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峻
【摘要】:伴隨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中職院校的規模越來越大。中職院校為社會發展培養出了更多優秀的人才。其中計算機基礎教學是中職院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化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中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也越來越重要。如何立足新時代發展的腳步創新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教學模式,提高該專業人才的綜合素養是目前尤為重要的問題,創新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可以加快我國的信息化建設,對于培養出更多計算機方面的專業性人才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針對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希望對教學模式的創新有一定促進作用。
【關鍵詞】:中職院校 計算機基礎教學 教學模式
計算機技術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已經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給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計算機基礎作為中職院校的必修科目,有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因為其他科目,如計算機編程、計算機網絡等都需要計算機基礎教學為基礎。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如何創新原有的教學模式,提高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有效性被越來越多的學習所關注。
一、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特點
計算機技術帶有較強的綜合性和時間操作性特點,因此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動手操作能力。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可以分成不同的層次。分別是計算機基礎知識課、程序設計課、網絡技術課以及專業技能綜合性課程。其中計算機基礎知識課程主要涉及的問題是計算機簡單的操作技能,如Word文字處理方法等常見的辦公性軟件。程序設計課和網絡技術科主要建立在計算機基礎知識之上,主要的培養學生向更高層次的水平發展,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二、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現存問題
(一)灌輸式教學模式常見
灌輸式教育產生于我國傳統應試教育基礎之下,該種教學模式對于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有嚴重的阻礙作用,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教育有效性的一大因素。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也普遍存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長期下來,此種方式的教學會將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意識壓制,不利于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此外,中職院校的學生大多來自各個地方,他們的性格和學習特點有明顯不同,老師若不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一味的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將不能針對學生在計算機方面具備的天賦,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從而將教學資源嚴重浪費。
(二)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常見
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新一輪教學改革的明確要求,所謂的綜合素質就是在理論和實踐上都能良好的創造力。但是目前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該種類型的教學模式對于素質教育的落實有嚴重的影響。教學中老師過分強調學生理論性知識的掌握,而忽視學生對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這對中職院校技能性人才的培養是不利的。這也是中職院校現存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
(三)教學方法的單一性
中職院校的學生生源地大不相同,有的來自城市有的來自農村,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情況也不盡相同。表現為城市的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的簡單操作,還有的學生甚至沒有見過計算機。因此就需要老師在教學中采用多樣性的教學方法。但是目前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老師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表現在老師單純性的講述,學生被動的聽講做筆記,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降低,課堂效率也會受影響。
三、創新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的措施
(一)積極創新教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教學中老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比如案例教學法、互動教學法以及項目教學法等,具體教學方法的選擇需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來定。需要注意不管采用何種形式的教學方法,都需要做到理論和實踐的高度統一性。教學中老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式的額教學方法,此種教學方法主要是為學生建立相應學習情境,學生們圍繞任務進行學習,從中可以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意識[1]。比如,在學習有關“Word”文檔的處理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是一名外企的白領,今天的任務是為公司設計相應的宣傳報,宣傳報中有文字、圖片、表格等,老師可以先為學生演示,讓學生知道設計流程,然后再讓學生根據本節課的知識點自主的進行設計,由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積極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
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創新的措施之一就是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環境。因此教學中老師需要特別注意留給學生更多獨立自主的時間,逐漸建立以操作性學習為主體,以理論性學習為輔的教學模式。比如在學習“PowerPoint”時,老師可以將本節課的時間留給學生,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去引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主人翁意識,讓學生在小組中間討論,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穿件輕松愉悅民主的學習環境。
(三)鼓勵培養中職院校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來說也需要具備創新的意識,計算手機基礎教學中,老師需要積極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將創新的重要性講述給學生,讓他們明白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可以為今后步入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需要增強課堂計算機教學和生活生產之間的聯系性,在教學內容、方式等變革的過程中,逐步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2]。
四、結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基礎教學作為中職院校的必修科目之一,需要老師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樹立全面的教學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變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符合素質教育發展的全新教學模式,在促進學生計算機素養全面提高的基礎上,為我國經濟發展培養出更多技術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小慧.中職數學分層教學法的實踐研究——以宣城市工業學校為例[D].安徽師范大學,2016.
【2】曹月盈.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創新教學模式探究——評《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創新研究》[J].教育評論,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