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華
摘 要:英語作為重要的語言信息載體,隨著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英語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生活之中應用最廣的一門語言,這也使得初中英語教學地位不斷凸顯。而閱讀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也成為現下初中英語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結合實踐工作經驗,暢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趣味性開展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趣味性開展
興趣是學生學習路上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只有對閱讀學習充滿興趣,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長。因此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必須要具有趣味性,教師要將閱讀內容和所學知識點,用生動、趣味、活潑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樣才能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實現寓教于樂的最佳教學目的,為此今后教師有必要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趣味性開展做出以下研究。
一、趣味導入,激發閱讀興趣
導入之于英語閱讀教學,就猶如戲劇的序幕、音樂的前奏,導入不但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伊始環節,對英語閱讀教學質量也具有絕對的影響,因此在開展趣味性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導入環節必須要具有趣味性,教師要通過導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幫助學生開啟閱讀興趣之門,進而自然地過渡到具體的閱讀內容學習之中。下面筆者提出以下幾種趣味導入方法。
(一)設疑導入
思維的開始便是疑問,對此,美國的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教學過程就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活動過程”,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能夠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學生設計幾個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的問題,這不但會引起學生內心的認知沖突,也可以引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讓學生真正融入閱讀教學活動之中[1]。如在學習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這節閱讀課程教學時,導入環節之中,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Who are your favorite movie stars?”而現下的初中生多有追星的習慣,這對于學生而言就是一個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問題,學生會熱烈地參與到問題回答之中,從而表達自己對電影明星的喜愛,而在這個過程中,就激起了學生對閱讀文章的興趣,從而在閱讀興趣和閱讀的動機的激發中,奠定良好的閱讀教學基礎。
(二)故事導入
任何年齡階段的學生都有愛聽故事的習慣,而初中學生也不例外,學生喜歡在故事之中得到幻想與啟迪,從而與主人公一起經歷喜怒哀樂,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故事導入是一種可行的方式,學生會在故事的深入淺出中體會英語閱讀的學習快樂。如,在學習“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這節閱讀課程中,教師就可以用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等科學家的故事進行課堂導入,如為學生講“居里夫人和三克雷”的故事,讓學生在這個無私奉獻的故事之中,被科學家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所吸引,從而投入到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這節課程的閱讀內容之中,這樣的趣味性導入方式,也可以為學生的閱讀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情境導入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教學設備被廣泛地應用到教育領域之中,由于多媒體兼具了直觀形象、生動新穎等特點,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多媒體受到了師生的青睞與歡迎,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導入時,使用多媒體導入無疑是一種可行的方式,可以給學生帶來強烈的感官沖擊,從而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文章閱讀活動中來[2]。如,在學習Im watching TV這節課程中,教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在課程開始之初,為學生播放一些電視綜藝短片,如《奔跑吧兄弟》《快樂大本營》《爸爸去哪兒》等,從而在這些經常的綜藝片花之中,將學生迅速地吸引到英語閱讀情境之中,這種導入方式會給學生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然后教師再趁熱打鐵地向學生講解文章閱讀知識點,勢必可以實現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趣味授課,構建高效課堂
長期以來,受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與制約,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的都是一種“灌輸式”的授課教學模式,此種英語閱讀教學授課方式存在三個方面的弊端,一是學生喪失了對英語閱讀學習的積極性;二是限制了學生閱讀自主學習能力發展;三是不利于英語教師專業技能增長,由此可以看出,這種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既不利于“教”,也不利于“學”,因此高效課堂構建目標一直難以得到有效的落實,而在趣味性的英語閱讀教學開展中,授課要具有趣味性,要融入更多新鮮有趣的元素,通過生動別致的教學方式,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做出保障,對此筆者提出以下三個方面的建議。
(一)將教學內容融于課堂游戲之中
