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楚
摘要:在整個供電體系構架中,供電所是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基層的組織機構,與市場聯系密切。本文從供電營銷現狀分析著手,對當前供電企業營銷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梳理,并就此提出了思考與對策,對新形勢下的基層供電所改變營銷觀念、改變有效策略有一定是現實借鑒意義。
關鍵詞:基層供電; 營銷管理 ;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F426. 61;FO: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9129(2018)12 - 0072 - 02
好長一段時間以來,國家對能源政策、環保政策和產業結構調整等加大宏觀調控,各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增大,各地區對電力需求產生不平衡,經濟發達地區缺電更顯突出。電力作為電網公司經營的核心產品,在新形勢下,能否最大限度滿足供應,已上升成為一個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事情。在新形勢下,做好基層電力營銷管理,抓住“供電”“經營”和“服務”三條主線,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1 厘清與分析:供電所營銷管理的現狀
營銷思想不到位。營銷管理是一個復雜的體系,需要企業上上下下的通力配合。而許多電力企業卻較多存在產品單一和供不應求的情況,顯著的賣方市場決定了供電市場可以坐等客戶上門而不需要在營銷上做出太多努力。這造就了基層供電長期忽視市場觀念,甚至在工作人員眼中電力銷售并不是市場行為,而是一種政府行為,這種理念認識的錯誤導致了電力企業由上至下均缺乏市場營銷的理念和認識,對營銷管理模式更是知之甚少。電力企業要加強營銷管理建設,首先要從經營理念上來改變對電力營銷的認識,加大企業教育,讓員工正確的認識和對待企業行為和性質。
競爭意識淡薄。電力供應,不僅是社會生產生活必須的一種重要能源,更是關系國家安全的一種能源動力。為保障國家的戰略安全,電力企業屬于國家壟斷行業,由國家統一運作,私人資本不允許進入。長此以往,便形成了高度的國家壟斷,在市場中構建中缺乏競爭,企業自然也就逐步的喪失了競爭意識和改革的動力,對行業的長遠發展缺乏危機意識。
缺乏長遠規劃。基層供電機構大多地處偏遠,其中又有不少是由鄉村電管站發展而來,因此其管理過程普遍存在市場觀念轉變難、抄表收費難、市場開拓難等系列問題和難題。再加上高線損率、設備利用率低等提高了維護成本;職工收入低,打擊了基層人員工作積極性;資本金投入高、回報率低嚴重挫傷電力企業對供電所建設的積極性。高投入低回報狀況,使電力部門對供電所發展的重視度不斷降低,目關短淺,嚴重缺乏長遠發展規劃,對農村基層供電發展以及城鄉建設造成嚴重影響,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對電力需求將提出更高要求,作為一線的供電所需要轉變工作方式,提高服務水平,以更高的熱情和技術服務基層,促進企業與社會的良性發展。
缺乏服務意識。工作人員教育水平較低,專業技術水平有限,是基層供電機構發展中又一普遍存在的問題。以某鎮供電機構為例,單位現有職工23名,超過半數的工作人員僅具有高中文化水平,其余的也僅為大專文化,文化素養參差甚至低下。此外,本所不僅擔負著該鎮轄區內37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331個村民小組的工農業生產及居民生活供電任務,同時還要承擔低壓線路設備維護檢修、事故處理、報裝接電、用電咨詢及19123戶用電客戶的抄表、收費工作。工作量可謂是繁雜而巨大,工作人員的數量及文化水平限制轉變供電所工作方式,提升供電服務水平無疑是一種挑戰。其中固然有一定的歷史原因,但更多原因還是供電企業對基層供電所建設缺乏必要關注。
2 思考與對策:提高供電所營銷管理水平
創新營銷的理念。創新管理理念,就是徹底改變陳舊的壟斷管理理念。我國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市場經濟體制基本確立,大多數企業都走上了市場競爭之路。“以客戶滿意、對客戶真誠”為核心的營銷服務理念,必將成為今后每一個供電企業經營的基本原則,基層供電所更要全面轉變理念,變被動需求為主動服務,積極服務基層,不斷提升用戶滿意度,才能抓牢用戶,鞏固發展根基,促進企業長遠發展。
提高服務的質量。電力營銷工作,應立足于“電網是基礎,技術是支撐,服務管理是保障”的理念。電網是電能銷售的載體,電網供電能力和電網的安全狀況,影響著供電企業與客戶之間完成售電交易的“服務”質量。作為用電客戶,最基本需要是用上和用好電,如果連客戶基本的需要都滿足不了,更談不上服務。提高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可從技術和管理人手:進一步完善電網結構,推廣lOkV電纜線路“多主一備”饋線組和架空線路“多分段多聯絡”的結線形式,盡量避免“一處設備檢修,一條線路全停”情況出現;加強負荷預測,重視電網規劃,電網規劃要有科學性和超前性,把地方經濟發展規劃作為電網建設提供依據;加強線路設備巡視和按期完成設備預試,及時發現處理缺陷和隱患,減少線路和設備故障造成的停電事故;開展線路設備狀態評級,并通電網大修技改,保持電網設備運行在健康狀態,提高設備可靠率;抓好停電計劃管理,嚴格控制重復性和臨時性停電,細化停電過程控制,對“計劃停電作業、現場作業、恢復送電”實施過程控制,加強施工監督,嚴格考核施工單位延遲送電;大力打擊破壞和盜竊電力設施的違法行為;執行24小時故障報修制度外,要加強故障搶修,恢復供電的應變能力,除了通過改變運行方式、流動供電車對非故障線路恢復供電外,也要盡量縮短故障修復時間。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農電管理體制改革必將穩步推進,用電客戶的需求也在不斷地變化,要求也越來越高,供電所要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不斷探索更好的營銷管理模式來為用電客戶服務,促進營銷管理體系的規范化,努力開拓電力市場,一直前行在致力于優質服務的路上!
參考文獻:
[1]王杰.當前形勢下基層供電所管理新模式應用.文摘版:工程技術.2015. 45:
[2]李丕芳,張慧穎,張保國,李彬.新形勢下提升鄉鎮供電所管理水平的探索.經貿實踐.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