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蒙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新媒體技術的誕生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機遇,目前微信公眾號是大學生關注度比較高的新媒體技術之一,這個平臺是對傳統教育觀念和方法的一種轉換,本文以微信公眾號為例,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影響進行了探討,并對如何更好的創新應用于教育工作中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作為新媒體中的產物之一,它具有鮮明的年輕化特征,大學生使用微信公眾號的占比最大,各大高校院系也逐漸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平臺,因此將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微信公眾號更好的融入大學生的社交生活,這是新時代下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現狀,這種創新方式的應用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并且有了一定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微信公眾號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現狀
2012年8月18日微信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平臺,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信息的發布、推送、自動維護、一對一交流等。在最新的《微信數據化報告中》指出,截至2016年2月,微信公眾號已超過1000萬個,各項數據表明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輻射到越來越多的人群。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提到高校輔導員具有教師和管理的雙重身份,這就使輔導員面臨著學生教育和學生管理的兩個重要任務,微信公眾平臺的出現給輔導員的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借用新媒體拓展新的工作平臺,通過新興媒體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這樣既能將工作落到實處,并且還為學生提供了貼心服務。結合實際,微信公眾號主要將學生教育、學生管理、學生服務三大功能以不同的形式向大學生展現出來。
(一)、學生教育
學生教育這個功能結合了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相關的內容,主要分為時事政治、黨團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等幾個方面。
(二)、學生管理
學生管理這個功能與高校大學生日常管理的內容相關,主要分為規章制度、主題活動、獎懲通報、請假申請等幾個方面。
(三)、學生服務
學生服務這個功能主要是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娛樂、就業等提供相關的服務信息,第一時間將院校最新新聞分享給學生,主要分為通知通告、就業招聘、談心交流、社團活動等幾個方面。
二、微信公眾號的應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原因分析
(一)微信公眾號的應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積極影響
1、構筑師生自由交流的平臺,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貼合實際。在常規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以理論的形式教學,教學效果也有限,面對新時代的學生也更容易對這種方式產生疲倦和乏味。通過微信公眾號的方式將思想政治教育潛移默化至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借助新媒體技術和學生雙向溝通,加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縮短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雙方相互信任,提升教育的成效。
2、優化大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學習資源不再局限于書本,網絡學習成為了風尚,各類學科專業都可以在微信平臺上開設課程,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相應的學科自主學習,提升了自主性和高效性。
3、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強化對大學生的管理。相比傳統教育模式,運用微信公眾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方式上都是一種創新。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網絡獲取信息,這種信息的傳播方式是平等的,這樣使得師生之間的交流方式更趨于平等。微信公眾號作為互聯網的產物,它的形式是多樣的,可以充分的將聲音、畫面、文字相互結合,使得內容直觀化、形象化、現代化,從而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
(二)微信公眾號的應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消極影響
1、思想政治教育輿論環境復雜化,影響大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微信公眾號是一個開放且又封閉的平臺,任何人都可以注冊申請發送推文信息,并且這些信息是不需要經過官方管理審核的,大學生可以通過轉發、評論、點贊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于觀點的認可與否。然后,大學生都處于一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階段,還未發展穩定成熟,所以很容易受到錯誤信息的引導,妨礙正確的“三觀”形成。如果長期處于復雜的輿論環境中,即使網絡發展帶來了資源的便利,但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也愈加復雜了。
2、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戰。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者任課教師、高校輔導員、班主任來說,日常教育工作中,任課老師主要通過課堂授課、知識灌輸的形式將觀念傳播至學生,高校輔導員、班主任則主要通過課后開展主題班會了解學生思想動態、開展講座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開展心理輔導了解學生心理狀況,完成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要以課堂或者講座的形式呈現,但是都是單方面的信息傳播,理論課程容易讓大學生產生疲憊感,他們更愿意在網絡中互動交流,微信公眾平臺方式的多樣化更能滿足他們的個性需求。因此,微信公眾號的出現對傳統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戰。
(三)原因分析
1、微信公眾號自身的發展特點。信息量的豐富使得微信公眾號更加適合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工具。在其發展過程中,微信公眾號的特性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定時定量發送推文、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傳播范圍廣、大學生樂于接受、評論自由、互動性強,這些特點都可以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利用的優勢。微信公眾號自身的特點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積極影響,但是網絡本身是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由于制度的不夠完善,一些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一經傳播,容易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消極影響。另一個方面,微信公眾號的運營還不夠規范,即使在公眾平臺上發布惡意言論,官方對運營商發布者并不會有實質性的懲罰措施,就會導致不良信息肆意傳播。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隨著網絡的發展,各大高校也適應了網絡教學的方式,在引入微信公眾號之后,教師通過推薦相應的微信公眾號或是以院系專業的名義自行建立公眾號,一方面讓學生了解課堂之外的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自我管理,自主學習。但對于如何利用微信公眾號更好的發揮思想政治教育還處于探索階段,僅僅只是依靠建立幾個公眾號,如果瀏覽量相對較少,覆蓋面積窄,宣傳力度低,互動性不強,對于大學生來說只是將現場教學換成了網絡教學,因此利用公眾號正確的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還需要長期探索和建設。
三、利用微信公眾號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積極開展的策略
(一)、高校建立監管體制,創造綠色安全的網絡環境
隨著微信越來越成為大學生日常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微信公眾號也日益受到學生的歡迎,高校應該整理出學生對微信公眾號關注的情況,建立數據庫,以便對學生思想動態的跟蹤掌握。另一方面,高校應該掌握學生關注的微信公眾號傳播的內容是否積極健康,應該微觀監控學生在網絡上的言論,以及對熱點事件學生的基本態度,正確引導學生,遵守規章制度,加強自我管理,才能創造綠色安全的網絡環境。
(二)、建立規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眾號的專業團隊
目前,高校已經將微信公眾號的使用逐漸普及,各個院系專業都開始開設了公眾號,也一直活躍在學生之中,但是對公眾號的運營還缺乏專業能力,往往主要還是輔導員或是有興趣特長的學生管理。高校可以對微信公眾號的管理人員開設培訓課程和講座,把推文的原創性和優質性放在第一位,一方面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運營團隊中,不僅可以增加團隊的活力,還可以讓學生更直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耳濡目染,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編輯能力,提高校園微信公眾號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還可以適當的建立相關的運營機制、考核機制和獎懲機制,這樣才能保證團隊的高效運營。同時,作為專業教師團隊,應該密切關注學生在微信公眾號中的反饋,了解他們的最新思想動態,及時的調整平臺發展的方向,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滿足于學生的需要,達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四、結語
在新媒體時代下,微信公眾號逐漸成為了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這個平臺的積極影響對當代大學生的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后續應更深入研究,揚長避短,在社會和家庭的支持和配合下,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構建安全的網絡環境下,更好的將新媒體的優勢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同時,應將的廣泛交互性、開放性等優勢與傳統教育相結合,更好的實現創新應用,推動未來教育事業的新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學儉,劉強.新媒體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2】王爽.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創新【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4年
【3】劉想樹.新媒體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年
【4】王茜茜.運用微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D】遼寧工業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