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摘要:小學數學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是小學升初中必考的一門科目。學生數學思維、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價值。小學數學還是今后學生學習理工科科目的重要基礎,如果在小學階段沒有打好基礎,將會直接影響今后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生物等科目的學習。由此可見小學數學在學生學習當中的重要意義。從古至今,數學都是我國教育十分重視的科目,家長、老師都對提高學生數學成績十分關注。提高數學成績的背后是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具備多少理論素養、數學學習能力、邏輯思考能力是學生是否學好數學的關鍵所在。核心素養是新時期教育改革對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是學生品德、文化素養的綜合考量。也就是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育重點關注的內容。本文主要分析了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價值理論,并分析了提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理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9129(2018)12 - 0253 - 01
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小學教育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因為核心素養對學生今后的數學發展水平、綜合能力產生較大影響。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重要科目,是小學教育對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工具,小學數學教學核心素養培養效果直接關系到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文化綜合水平的提升。因此,小學數學收到學校、家長、老師的高度重視。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價值使得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尋求新的突破,用現代化的教學觀念,從學生、教材、社會等多個角度看待小學數學教學,采用更加有效、更加可行的教學策略。
1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理論價值分析
1.1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基礎。首先,教師在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時,需要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基礎水平,然后才能在此基礎之上引導學生提升數學學習能力,培養核心素養。因此,以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為基本目標,不僅可以增加學生數學知識的積累,還能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其次,教師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而開展的小學數學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來,與此同時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有利于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1.2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提升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數學是一門對學生理性思考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與學生理性思維能力、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密切相關。在日常生活當中,時常會運用到數學知識,其中使用較為普遍的就是數學運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數學邏輯思考能力,引導學生尋找更加便捷的數學運算方式。數學核心素養是小學數學科學價值和生活本質的體現,只有采取有效方式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才能讓學生深入理解數字運算關系,提升學生數據分析能力,增加學生的對于數字符號的認識。
1.3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目標。數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邏輯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課程價值所在,也是今后數學教學的重要基礎。在小學階段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是當前我國小學教育對數學教學提出的一項重要要求,是我國加強初級階段數學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
1.4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培養學生數學意識的有力武器。在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增強小學生的數學意識。在小學階段,對學生數學意識的全面培養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也是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基本需求。通過對當前我國教學理論研究成果進行分析發現,在小學階段,數學思維、數學意識、理論概念是構成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在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時,要抓住重點,精準定位,以增強學生數學學習基礎、掌握數學基本理論知識,并從學生出發尋求科學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小學生理性思維能力較差,小學數學學習是對理性思維較為依賴的學科。因此,老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應該順應學生心理特征和學習特征,多鼓勵學生,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循序漸進接受數學、熱愛數學,自主探求數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聯,從而增強培養核心素養的效果。
2 培養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策略分析
當前社會對人才的創造性要求較高,小學數學作為數學教學的基礎,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所采用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必須要具備創造性。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都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以下就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分析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
2.1 順應學生心理特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是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第一步。小學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時,要注意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解答問題的方式和數學計算方法。而且還要鼓勵學生試著獨立分析計算公式,而且勇于發表個人觀點,從根本上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在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同時,老師還要注意鼓勵學生個性化的發展。讓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時,能夠形成更多的個人看法和個人解決方式,對數學知識產生獨具個人特色的認知和理解,除此之外,老師還應當注意提升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會影響學生對數學新知識的理解能力。如果學習能力不足,無法快速理解新知識,就會導致學生無法靈活運用數學理論知識,使得數學的時間作用較低,也會嚴重影響學生其他領域學習的效果。
2.2 通過加強實踐操作能力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首先,老師要采取有效的辦法引導學生掌握數學基本理論知識,如小學數學教材當中的數學理論計算公式,一些數學學科基本的定理和規則。這些部分的內容對理性思考能力要求較高,而且對于小學生來說較為枯燥。因此教師必須要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尋求更加有效、有趣的方式,讓學生牢固掌握;其次,培養學生運用小學數學公式、定理等進行數學運算、測量、圖畫等能力;最后,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知識結構,引導學生建構完善的小學數學知識體系,并運用這些理論體系解決各種類型的實際問題。
2.3 增強學生的數學數據分析能力,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數據分析是數學學科的基礎內容,數據分析能力影響學生數學學科水平。小學數學課堂有很多的實踐操作機會,小學生思維活躍,注意力很難集中。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當中,不僅可以更加有序地操縱課堂,還能合理運用小學生心理特征,提升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的效果。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當中,涉及到對容積與高度的關系的學習。針對這個知識,老師可以設計一個教學實踐,為學生提供兩個形狀不同的容器和兩杯體積一樣的水,問:體積一樣的水,分別放在不同的容器當中,兩個容器里的水高度一致嗎?學生親身參與這個實踐,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好奇心。通過實踐思考其中所涉及的邏輯關系,最終將自己的思考結果收入到知識結構當中,增加知識積累的同時提升數據分析能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到小學數學學習當中,而且通過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主動思考,來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之間的關系。從這些方面考慮,小學數學教師就必須要更加清晰地認識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順應小學生心理特征和學習特征,從創新的角度出發,提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分析[J].劉曉萍,陳六一.課程教學研究.2016( 04)
[2]數學課堂如何讓學生有效觸摸“你知道嗎”[J].孫保華.教學與管理.2011( 32)
[3]感受數學文化提升學生數學素養[J].許楠烜.華夏教師.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