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善友
蘇霍姆林斯基曾感嘆:“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對后進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特殊群體,教育者必須正確認識他們,研究他們,將濃濃的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教育的核心是幫助,不是命令,不是要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轉化后進生的核心元素之一,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筆者通過科學辨證的分析,理解了這個核心元素,衍生出愛心、誠心、包容和信任,以下是筆者的幾點粗淺的體會:
用愛心喚醒后進生
面對調皮搗蛋的學生,教師心中首先要裝滿愛,接受他們的缺點,尊重他們的人格,維護他們的權益,呵護他們的心靈。每當筆者接手一個新的班集體,總是先想方設法了解學生的脾性、愛好、家庭情況,并經常找學生聊天,傾聽他們的心聲,把愛心化作實實在在的行動,融入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讓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自然地感受筆者的用心良苦。對于有缺點和錯誤的學生,不是一味地訓斥和挖苦,而是在情與理方面多做疏導工作。
愛,會通過一個學生傳遞給全班的每一個學生,最終形成一個愛的集體。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讓筆者深深地明白:對待學生要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并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這種讓愛通過一個學生傳遞給每一個學生,先影響全體學生,培養集體凝聚力,然后再用集體的凝聚力來喚醒每一個后進生的方法是可行的。
用誠心感化后進生
筆者和許多教師一樣,喜歡與學生交流和談心,以誠相待。針對學生實際,筆者給予他們耐心、細致的幫助,幫助他們解除煩惱,希望他們把精力用在學習上。筆者通過身教和言教對他們進行全方位的教育,讓他們真正感受教師的人格和魅力,讓他們了解到我們為他們付出得很多。同時,通過積極的工作態度,讓家長自覺地配合我們工作,支持我們工作,讓他們發自內心地認可我們,敬佩我們,信任我們。
總之,教師要與學生以心換心,讓學生明白老師的善心,只要師生之間有了一定的友情,那什么事情都好辦了。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得好:“在實踐中去尊重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是呀,對待后進生,帶著一顆虔誠的心,走進他們的心靈,就一定會感化他們的。
用包容轉化后進生
每一個人都會犯錯誤,對于后進生來說,犯錯就如同家常便飯,那就要求我們要正確和慎重地看待學生的錯誤,不能搞“一刀切”,應在寬容的基礎上指引他們自覺改正錯誤。乃記得2010年9月剛開學時,筆者所帶的班從其他班轉來了一位被稱為“恐怖分子”,名叫揭育耀的學生,此人生性頑劣,喜歡打架鬧事,有明顯的暴力傾向。他第一天來到我們班,就給筆者了一個“下馬威”,筆者當時非常生氣,但還是忍了下來。此后,筆者沒有計較這件事和他以前犯下的錯誤,反而經常做他的思想工作,先讓他的情緒穩定下來。之后筆者雙管齊下,一方面,了解到他父親雖然長年遠出經商,但他還是非常敬畏他父親,于是他父親一回家,筆者就主動與他父親聯系、溝通、上門拜訪,漸漸地,筆者和他的距離拉近了,他與筆者對抗的情緒也慢慢地消失了。另一方面,筆者了解到他理科成績較好,同時喜歡打籃球,于是筆者讓理科老師多鼓勵他,表揚他,讓他在同學們面前樹立威信,找到成就感,還讓班上幾個喜歡打籃球的同學主動接近他,與他交朋友,為他創設了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慢慢地,他覺得在這兒找到了尊嚴,有了地位,待人接物的態度明顯好轉,學習變得異常勤奮認真,并且定下了考哪個重點高中的目標,最后他真的如愿以償。
用信任激勵后進生
信任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愛是信任的前提,它們彼此是相互作用的,沒有真誠的愛,信任又何從談起?獻出你的愛,關心那些調皮的孩子,相信他們,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你會省卻無數煩惱。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信任的表示有如一陣清新的微風,會把學生良心里微弱甚或行將熄滅的火苗吹旺。假使教師能正確選擇和確定表示信任的情境,學生將把目光投向自己,發現和認清存在于自身的善與惡,激起在自身確立向善的追求,在人們面前表現得更好,而這種追求便成為一往無前的道德力量。”
當班主任十多年,筆者認為愛心、誠心、寬容、信任是增強師生之間情感的紐帶,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是構筑良好師生關系的保證,也是形成良好班風、校風的基礎。作為教師,只要能調整好心態,先建立真誠的師生友情,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學生自然也會想辦法把他們該做的事情做好。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就說過:“老師個人的榜樣,乃是青年心靈開花結果的陽光。”人是有感情的,后進生也是有良知的,我們只要舍得花時間花心血,就完全可以用愛去喚醒、感化、轉化、激勵他們,使問題學生問題更少,達到我們預期的教育目的。
(作者單位:廣東省廉江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