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書
日語語言中主語省略的現象較多,但是、主語省略也是漢語的一個特征,本文以村上春樹名著《挪威的森林》及其漢語譯本為例,擬從語言結構,語言的特性,語言翻譯等方面,對日漢語言中主語省略的情況進行探析。
日語主語的省略,它涉及到語義學、句法學、篇章學、文體學、語用學等諸多方面,它與漢語相比,這種省略現象又顯現出日語語言的特殊性。中國學者呂淑敏認為:主語省略也是漢語的一個特征。王力認為:“當說話人這樣說的時候,并不感覺到它缺少什么。恰恰相反,倘若加上那所謂缺的成分,倒反覺得煩贅可厭。由此看來,所謂省略只是語法上一種便利的解釋而已。然而這種便利的解釋亦自有其限度,若勉強補出,其所謂省略部分,那么就完全違反該族語言的習慣,成為一種沒有人說的說法,那么,這種省略的理論便不能成立。”
日本現代小說家村上春樹的作品《挪威的森林》第一個中文譯本在臺灣問世以后,在年輕讀者中影響巨大,但對于日本文學,日語主語省略這一特性,使中國讀者依然有很多疑問。為此,筆者將《挪威的森林》日語原文及譯文的主語省略的情況,分四大類進行探析,以解決讀者在學習中的疑惑。
1 日文、中文都不省略主語的句子
1.1固有名詞作為主語
固有名詞作為主語,不管是日語還是漢語譯文,主語都沒有省略。
例1【永沢さんは】いくつかの相反する特質をきわめて極端なかたちであわせもった男だった。林訳:【永澤】是一個集幾種相反特點于一身的人,而這些特點又以十分極端的形式表現出來。頼訳:【永澤兄】這個人以極為極端的形式同時擁有若干相反的特質。
1.2句子主體改變的情況
主體改變的情況,動作的主語不明確時,不管是日語還是漢語譯本都不能省略主語。
例2直子は立ち止った。【僕も】立ち止まった。林訳:直子停住了腳,【我】也停住。頼訳:直子站定下來,【我】也站定下來。
1.3提示
表示提示的情況下,日語和漢語譯文都沒有省略主語。
例3「【わたしは】わかるのよ。ただわかるの。林訳:“【我】知道啊。就是知道。”
頼訳:“【我】知道,我就是知道。”
1.4主語后有格助詞「が」
主語后有格助詞「が」的情況,日語和漢語譯文都沒有省略主語。
例4「あるわよ。【あなたが】知らないだけよ。」林訳:“相干!【你】不知道罷了。”
頼訳:“有啊,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1.5主語后有輔助詞「も」
當主語后有輔助詞「も」的時候,日語的主語不能省略,漢語譯文中的“也”前面的主語依然也不能省略。
例5直子は立ち止った。【僕も】立ち止まった。林訳:直子停住了腳,【我】也停住。頼訳:直子站定下來,【我】也站定下來。
2 日文、中文都省略主語的句子
2.1表示真理、事實、客觀性很強的發言
表示真理,事實,客觀性很強的發言時,不管是日語還是漢語譯文都省略了主語。
例6空は高く、【】じっと見ていると目が痛くなるほどだった。林訳:【】凝眸望去,長空遼闊,【】直覺得雙目隱隱作痛。頼訳:天好高,一直凝視著時好像連眼睛都會發疼。
2.2表示命令和請求
表示命令和請求時,日語和漢語譯文中主語省略的情況較多。
例7【】返して來い。林訳:【】送回去吧。頼訳:【】送回去。
2.3漢語譯文用逗號對日語原文的句號進行翻譯時的情況
這個情況雖然是翻譯方法的問題,但是日語原文中有主語省略的復句中,漢語譯文通常不會用句號結句,而是用逗號進行銜接,前文的主語依然可以作為后文的主語。通常,前后文敘述的是同一件事情。
例8【僕は】一人で黙々と本を読み続けることになった。【】そして本を何度も読み返し、【】ときどき目を閉じて本の香りを胸に吸いこんだ。p64-65林訳:【我】只能一個人默默閱讀,【】而且讀了好幾遍,【】時而合上眼睛,【】深深地把書的香氣吸入肺腑。頼訳:而且同一本書【我】會重讀好幾遍,【】有時閉上眼睛把書的香氣吸進胸里。
例8中主語全部都是用“は”進行提示,一旦出現一次,后面的句子的主語都是“は”前面的名詞。在日語中主語大都放置在句子和段落的開頭,后面表示動作主語的動詞全部都是第一人稱的動作。這樣的現象,在日語的小說中十分常見。
2.4交談,對話
