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曉舟
啟發式教學法,不僅適用于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也同樣適用于貴州“三區”藝術人才的培養。在針對貴州“三區”小品表演藝術人才培養的實際教學活動中,由于學員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生活閱歷和理解能力不盡相同,采用啟發式教學,是一種幫助學員掌握小品表演技巧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
啟發是指通過闡明事例,引起對方聯想而有所領悟的過程,換言之,就是對某些環境中的物體或者人的感受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啟發式教學,則是根據教學的目的、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采用啟發誘導等辦法,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從而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積極地學習。當今社會的教學無一不是圍繞著啟發式或和啟發式相關聯的教學。啟發式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思路和教學原則,不僅適用于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也同樣適用于貴州“三區”藝術人才的培養。在貴州“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文化工作者專項工作中,特別是針對“三區”小品表演藝術人才培養的教學實踐活動中,采用啟發式教學能夠有效帶動學員在教學情境模式中,模擬真實的場景和環境,進而有效激發學員的積極性,采用啟發式教學還能夠讓學員處于一個思想高度集中的狀態,進而有效促進學員高效學習,掌握小品表演技能。作為貴州“三區”文化藝術人才培養的組織實施者,通過參與小品表演藝術人才培養的教學實踐活動,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
1 啟發式教學法在貴州“三區”小品表演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貴州“三區”小品表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采用無實物表演的教學訓練方式。它不僅是一種有效的訓練方法,它還對表演者的空間想象、注意力高度集中、真實感和信念感的培養,以及動作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的培養都有一定的幫助。無實物表演,顧名思義,就是在沒有任何道具的情況下,以動作代替道具,用面部表情、身體動作等反映出真實生活的能力,既需要表演者的想象力和觀察力,又考察表演者的表現力,如表演:洗臉、刷牙、吃飯;淘米煮飯、洗菜炒菜;補衣服、縫扣子、熨衣服、打掃衛生;下雪天掃雪、滾雪球、堆雪人;捉小雞、撲蝴蝶、釣魚……將這些無實物表演訓練設定在簡單的規定情節環境中,輔助一定的臺詞提示,再設置發生一些簡單的障礙和事件……這就需要學員通過想象,以自身肢體的動作來進行和完成,當然就需要教師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自然而然地完成各種規定場景的設置,而不是機械地完成肢體動作。
在針對貴州“三區”小品表演藝術人才的培養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員對于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的理解和運用,同時還能激發學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啟發式教學不僅注重學員的興趣愛好,同時還能激發學員接受新的知識,深刻理解教學內容,并逐步轉化形成自己的表演模式和風格,達到進一步提高自身表演技巧及能力的目的。采用啟發式教學法,能夠將枯燥乏味的知識轉化為生動的教學內容,便于學員掌握和理解知識點,同時也使教學成果更為顯著,能更好地體現學員的能力,增強學員的適應性和創造性表達。
2 貴州“三區”小品表演藝術人才隊伍現狀
貴州地處云貴高原,是一個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民族眾多的內陸山區省份。全省88個縣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群眾不再滿足于對物質生活的需求,對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的向往成為更時尚的追求。從1983年中央電視臺舉辦的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開始,“小品”類的節目就成為人們最喜愛的節目之一,而且人們對小品熱愛已經到達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高度,人們對小品表演的需求也同樣處于不斷增長的態勢。短小而精悍的小品,不僅故事情節完整、內容豐富、語言精辟,而且還能表現生活、工作、學習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基層文化單位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雖然貴州地處山區,但熱愛小品表演藝術、愿意學習小品表演的人逐漸增多,除了專業的藝術表演人才外,還不乏文藝愛好者和文化志愿者,他們中有機關工作人員,有中小學教師,有居委會大叔大媽,還有退休的老同志……他們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生活閱歷和理解能力不盡相同。因此,在貴州“三區”文化藝術人才的培養教學中,特別是針對小品表演藝術人才的培養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法是最適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運用啟發式教學法,通過科學引導,個性化培養等方式,因材施教,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針對“三區”小品表演藝術人才的培養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3 啟發式教學在貴州“三區”小品表演藝術人才培養教學中的應用
3.1 在面部表情訓練中的運用
在小品表演的教學中,首先,要釋放學員的天性,讓他們掙脫各種束縛,摒棄各種雜念,真實、自如地表演回歸自然狀態下的“我”。其次,要激發學生的創作天性,使學員在舞臺上建立起正確的自我感覺——松弛、自由、自然、自在。在面部表情的訓練中,教師應當盡可能地為學員創造意境,啟發并引導學員的情感共鳴,集中注意力,放松肌肉,將喜、怒、哀、樂、驚、疑、苦、懼等各種表情自如地展現出來,從而使面部表情自然而準確地傳達不同的心態和情感。
3.2 在肢體訓練中的運用
同樣,在針對肢體的教學訓練中,教師也要為學員創造意境,啟發學員通過冥想,放松全身肌肉,并用意念帶領肢體動作,達到自然而協調的狀態。通過這種訓練,不僅能讓學員通過頭、眼、眉、手、身、足等部位的協調活動,達到
肢體動作與形體姿態自然而完美地結合,表達出贊同、鼓勵、猶豫、欣賞、拒絕、順從、堅強、沉思等含義,讓他們舉手投足間的表演更具風采。
3.3 在情境啟發訓練中的運用
在情境啟發訓練中,教師可以通過啟發式教學法,引導學員對各種不同情境的感受和理解,在提高學員注意力的同時,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做到真實、細膩、準確而又符合邏輯順序。通過反復練習,從細微的表演入手,一氣呵成,既自然和諧完美,又能反映出一定的生活情趣。啟發式教學,不僅能逐步培養學員信念感的建立,幫助學員養成動作性想象的習慣,還能逐步培養學員形成邏輯性的行為,適應假定情境和在行動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通過啟發式教學,學員在熟練、自然的下意識狀態下,結合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的表達,再結合自身知識、情感、閱歷等進行詮釋和表演,一定會取得是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當然,這還需要教師在充分掌握每一位學員的情況下,了解學員之間在個性和能力上還存在差異性的情況下,采用不同方式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中啟發學員的想象力,從而達到自然而然的狀態。
3.4 在劇本理解訓練中的運用
由于貴州“三區”文藝隊伍的組成人員較為復雜,素質參差不齊,理解能力有高有低,表演能力有強有弱,學員個體藝術素養的提高在不同程度上還會受到內在和外在因素的影響,因此,也會造成學員個體在劇本理解方面存在較大的偏差。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可以有效幫助不同層面的學員通過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對舞臺藝術內涵的理解,包括音樂、舞蹈、語言、文字、語氣、語調等的理解和表達,讓思維更加多元化,讓藝術表達更加和諧統一,這樣才能讓學員們將舞臺呈現完美地展現出來,這樣才能培養出更適應社會需求的小品表演藝術人才。
4 結語
啟發式教學是一種幫助學員掌握小品表演技巧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針對貴州“三區”小品表演藝術人才的培養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法能夠更有效地激發學員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培養學員掌握小品表演技巧,并且在實際操作訓練中得到有效的運用和發揮,進而表達出自身最為真實的感受,從而有效提高學員的小品表演水平和能力。當然,啟發式教學法還能幫助學員學會自我分析,進而提高自身的表達理解能力,有效推動貴州“三區”小品表演教學成果的不斷發展和擴大。
(作者單位:貴州文藝人才培訓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