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金蓮
摘 要:古詩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比較棘手的問題,學生難,教師愁。探索古詩文教學的方法和途徑,是廣大師生共同面臨的課題,根據多年教學實踐,從激發興趣、改變課堂、注重積累、作業檢測四個方面,談了一些較好的經驗,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興趣;教學順序;美點;積累;檢測
隨著新一輪教育改革的深入,教材有了較大的變化,特別是語文教材,增加了古代優秀詩文的篇幅,就初中教材而言,新增13篇,這就意味著未來的語文教育,將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一提起古詩文,就有“古文難,一提古文就心煩”的哀嘆之聲。的確,古詩文教學讓老師教得棘手,學生學得頭疼。在此,我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方法,與各位同仁共同探討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一、激發興趣,變“畏”為“愛”
初中學生開始接觸到文言文(小學階段只接觸了一些淺顯的故事),艱澀深奧的語言,立刻讓多數學生產生了畏難情緒。作為教師,如何讓學生消除畏難愛上文言文,便成為首要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學好古詩文,培養興趣是首要任務、是關鍵,我主要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讓學生初步愛上古詩文的。
(一)巧設情景,精編導語,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在講授古詩文時,我根據文體題材的不同,設計情景,編寫各具特色的導語,如介紹寫作背景,引用名人名言、經典詩句,播放影視片段、精美圖片等,把學生帶入課文情景中來。又如,在講授蘇軾、王安石、辛棄疾、文天祥等歷史名人的詩文時,先要求學生搜集有關這些名人的歷史典故,讓學生對他們產生一種敬仰之情,從而懷著崇敬之心去學習,更容易理解詩文的思想性及人文內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強化誦讀,讀出趣味,讀出美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語感,尤其古詩文教學,一定要強調多讀、熟讀、出聲讀,把原來覺得別扭拗口的語言讀得順暢,才能為進一步探究打下良好基礎。
在這一環節中,我會采用范讀、齊讀、分組讀、個別讀、交叉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在誦讀時分層逐步提出不同要求,如:讀準字音,不錯不添不漏→注意重音、停頓、節奏→抓關鍵詞,讀出感情、注意語氣語調等,讓學生讀出美感,獲得美的享受,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渴望。
二、調動學生主動性,還課堂于學生
(一)改變教學的順序
“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指導”這個教學基本原則,必須在教學中充分體現。
以往我在教學中采用的做法是:“閱讀—串講—翻譯”,雖然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了文章的要點,但學生被動,不利于理解,容易引起學習疲勞。后來我把課堂順序變為“自讀—試譯講評—練習”,在實際操作中,先讓學生自讀,讀課文,讀注釋,初步整體感知課文。然后老師通過提問、筆答等方式讓學生試譯課文,對于一些過于深奧難理解或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老師再去講解,學生聽課更認真,記憶更牢固,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作用。最后把節省下來的時間進行必要的雙基訓練,鞏固了課堂上所學知識,克服了教師講解的單調重復性,指導有針對性,學生興趣較濃,效果良好。
(二)尋找美點,深入探究
作為優秀的古典文化,深入領悟古文中精妙的遣詞造句,描述、敘事、議論、抒情、語言特色等方面的技法,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探尋這些美點,對提升學生賞析古文化的能力有很大幫助,教學中我根據內容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指導學生進行賞析:
1.找出本文(段)中運用最精當的詞、句,談談你的認識。
2.作者運用哪些方法傳神地刻畫了人物?這個人物有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3.本文在情節安排上有什么特點?作者如何取舍材料?
4.本文景物描寫給你帶來很多感觸,你認為感受最深的是哪一處?
5.本文有敘有議,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特點?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6.本文的語言特色是什么?談談你的感受。
7.談談作者怎樣運用修辭手法的?請選擇你最喜愛的一句話(一段話)加以說明。
在此環節中,要求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然后展示成果。學生評價和老師評價結合,注重糾錯,讓學生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挖掘學生潛能,深入理解課文。
三、注重積累,加強課外閱讀
(一)歸納總結,積累文言實詞虛詞
初中課文所選文言文都是經典名作,其中包含許多需要學習理解的重點字詞、用法、句式等,因此教師應關注學生文言文詞語的積累。每講完一篇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類歸納,整理做成筆記,歸納古今異義詞、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的活用現象、特殊句式等,讓學生自己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方法,起到“授之以漁”的作用。
(二)增加課外閱讀
在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中出現課外文言文,多數學生會束手無策。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把課內與課外結合起來,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一些與課文深淺相當的、有注釋的文言作品,并給予適當指導,還應布置學生去背誦一些課外古詩詞,拓展視野。
四、作業檢測,夯實基礎
初中學生的語文作業主要是配套練習和作文,對配練中的習題,應采取靈活的方法,予以處理。如可以分出一部分作為課前預習,一部分當課堂練習,一部分課后練習,充分保證學生獨立做好。教師可采用多元評價方式,或學生或小組長或教師進行批改,讓學生得到練習的機會,也讓他們把所學知識及時遷移到運用
上,鞏固提升。
作文中也可針對一些經典文言篇目進行賞析,寫一些賞析短文,引導學生與古人對話,從而加深理解,喜歡上文言文。
文言文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語文教學中不容忽視的內容,我希望以上的經驗做法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中少走彎路,真正喜歡上文言文。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