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
摘要:高中化學不僅包含了大量瑣碎的理論知識,而且還有抽象復雜的實驗知識,這對于高中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鑒于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慣用"填鴨法"的教學方式為學生一味地灌輸知識,使得學 生在枯燥無味的學習過程中失去了興趣,本文就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些看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化學實驗;探究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262-02
Abstract:High school chemistry not only contains a lot of trivi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abstract and complex experimental knowledge, which is a challeng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eachers often use the "duck-filling" teaching method to instill knowledge for students blindly, which makes students lose interest in the dull learning proces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inquiry ability for reference.
Keywords: high school chemistry;chemical experiment;inquiry ability
引言:化學實驗教學時,不宜將重點放在教師的講述上,而需側重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此來幫助學生在實驗中產生探索意識,并通過經驗總結技巧學習和,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化學實驗的動手操作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新的化學知識體系,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的化學學習方法。
1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首先,在化學實驗教學之前,應根據本班學生的學情和學校實驗室的設備情況制定合理地教學計劃。確保學生在結構嚴謹、聯系順暢的教學體系下完成化學實驗,最大程度的提升高中生的實驗控制能力和實際操作水平,形成縝密的實驗思想和習慣。且教師應該要求學生結合教師的指導和課本資料對本節實驗所需的知識進行預習。在實驗前的預習部分,教師尤其要強調化學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實驗事項,在保證學生們人身安全的同時,盡量減小對實驗器材的損害。
如在進行"探究二價鐵離子和三價鐵離子的性質"這一實驗時,教師要先引導學生探索鐵的幾種重要的化合物,鼓勵學生在實驗前精心準備實驗材料。在操作環節,先由教師進行實驗演示,帶領學生觀察實驗現象。這個過程需要重點強調儀器操作的注意事項,避免由不當操作造成的謬誤亦或是出現安全問題。如使用膠頭滴管需將其放在容器上方,不能容觸碰容器邊緣等,避免影響實驗的準確性。而觀察實驗現象時,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仔細觀察,總結化學反應過程中的現象自己反應完的結果等。學生充分的融入到實驗操作中,不僅可以清晰的觀察到化學反應效果,還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后續的實驗介紹中,促使學生在興趣的推動下探索更多的知識。
2 建立半開放型的化學實驗課堂
當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實驗知識和操作技巧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嘗試著給予學生更多的實驗空間和機會,注重學生在實驗中的 主體性。半開放型的化學實驗模式,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加寬松的環境,并運用所學知識合理的開展實驗。例如,在電池原理的實驗設計中,老師應該在實驗之前對學生進行實驗原理的簡要介紹,通過知識構架的形式為學生羅列出全面、清晰的知識體系,然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將知識構架補充完整。接著,教師帶領學生分析原電池的作用,介紹稀硫酸的使用原理,羅列出實驗過程中需要的實驗材料(電極材料:碳棒、鋅 片、銅片、鐵釘以及塑料、稀硫酸、硫酸 銅、氯化鈉、蒸餾水和酒精溶液等)。
學生在進行實驗時,需要當堂對老師進行實驗匯報交流以及實驗心得總結。 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對實習內容掌握的更加深刻,還可以促使學生提高學習熱情,逐漸建立起自主探索的學習精神。在此實驗中,學生通過對具體實驗現象的體會和觀察,了解了具體的實驗內容(金屬的活潑性、電流流動方向、對電解質溶液進行了探究)。除此之外,學生通過觀察電池的反應構成狀況,加上自身的思考和探索,逐漸會對原電池形成新的認識,在這種不斷總結、不斷創新、不斷探索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勢必會得到提高。通過估計學生自主探索,差等生可以明確自身的知識薄弱面,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補充提高,有的學生還可以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重新認識化學實驗這門課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學習方法,更高效率的提升學習成績;對于優等生而言,通過自主探索,他們可以在原本扎實的基礎上突破自身的能力局限,挖掘到更深層次的知識,提高其化學競賽能力。
3 建立完全開放型的實驗課堂
相比較而言,完全開放型的實驗課堂不好掌控,而是需要太多的前提條件作為基礎,比如學生掌握了足夠的實驗技巧和基礎知識,自控能力也達標,所做實驗危險性較低,可操作性強,教師的課程安排充裕,更需要教師擁有一定的實驗預見性,對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實驗狀況進行預測,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良好的工作指導能力。
完全開放型的化學實驗教學就是指教師為學生提供一道實驗題目,讓學生根據所掌握的知識,學習實驗原理、自主研發實驗方案、設計化學實驗步驟,選擇化學實驗試劑(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在實驗器材和試劑準備完畢后,進行實驗演練。為了提高學生在開放型實驗課堂下的學習效果,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教師可以對本班的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組織學生合作交流。在互相分享想法與心得的過程中,不斷產生新的思想火花,并通過實驗來驗證,以便發現問題。經過這種循環的、探索的學習過程,學生可以輕松愉快的進行學習,而且筆者認為,同齡人之間交流起來更順暢,相信在團隊意識的推動下,學生們漸漸的會建立起高度的自主探索意識。
4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響應新課改政策,教師就必須要突破傳統低效率的實驗教學方式,借助新理念、新手段,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注重學生的個體性,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對問題進行反復論證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概念的理解。
參考文獻:
[1]田秀青.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
[2]陳愛香.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4.
[3]劉女兢. "啟發-探究"式教學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