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慧
摘要:在全新的教育環境下,初中教育發生了很大的變動與調整,在教育理念上,從傳統的灌輸思想,轉變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新型觀念。而數學在初中階段的教育地位一直十分顯著,作為數學教師需要積極履行學校改革政策,加強教學方法創新,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以更富有熱情的狀態,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當中。鑒于此,本文主要圍繞初中數學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的路徑展開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自主合作;探究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261-01
Abstract:in the new education environment,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and adjustments. In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it has changed from the traditional indoctrination to the new concept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The education status of mathematics in junior high school has been very significant. As a mathematics teacher,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implement the school reform policies, 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carry out independent cooperative inquiry teaching activities, so that students can participate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activities with more enthusiasm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path of carrying out independent cooperative inquiry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Key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Classroom teaching;Independent cooperation;To explore the teaching
前言:在新課標教學導向下,初中數學教學環境以目標定位發生顯著變化,更加側重于學生自主意識、探究能力的培養。因此,數學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時,需要立足于全新的教學目標考慮,構建開放性的數學課堂環境。讓學生更加自由、自主的參與到數學活動當中,實現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水平的有效提升。
1 初中數學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的意義分析
以往教學階段的初中數學,在教學環境和氣氛的呈現上,比較枯燥和刻板[1]。因為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通常以硬性灌輸和講解的方式進行,課堂形態也是以師講生聽為主。此種課堂形態下的學生,學習狀態比較被動,學習興趣低下,長久以往產生較強的負面情緒,對數學失去學習動力。而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是素質課改背景下提出的一種全新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教學,具有十分顯著的教學效果。不僅能夠讓數學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讓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還能實現學生學習狀態有效改觀,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實現數學思維、探究和應用能力有效培養,促進初中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高效性發展。因此,數學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模式,改善教學環境。
2 初中數學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的路徑分析
2.1設計導學案,鼓勵學生自主預習。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重要環節,因此,作為數學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需要重視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在新課教學之前,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對數學課程內容進行自主預習,克服簡單的數學知識點,而對于不懂的知識,可以留到數學課堂上,集中精力聽教師講解。同時,為保證學生的自主預習更加科學 、有效,教師需要合理設計導學案,讓學生在導學案的幫助下,有方向、有目的地展開數學預習。比如說,教師針對"一元一次方程",可以合理設計導學案。引導學生借助于導學案,就一元一次方程表達式、變形以及具體計算方法進行自主預習。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對一元一次方程形成正確理解,并在數學課堂上,集中精力聆聽自己在預習過程中存在困惑的地方,從而保證數學課堂整體教學更加高效,也更具有針對性。
2.2設計數學情景,發散數學思維。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教師需要側重于學習情境的有效構建[2]。通過構建數學情境,將抽象性的數學知識,以一種更加直觀和具象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和體會數學知識,從而實現數學思維的進一步發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內容產生學習興趣,為自主學習和探究數學知識,提供助力。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圖片、視頻、數學模型以及生活案例的方式,構建數學情境,實現直觀性教學。比如說,教師在講解"軸對稱"相關數學知識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現實生活中,存在軸對稱特征的圖形。
2.3組織小組討論,提高探究能力。在新時期的數學教學領域,教師需要重點加強學生合作探究意識培養,通過合作探究以及互助性學習,讓初中數學課堂更加充滿活力,教學活動也更加高效。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方式,進行探究、互助學習,從而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均衡化發展。首先,在進行小組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即對班級學生進行小組分配,保證分配結果更加均衡、合理。之后,教師根據具體的數學課程設計問題,保證問題開放、且具有探究性,以便學習小組可以有目的地進行問題探究。比如說,教師在講解"勾股定理"時,可以引導學習小組自主制作三角形模型。并根據小組內部所設計三角形模型,合作探究三邊的關系。通過合作探究,深入體會勾股定理文化內涵,提高學生數學理論知識合作探究能力。
2.4設計微課視頻,構建在線平臺。為方便學生自主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教師需要重視學習載體和的渠道的發掘與拓展,為學生提供豐富、自由的學習空間,全面提高學生數學自主學習效率。首先,教師需要重視微課中心的建立,為學生提供微課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例如二元一次方程表達式,例題分析、專題訓練等,整合成微課資源,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基礎,自主選擇微課資源,對二元一次方程數學知識進行鞏固和學習。同時,教師需要借助于信息技術,構建在線學習平臺。引導學生通過在線學習平臺,自主實際數學課程學習資源,豐富自身數學知識儲備。教師為方便學生合作、互助學習,需要借助于信息技術,建立數學學習交流群。引導學生借助交流群,就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進行討論和交流,通過互助學習,提高初中生數學整體學習水平,保證數學教學更加均衡。
結論:綜上,在全新的數學教學背景下,數學教師需要重點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探究能力培養。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學習習慣、數學思維、探究能力以及數學應用能力等重點培養。根據學生在數學領域的成長需求,就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構建高效、高質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公海燕.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33):71.
[2]殷秀梅.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