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媛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教師要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為關鍵和核心,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使語文閱讀與寫作充分鏈接和整合,從而引領學生進入初中語文學習情境之中,通過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讀寫結合;高效教學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之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然而,在讀寫結合的初中語文教學之中,還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影響了初中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為此,要重視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的運用,采用適宜的方式和策略,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果。
一、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讀寫結合模式的應用存在一定的偏差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之中,還存在以下三種“傾向性脫離”,具體表現為:(1)缺乏閱讀教學中歷史背景方面的導入。在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之下,教師缺乏對歷史背景方面的知識導入,使學生的閱讀學習較為僵硬,無法形成完整的知識建構,也難以將閱讀中相應的歷史背景應用于寫作之中。(2)缺乏生活化的創新應用。在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模式之下,教師大多關注語文課本教學,而忽略了初中語文的生活化、人文性方面的教學,沒有讓學生深入地接觸生活,降低了學生以真情實感讀、寫的能力。(3)缺乏讀寫知識教學的整體感知和理解。初中語文讀寫教學模式的應用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意識,存在零散地拼湊讀寫教學知識的現象,這就使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缺少貫穿整節課的線索,無法形成整體性的知識認知,降低了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的
效率。
2.缺乏正確的閱讀方法
在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模式之下,由于不同的文體、體裁需要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然而,在當前的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模式下的閱讀還存在欠缺,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難以準確理解和把握語言表達方式和技巧,導致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3.讀寫結合中的積累觀察較弱
大多數學生缺乏日常的積累和觀察,由于各學科的任務較
重,沒有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細致、主動的觀察和積累,教師也由于學生數量較多而忽略了對材料積累和生活觀察方面的指導,導致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相對欠缺,因日常積累的不足而無法做到“下筆如有神”。
二、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模式的教學應用
1.以“讀”為基礎,由“讀”學“寫”
在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之中,應從字、詞、句、篇等方面入手,充分認識到“讀”對“寫”的促進作用,從而實現學生的高效學習。
(1)由練字到斟字。在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體會不同字詞的精妙之處,提升學生對文字、語言的敏感程度。以“冷”為例,它有多個不同的釋義,如溫度低、不熱情、生僻、不受歡迎等,而如何選取適宜的時機進行“冷”字的釋義的運用,則是一個由“煉”到“斟”的過程,可以將“冷”的釋義分別應用于不同的場合和情境,如冷色調、冷笑話、冷戰等;然后再由字到詞進行斟酌和應用,較好地達到積累字詞的目的和效
果,實現“讀”與“寫”的結合。
(2)由句到篇的學習。初中語文中有大量的閱讀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由句到篇的學習,從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等方式入手,讓學生通過閱讀實現由句到篇的學習,增進對句、篇的理解和認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還要通過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訓練,讓學生開展仿寫、補寫、擴寫、句子修改等練習,逐步了解和把握句子中主、謂、賓、定、狀、補語應用的規律,實現讀寫知識的遷移應用。
(3)由仿到創的擴展。通過對句子、段落、文章的模仿再創作方式,將讀與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通過仿詞、仿句、仿篇的訓練,讓學生掌握讀寫結合的學習方法,實現對語言完整性、邏輯性、準確性的訓練,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培養學生的自主觀察能力。要讓學生親自觀察和實踐,細致耐心地觀察自己身邊的生活和事件,并將自己主體性的觀察認知應用于寫作訓練之中,較好地提升讀寫結合的水平。
(2)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要將讀與寫充分結合和鏈接,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提高學生的記憶速度和信心,引領學生逐漸走向言語自覺。
(3)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倡導學生獨立自主地思考問題,并可以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碰撞出求同存異的思維火花,較好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此基礎上,將閱讀內容遷移到寫作,并用寫作資料促進閱讀,達到讀寫資源共享的效果和目的。
綜上所述,讀寫結合是一種極其有效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和方法,獲得諸多初中語文老師的認同,可以通過良好有效的讀寫結合訓練方式,較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將閱讀知識更好地遷移應用于寫作之中,并將寫作資料反哺于閱讀,達到高效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郭建麗.讀寫互進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實踐[J].好家長,2018(7).
[2]余世剛.“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構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7(32).
[3]朱龍軍.講策略,激活力,構建寫作高效課堂[J].新課程(中學),2017(2).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