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忠美
摘要:我國現在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教育為我國輸送了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同時在新形勢下,企業對于機電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中職院校在學生培養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本文在此基礎做了一定的探索,同時結合自己的經驗提出了幾點關于機電教學改革的建議。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育體系建設;機電人才;中職院校;機電教學
中圖分類號:C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9129(2018)12 - 0163 - 02
背景: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為我國輸送了大量的職業技術人才,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如何建設完善的教育體系仍然是困擾著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阻力。我國在中長期教育發展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我國要建設的職業教育體系,要體系出終身學習的理念,同時要能夠適應經濟轉型和發展,最后能夠滿足經濟社會對于高素質人次和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各個職業院校在教育探索方面仍然有很長的路要去實踐。
目前中職院校在機電理論教育環節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然而在中國的大多數中職院校忽視了教學的實踐環節,導致了中職學校培養的學生達不到企業的要求,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條就是中職院校在實踐教學環節受到資金、師資等各個因素的影響。因此本文在此基礎上探究了中職機電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革思考。
1 中職機電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實踐內容多,效果差。在中職機電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許多職業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都已經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目前的教學現狀來說,大多數職業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主要還是進行理論教學,實踐環節相對薄弱。事實上,雖然學生掌握了機電的理論知識,但在具體實踐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在教科書里沒有提到。由于過于強調理論學習,而忽視了實踐教學,學生實踐能力并沒有得到改善,在未來的就業過程中也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事實上,缺乏實踐教學的真正原因是學校沒有能力為學生提供實用的空間。因此,學生練習的時間更少。也有一些學校實行模擬學習,但是這個過程中設置的問題過于簡單和有影響,教育者和學生都沒有意識到學習時間的重要性。一旦學生進入工作場所,他們將會非常匆忙,無法處理緊急情況。因此,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1.2 資源受限。機電學科實踐性很強,往往需要很多大型試驗臺,但是職業院校受到師資、資金等方面的設置,加上很多地方政府不重視,導致學校很難獲得充足的資金去采購設備,因此沒有辦法開展相關的實訓項目,導致培養的學生質量達不到企業的標準。
1.3 學校監管不嚴。目前,大多數職業院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沒有充分認識到實踐環節的重要性,不重視的態度直接影響到社會實踐環節的效果。同時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很多學生在實習之后會有截然相反的表現。在實習前期學生很努力、很興奮、學習很有熱情。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就會覺得沉悶,熱情也會下降。工作效率也會降低,無法按時完成工作。也有一些學生幾乎沒有時間去熱情。這是由于學校缺乏監管,無法了解學生的現狀,無法采取措施為學生提供寬松的機會。
2 中職機電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2.1 明確職業教育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要提中職機電教學的質量,必須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要想全面提高職業教育的效果,必須確保學生掌握基本原則,掌握實踐技能和方法。因此,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目標需要定位于培養藝術學生的素質,而不僅僅是簡單的理論教育,而是培養企業需要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在開展職業院校機電專業教學的過程中,學校往往將實踐教學與實驗教學混淆,只是簡單地增加操作環節,但是這樣難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這一想法在職業院校更為普遍,不利于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因此,根據各個職業院校在制定學生培養方案時,要充分結合機電專業辦學的特點,充分整合當地的資源,認真負責地重新定位職業教育的辦學理念。可以定期要求當地技術企業的工程師來校講學,講解機電專業實際遇到的問題以及機電專業的發展方向,更好促進學生們的綜合發展。
2.2 突出優勢、辦出特色。各個職業院校在建設機電專業的時候,不能盲目照抄其他地方比較成功的工機電專業的建設工程案例。各個職業院校應該結合自己的行業優勢或地域特色,從而強化自身學校的優勢,這樣建設學科容易形成專業特色。這樣才能夠在其他院校中更容易脫穎而出。只有打造自己的辦學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綜合素質越高,這樣更能得到企業的青睞。
2.3 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體制改革。實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改革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途徑。在這一階段,職業院校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橋頭堡,在改革過程中面臨著很多問題。這些制約因素導致一些職業職業學校的建設和發展跟不上當代職業教育理念下培養創新人才的步伐。
很多學校在學生培養模式、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如何有針對性進行改革是職業院校面臨的重要問題,但是在改革過程中始終秉承職業院校的辦學理念。充分考量專業建設是否滿足社會企業的需求,培養方案制定是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真正的能力。很多職業院校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過于注重理論教學,對實踐能力的要求較低。
2.4 采取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目前,國家積極開展相結合的學習模式的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和作為工作和學習相結合的一個重要切人點改革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導致專業調整和建設,指導課程設置的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課堂與實習地點的整合,探索工程與學習、任務驅動、項目導向、培訓后等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能力。這無疑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人手:一是增加實習實踐,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在企業進行實踐培訓和學習,在實踐工作中獲得大量的現場知識和專業技能;整合課程內課程的學習內容,充分考慮課程內學習與校外實踐學習在內容和時間上的良好銜接。整個課程的教學組織安排應科學合理。學校要突破原有的教學體系和教學體系,建立更加靈活的學分制和學分制。
3 結語
綜上所述,機電學科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各個中職院校可以充分利用當地企業資源,以及明確自己辦學理念,從而更好突出自己的辦學特色,為我國源源不斷輸送專業性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鄭連福.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機電專業軸套類零件的編程與加工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 26):86 - 87.
[2]彭鳳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機電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農機.2016(3):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