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悅鑫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改革的不斷發展,文化館的職能也在不斷得到完善。在文藝創作、藝術指導、文化演出、挖掘整理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等方面形成了力量的大融合,在文化建設中確立了創新發揮文化館的主導地位。
【關鍵詞】:文化館 新時代 社會職能 公共文化服務
一、文化館是普及公共文化的重要陣地
文化館作為國家和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在傳播文化、組織群眾文藝展演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和保護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館作為各縣市文藝活動的創編、輔導、培訓及宣教中心,履行著宣揚先進文化的重要部門,在社會發展的各個時期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的作用。
新時代的文化館究竟怎么樣發揮好它的職能以及如何為當地的經濟發展、社會的進步、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廣大群眾文化工作者認真思考的問題。在文化競爭激烈的今天,我認為文化館應該站在時代的前沿,認清方向,開拓進取,按照文化館履行的歷史使命,大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提高城市的文化氛圍,豐富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為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文化館作為縣、市一級的公共文化服務的“領頭羊”,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館的根本職責是提高國民的藝術素養。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長張永新說:“傳播主流價值觀,提升國人素質是文化館免費開放以后的主要任務。”從現實看,文化館是做這個工作的最好的載體和渠道。
二、當前文化館社會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文化館存在一些主要的問題。首先,人民群眾對新鮮文化的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務經費短缺的矛盾。文化館作為公益性的文化事業單位,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需要得到政府的經濟支持,例如重大節日、送戲下鄉、市民廣場組織群眾文化活動、社區文化活動、非遺文化的普查整理等等。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和市場經濟體制下,公益文化觀念和整合資源按照市場規劃需求獲得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互相矛盾。舊的文化管理理念和新型的文化創新理念互相矛盾。文化館的節目創新、不接地氣和人民群眾高要求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間不均衡。民間非遺文化的搶救、保護、傳承與傳承人老化、后繼無人與挖掘、開發經費的嚴重不足等等一直阻礙著文化館的發展,影響公共文化服務的輻射范圍和滿足不了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文化活動的需求。
其次,文化館的公共文化服務缺乏群眾性。文化是現代幸福生活的標志之一。衡量幸福指數,文化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文化是一個衡量參照物。公共文化就是要貼近群眾。文化館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館,涉獵的范圍廣泛,不能辦成單一歌舞的館,還要涉及美術、照相等行業,不能把其他門類都邊緣化了,功能齊全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文化館不是自己唱歌舞蹈的館,要以惠及、推廣為目的,對輻射范圍的市民做好文化指導工作,帶領廣大群眾一起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提高了對文化藝術的欣賞水平,對更高層次的文化需求渴望之至。這就要求新時期的文化館必須創作更多真正是人民群眾喜愛的經典節目以此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改革,文化館的職能也在不斷得到完善。在文藝創作、藝術指導、文化演出、挖掘整理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等方面形成了力量的大融合,在文化建設中確立了創新發揮文化館的主導地位。
三、改善文化館職能的途徑
新時期文化館的任務任重而道遠,對文化館的管理、基本職能設施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文化活動的組織指導及演出形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大文化館的建設力度和體制改革的速度,充分發揮文化館的作用。文化館應該在總分館體系創建中應當借鑒國內外圖書館的總分館制體系。
加強文化館的基本職能設施建設。文化館的基本功能實施包括多功能展演廳、展覽廳、宣傳欄、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室、舞蹈聲樂排練廳等,充分利用好這些設施,最大化的發揮免費開放在群眾文化活動當中的作用。
強化對口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新時期的文化館對藝術人才的需求增加,加強對口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改善公共文化服務。堅持以人才為本,通過儲備對口專業人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文化館的服務質量。對文化館內部機構進行重新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完善文化館內部結構。于此同時,積極推進崗位管理和聘用制的用人機制改革。完善對高級創作人才的吸收機制,對優秀的特殊人才經考核后破格錄取,給與對公共文化服務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通過改革逐步建立起互相競爭又互相制約的文化館新的運營機制,使文化館成為服務多元化、優質服務的真正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部門。
組織各種類型的文化演出活動。文化活動不只局限于在舞臺上演出,應該把文化生活送到基層老百姓的田間地頭;按著他們的意愿和喜好指導、指導他們自己開展文化活動并給與幫助,幫助他們培養文藝骨干,增強群眾文化活動的造血功能,變送文化為種文化。
強化文化館的社會公益性,加大免費開放力度。文化館在公共文化建設當中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服務職能。在文化館的正常工作中,加大對外免費開放力度是文化館的特色服務,包括免費開放的內容和開放的力度,也要兼顧對外開放的內容和手段
增強文化自信,努力發展群眾文化事業,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充分發揮文化館的職能,為構建和諧的精神文明建設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王平輝.淺談對群眾文化建設的思考U1.魅力q-國,2008,(16).
【2】崔玉華.新時期文化館的職能和作用[期刊論文]-散文百家.學術百家.2011(6).
【3】賈紅紅.《教育學文摘》2016年10月總第207期
【4】薛秀軍.福建日報.2018年03月26日.
【5】王洪.東方網.2014年05月18日.
【6】劉錫城.保護民間文化的迫切性[J].西北民族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