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慧婷
摘要: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而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對于我國歷史的傳承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和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所以在目前我國各階段的教育中需要注重文言文教學,引導學生掌握文言文實詞的推斷策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并把握文言文的運用方法。本文根據這一背景,針對指導學生掌握文言文實詞的推斷策略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希望能夠為相關課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文言文;傳統文化;推斷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292-02
Abstract: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classical Chinese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history. It can help students to feel and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ore deeply,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So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in all stages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guid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inference strategy of substantive words in classical Chinese,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lassical Chinese and grasp the use of classical Chinese.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inference strategies to guid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notional words in classical Chinese. The research of related subject provide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classical Chinese;traditional culture;inference strategy
1 文言文學習的重要意義
文言文是對于我國歷史的傳承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起到承載歷史、記錄歷史的作用。因此,在目前我國的教育當中注重文言文的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語文學科素養,更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感受中國歷史的魅力。而在文言文中實詞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掌握好實詞的含義和用法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習文言文的質量。因此,指導學生掌握文言文實詞的推斷在語文教學中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2 指導學生掌握文言文實詞的推斷策略
2.1根據語法進行文言文實詞的推斷。雖然文言文與現代語句有一定的區別,但是兩者的語法卻是相同的。所以在判斷文言文實詞的含義時可以根據語法進行推斷。這就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詞性規律,如主語一般為名詞或代詞、謂語一般為形容詞或動詞、狀語一般采用副詞進行代替等。文言文中,名詞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詞后、用在介賓短語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關系)要解釋為動詞。例如,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其中的"祠"是祭祀的意思;崔杼相之,"相"解釋為輔佐;善才繩之,"繩"則是捆綁的意思。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要采用 實例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加熟悉詞性的用法以及語法的規律,從而使學生能夠在進行相關題型的作答時更加輕松。
2.2根據漢字構成規律進行文言文實詞的推斷。我國的文字發展歷史悠久,在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多種變化,逐步演變至今天的漢字。因此,漢字的構成規律對于判斷實詞的意義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漢字的偏旁結構引導學生進行實詞的推斷了。例如,"貝"作偏旁的字與錢財有關,"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中的"賂"是賄賂的意思;"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騏驥"與"馬"有關,在此可解釋為駿馬。讓學生根據字形、字音進行觀察,推斷文字的相關含義,進而根據詞意理解整句話的含義,這對于學生推斷文言文中實詞的含義是一項非常實用的方法。
2.3根據語句的對稱結構進行文言文實詞的推斷。在一些文言文中,有許多對稱結構的語句,而這些對稱的詞語通常具有相近或相反的含義。具體而言,當我們在讀到文言文中某一個朗朗上口的語句時,就可以根據這一方法進行實詞含義的推斷。比如語句前半句中的詞與后半句中的詞具有明顯的有相近意義或相反意義的對稱性,我們就可以根據其中的一個詞語對另一個詞語進行推斷,進而推斷出整個語句的意義。此方法雖有效而實用,但也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需要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4根據所學內容進行文言文實詞的推斷。在文言文實詞的學習中雖然可以利用多種推斷方法進行推斷,但是仍然需要一定的基礎知識積累才能夠進行準確地推斷。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已經學習過的內容對文言文實詞進行推斷。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積累詞句的重要性,通過積累和學習才能夠使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基礎越來越扎實,從而使學生能夠進行更加準確地推斷文言文實詞含義。
2.5根據語言環境進行文言文實詞的推斷。根據語言環境進行文言文實詞的推斷與閱讀當中的根據上下文進行理解相類似,學生可以根據文言文中詞語存在的具體語言環境進行理解,從而推斷出文言文中實詞的具體含義,這需要學生注重把握文章的整體含義以及詞句與文章是統一的整體這一規律。
2.6根據通假字進行文言文實詞的推斷。通假字是指運用相同或相近的字與其他字詞進行通用的一種語法用法,是文言文一種特殊的語法,所以在文言文的學習中如果遇到一些難以用現代語法理解的字詞就可以聯想到通假字的語法進行字詞及語句含義的推斷。例如"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中的"采",我們可以將采先組詞,文采,神采,將其帶入句中,結合上下文,前面有"云",所以神采,文采是不合理的,從讀音上可以尋找出通假字"彩",語意通順,故此"采"通"彩"是彩色的意思。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整體的含義,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目前我國的語文教學當中,文言文教學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而把握文言文中實詞的推斷方法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文言文題型的作答,幫助學生進行更加輕松的學習。所以,我國語文教師需要從各方面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和改善,幫助學生合理運用各項方法對文言文實詞進行推斷,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和深刻內涵。
參考文獻:
[1]顧樂遠.高考文言文實詞詞義推斷的基本策略[J].新高考(語文備考,高三),2016(4).
[2]劉麗紅.例說文言文實詞詞義推斷方法[J].現代教育探索,2010(12).
[3]周毅.文言文實詞詞義推斷方法例說[J].語文月刊(學術綜合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