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怡春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在當前的初中教育中,教師就需要重視作文教學,然而由于學生的人生經歷比較少,閱歷相對單薄,因此在平時積累的作文素材比較少,導致在寫作時內容空洞,沒有新意。因此在當前的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作文素材的積累,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初中作文 寫作素材 語文教學
一、研究背景
作文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主要是由于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作文素材積累不夠,導致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不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感情,語言干澀不生動,因此在當前的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作文素材的積累,重視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這對于學生來說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
二、在現實生活中積累作文素材
寫作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因此初中階段的學生要想能夠通過作文表達真情實感,就需要在現實生活中進行豐富的積累,在日常的生活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社會上的一些熱點問題、校園內發生的事件也和學生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但是由于學生缺乏仔細觀察事物的能力,缺少思考和感知,因此導致他們忽略了一些生活中的事情,不能夠很好的進行素材的積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素材的積累。教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對學生的觀察進行限制,要通過靈活的形式引發學生的思考,拓展學生的思維。在記錄的初期,學生可能會記一些流水賬,缺乏深入的思考,這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內容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從而有效地積累作文素材。還例如在學校開展運動會時,學生都會很積極很興奮,這時老師就可以順勢引導讓大家談談對此次活動的感受以及想要分享的有趣的事兒,然后再鼓勵大家把自己所說的變成文字與同學進行分享,學生們也自然而然的投入到寫作中來了。在家庭生活方面也要多鼓勵學生去體驗,比如說積極洗衣做飯、布置房間、打掃衛生等,掌握家庭生活技能的同時也體會到了父母的辛苦,對生活產生新的認識,為寫作提供了素材。
三、在閱讀中進行素材的積累
閱讀是進行寫作的基礎,俗話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寫作時只有學生具備一定的寫作素材,才能夠寫出有思想,有內涵的文章。閱讀是積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徑,但是如果進行盲目的閱讀,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會適得其反,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以下幾種方法來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
1.重點詞句摘抄,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認為寫得較好的語句摘抄下來,包括一些好的詞語,好的段落,好的觀點等等,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摘抄本進行定期的檢查,督促學生養成摘抄好詞好句好段的習慣,從而不斷地積累寫作素材。此外我們要有目的地摘抄,比如摘抄常備的名人名言,作文知識,運用好的修辭手法的好詞佳句、有價值的事例數據、古詩諺語等等.這些在我們寫作的過程中都很有用.
2.重點語句進行批注,無論在課堂閱讀還是課外閱讀,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都會產生一些即時的想法,這時學生就可以在課本或者課外書上及時的標注自己的想法,做好批注,這樣在復習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不一樣的見解,方便學生進行反思,提高自己的學習總結能力,不斷地進行素材的積累。
3.對優美的語句進行改寫,對文章進行續寫,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遇到自己感覺優美的語句,可以嘗試著進行改寫,通過改寫來提升對于語句的認識,并且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寫作能力,掌握描述事物的不同方法,豐富情感的表達,除此之外也可以對文章結局進行續寫,比如說《皇帝的新裝》,學生們可以對其結局進行續寫,可以自由發揮想象,內容不限,通過續寫也開拓了學生們的發散性思維,并且能夠通過續寫提高素材的積累量。
4.對文章進行賞析,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優美的文章進行賞析,了解其中的寫作方法和中心思想,對文章點評和賞析,積累寫作的素材,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方式和寫作風格。
5.背誦經典的文章,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來背誦一些經典的文章,熟悉優美的語句,加強學生的記憶,這樣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就能夠做到引經據典,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使學生能夠對經典語句更加靈活的應用。
四、在寫作的過程中進行素材的積累
在寫作的過程中也可以進行素材的積累,只有學生在寫作實踐中進行檢驗,才能夠認識到自己在平常素材積累的不足,養成在閱讀和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找一些優秀的范文或者一些經典的文章,提升學生的寫作經驗,增強學生對素材的認知,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相互之間進行文章的閱讀感想分享,從而提高學生的素材積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把學生分為小組,每個小組大概6-7人,在學生完成寫作訓練之后,為了能夠使學生相互學習積累素材,就可以要求學生將小組內的文章進行隨機的互換,讓學生來相互閱讀其他學生的文章,看一看同樣一篇文章,別人是怎么寫的,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記錄了什么內容,并且結合自己的理解來分析他人文章的表現形式和細節,通過互評互判,讓學生相互借鑒和分享,提升學生的素材積累。
五、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無論是用什么方式進行素材的積累,都能夠觸動學生的心靈,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產生寫作的動力,可見積累對于學生的寫作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而初中階段學生往往自制力比較差,自控能力不強,因此教師就需要對學生進行監督檢查,督促他們完成素材的積累,首先要求學生每天摘抄一篇美文,完成一篇日記,日記要做到天天寫,可以不受題材和文體的限制,日記可以幫助學生有意義的記錄身邊事,是觀察生活、閱讀積累的一種檢驗方式,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每周上交閱讀批注,保證學生日積月累,形成勤思考,勤動腦,樂于動筆寫的好習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還能夠積累寫作素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
總結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養成積累素材的好習慣,為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曾清霞.積累素材,引導技巧——淺談初中生作文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6(11).
【2】 夏軍林.淺談如何指導農村初中學生準備作文素材[J].科技視界,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