務價格政策與醫療服務價值嚴重背離,成為公立醫院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手術費價格偏低,與醫生付出的腦力勞動、技術水平及承擔的醫療風險完全不符。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是醫療收費項目與物價收費標準之間的一座橋梁。開展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為合理制定醫療收費價格提供真實的數據支持。
二、作業成本法在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中的運用
(一)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作業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簡稱ABC法。在揭示成本動因、分配間接成本科學性、控制成本的有效性方面有突出表現,因而被引入到醫院管理中來。是通過對所有作業活動進行動態追蹤,評價作業業績和資源利用情況的成本計算和管理方法。它以作業為中心,按照資源耗費情況將資源成本分配至作業中,然后再按照耗用的作業情況,將成本分配至最終的產品與服務。其核心思想是“作業耗費資源,服務消耗作業”。成本當量法是運用當量法將科室成本分配計算出醫療服務項目成本。即基于現有的科室成本數據,確定某一科室所有醫療項目的成本當量系數,按照此當量系數將該科室成本分配到各醫療服務項目,由此計算出該科室的醫療服務項目成本。其中,成本當量系數指各項目的成本點數,即同一科室下各醫療服務項目之間的比價關系。
(二)運用作業成本法原理并結合成本當量法核算醫療服務項目成本
我們以放射診斷科為例,其業務一般包括普放(X光)、CT和MRI檢查,經過預約登記、專業技術操作、出片、讀片及出具報告等流程。
1.基本思路
基于現有的科室全成本核算資料,先計算上述四個階段的作業成本,再進一步分析計算各檢查項目成本。
2.具體操作
第一步:計算各作業成本。
將科室現有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數據按照資源動因分配計入到各作業中。作業成本包括直接計入成本、需要計算計入成本(公攤成本)、醫輔成本、行政管理費用等。
直接成本:
(1)直接計入成本:包括人員經費、專用醫療設備折舊、衛生材料費等。
(2)計算計入成本:依據資源動因,計算計入。
間接成本:
(1)醫輔成本:依據資源動因,計算計入。
(2)行政管理費用:依據資源動因,計算計入。
第二步:計算各檢查項目成本。
遵循能直接歸集的成本直接歸集,不能直接歸集的成本根據事先確定好的成本當量系數計算分配的原則。
(1)預約登記作業成本―將作業成本分配至檢查項目成本時需要先調研測算在該階段各檢查項目的成本當量系數,再將預約登記作業成本按照確定好的成本當量系數和預約工作量分配至普放(X光)、CT檢查和MRI檢查項目。該階段可以選取檢查項目的預約登記單位時間作為成本當量系數。
(2)專業技術操作作業成本―這三個檢查項目通常有專用的醫療設備、獨立的空間場地、專門的技術操作人員,因此,該階段可以根據各檢查項目的實際成本(設備折舊、空間成本、技術人員工資薪酬)加總計算得到。
(3)出片作業成本―在出片階段,三個檢查項目所耗用的衛生材料、醫療設備、技術人員等相對獨立,可以按照各檢查項目實際發生的成本(材料成本、設備折舊、技術人員工資薪酬)加總計算得到。
結語
開展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能有效加強醫院成本管理與控制,但真正開展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并使用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進行成本管理時,還應根據醫院自身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成本核算方法;通過集成的信息化系統使醫院成本管理做得更好更細,從而切實地減少病人費用,降低病人負擔,為努力建立節約型醫院發揮有效作用。
參考文獻
[1] 周海平.基于作業成本法的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探索[J].中國衛生資源,2015,18(02):130-132.
[2] 宣嘉.作業成本法在醫院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資源,2013,16(04):251-254.
[3] 沈紅.作業成本法在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中的運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1,19(12):1136-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