瑞士著名的教育學家皮亞杰先生曾經提出“游戲是認知興趣和情感興趣之間的一個緩沖地帶”,這句話一語道破了游戲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初中音樂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喜歡游戲這一心理特征,從而將教學內容融于課堂游戲之中,這樣勢必會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做出充分的保障[3]。如在學習“Why do you like koalas?”這節閱讀課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文章閱讀內容,帶領學生進行一個“手抄報”繪畫游戲,讓學生結合文章內容,思考“考拉”的動物形象,然后在手抄報中用英語對“考拉”做出介紹,并配上自己的繪畫,這樣的游戲方式對于學生而言無疑是新穎有趣的,不但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在游戲中幫助學生加深閱讀知識內容理解,因此是一種趣味性的閱讀授課方法。
(二)將小組合作融于閱讀教學之中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強化學生主體的教學方式,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體而言,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指教師為了實現某一教學目標,通過預先設計和組織的方式,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對教學任務鉆研探究,從而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實現共同成長進步。如,在學習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這節閱讀課程中,本節閱讀課程的教學重點就是讓學生掌握“過去式”的使用方法,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用過去式描述一下自己的假期經歷,這種教學方式轉變了師生之間的角色地位,因此往往可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將實踐活動融入閱讀教學之中
語言需要在實踐之中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長,因此在初中音樂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組織更多的實踐活動,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而言,不但具有積極趣味性,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內化自身的閱讀能力[4]。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閱讀競賽活動,教師為學生提供閱讀材料,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出翻譯,從而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之中推動學生閱讀成長。在或者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閱讀分享”活動,讓學生將自身的閱讀心得進行分享交流,相信在這樣的實踐教學活動之中,一定可以在班級之中形成良好的閱讀風氣,從而推動學生得到更好的閱讀進步成長。
三、趣味挖掘,拓寬知識視野
在初中音樂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明確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教材書本知識內容有限,若是想要推動學生得到更好的英語閱讀發展,就需要不斷地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而在這個過程中,筆者認為教師不應該強制要求,而是應該幫助學生趣味性地進行挖掘,讓學生在無形快樂的過程中,得到閱讀知識視野的拓寬,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兩個方面的建議。
(一)課外挖掘,展現閱讀教學的生活性
以往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也在幫助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挖掘,但是往往以練習冊為主,這影響了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對此筆者認為,課外閱讀材料應該盡可能地還原生活,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假期休息的過程中,閱讀一些英語娛樂時尚雜志,并鼓勵學生利用自身學習的語法知識對其中的句式句型進行分析,通過這些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閱讀內容,拓寬學生的英語閱讀面和閱讀視野。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搜集一些英文散文、詩歌,如奧斯瓦爾德、普希金的作品等,通過這些優美的英文語言,讓學生體會到音樂閱讀的樂趣,這樣的課外挖掘方式,不會給學生增添煩躁之感,因此可以更好地實現拓寬閱讀視野的目的。
(二)網絡挖掘,展現閱讀教學的廣泛性
隨著近些年網絡的普及,網絡已經廣泛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的廣泛性,帶領學生進行閱讀,從而在更加寬廣的閱讀平臺之中,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一些國際網站中閱讀英語新聞、發言稿、劇本等,通過這些新穎性的閱讀材料,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英語語言的魅力[5]。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信、微博、QQ等網絡通信媒介,將一些優質的音樂閱讀讀物以電子書的方式,打包發送給學生,從而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手機閱讀英語文章,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關注一些英語讀書方面的公眾號,通過公眾號的推薦進行課外閱讀,這些閱讀方式對于學生而言,都是十分具有趣味性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在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必須要想方設法,多渠道、多策略地誘發學生英語閱讀學習興趣,通過英語閱讀趣味性教學的開展,讓學生真正主動自愿地投入到英語閱讀學習活動中,這樣才能推動學生的英語進步,從而實現學生更為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凱麗.初中英語課堂中趣味性教學的運用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10-111.
[2]王銳.讓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充滿趣味性[J].校園英語,2017(52):195.
[3]朱麗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有效性與趣味性[J].中學生英語,2016(24):59.
[4]郭慧仁.關于初中英語語法趣味性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6(11):3.
[5]宮向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趣味性教學[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6(2):15,17.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