交談,對話的時候,日語經常會省略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的主語,漢語譯文中也同樣如此。對話時,說話人與聽話人雙方了解說話的內容,或者根據對話的信息能夠有所預測說話的內容時,主語通常會省略。
例9「シャッター開けて入ってらっしゃいよ。」林訳:【】打開卷閘門進來啊。頼訳:【】打開鐵卷門進來啊。
3 日文不省略,中文省略的句子
3.1日語原文和漢語譯文主語的位置調換
日語原文沒有主語的情況下,漢語譯文中進行了添補,而日語原文中有主語的情況下,漢語譯文中又進行了省略。
例10【】ページに手を觸れているだけで、(僕は)幸せな気持ちになることがてきた。林訳:【我】只要撫摸一下書頁,()便油然生出一股幸福之感。頼訳:【我】光觸摸著書面,()就可以感覺到很幸福了。
例11()もっとも通りが狹いせいで、せいぜい二臺しか中に入れず、【後の車】は大通りの方で待機していた。林訳:【后面的車】由于路本來就窄,至多只能開進兩輛,()只好在大街那邊伺機而動。頼訳:【其他的車子】由于道路狹小,只有兩輛進得去,正在大馬路上待命。
4 日文省略,中文不省略的句子
4.1承上啟下
日語在復句中省略主語,但漢語譯文通常要補出主語。
例12やがて【憂鬱そうな顔をした小柄な教師】が入ってきて出欠をとり、ハンカチで額の汗を拭いた。【】悪くいつも金屬の杖をついていた。林訳:過了片刻,【顯得愁眉不展的矮個子教師】進來,點罷名,掏出手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他】腿腳不靈便,經常拄著一根金屬手杖。頼訳:終于一臉憂郁的小個子老師走進來點名,用手帕擦著額頭上的汗。【他】的腳不好,總是拿著一根金屬手杖。
4.2語境
根據承上啟下的關系,日語通常會根據前文的語境進行主語的省略,但漢語譯文中會補出主語。
例13彼はその夜、自宅のガレージの中で死んだ。【】N360の排気パイプにゴム·ホースをつないで、窓の隙間をガム·テープで目ばりしてからエンジンをふかせたのだ。【】死ぬまでにどれくらいの時間がかかったのか、僕にはわからない。林訳:那天夜里,他在自家車庫中死了。【他】把橡膠軟管接在N360車排氣管上,用塑料膠布封好窗縫,然后發動引擎。不知【他】到底花了多長時間才死去。頼訳:那一夜,他死在自己家的車庫里。【他】把N360汽車的排氣管接上塑膠管,把窗子縫隙用膠帶封貼起來,然后發動引擎。我不知道【他】到死為止花了多少時間。
4.3敬語
日語中有大量的敬語表達,但主語經常省略,在漢語譯文中通常要補出主語。
例14「【】お世話さまでした。」林訳:“【】承蒙關照。”p123頼訳:“【】多謝關照。”
4.4與對方攀談時
日語中叫了對方的名字后進行攀談時,日語里通常不會再加“あなた”(你/您),但漢語譯文中通常會補出“你”或“您”。
例15「ねえワタナベ君、正直いって私の料理ってそんなに期待してなかったでしょ?みかけからして」林訳:“喏,渡邊君,老實說,【你】沒想到我做菜有兩手吧,從表面看。”頼訳:“嘿,渡邊君,老實說【你】對我做菜不抱什么指望對嗎?從外表看來。”
4.5復句“A~、B……”
日語中“Aが~した、Bは……”這樣的句型,日語和漢語譯文都不會省略主語。
例16【僕らが】大學の話をしながら食後のコーヒーを呼んでいると、【消防自動車のサイレンの音が】聞こえた。林訳:【我們】一邊說學校里的事一邊喝飯后咖啡,這時傳來【消防車】的警笛聲。頼訳:【我們】一面談著大學的事一面喝著餐后咖啡時,就聽見【消防車】的警笛聲。
5 結語
主語省略是日漢兩種語言共有的語言現象之一,但是日語的主語省略要比漢語的主語省略較多,在日語翻譯為漢語的過程中,主語常常被補充出來,我們在學習和閱讀日文譯著時,只有掌握這一規律,才能更好的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
基金項目:楚雄師范學院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項目編號:XJRC1513。
(作者單位:楚雄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