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宇
“教育”,一直是個莊重的字眼,“教師”是教育的直接傳播者和執行者,“師德”是教師職業的神圣靈魂,“師愛”則是進行教育的原動力。這是因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天職是給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種希望的事業。不愛幼兒,不懂得如何施愛于幼兒的教師沒有資格做幼兒教師。熱愛幼兒,是教師的一種寶貴的職業情感,也是教師必備的道德素質。
教師對幼兒的愛是廣義的,是非血緣關系的愛,是既普通又神圣的超越愛的詮釋。它源于幼兒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責任感,源于教師對教育對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同時也是教師對幼兒情感的釋放和表達。可以說,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教師熱愛幼兒是教師生命的延伸和生活的鏡子,是教師價值觀的具體體現。關愛幼兒,也就是關愛自己;關愛幼兒,是一種珍惜,是一種生命的表達。
教師對幼兒的愛融合于師生實際的交往中,既具體、實在又可感,對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以及道德素質的形成都具有無比重要意義。但是,我們需要對師愛有一個正確的表達方式:尊重幼兒,信任幼兒,理解幼兒,寬容幼兒。
在現實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無不感受到愛的力量的強大。對幼兒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進行情景教育,與他們感同身受,通過活動的方式傳遞愛的教育。如在為玉樹地震死難者進行默哀的過程中,我精心組織了本班幼兒自主地進行了哀悼,莊重地開展了這一活動,使參加活動的孩子感受到了“大愛”的境界。在與幼兒的交流中,教師需要調整好心態,以博愛積極的心胸履行教師應盡的教育職責。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個默默的贊許眼神、一片熱烈的掌聲,都在傳遞愛、分享愛。關注這樣的細節,表達師愛的微妙與偉大,是彰顯關愛的亮點。
面對工作壓力,面對別人的不理解,教師必須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神圣的歷史使命;應該學會忘卻感傷、丟掉失落;面對流動的幼兒,卻不能流動地失去了愛;送走了長大的孩子,返身重復面對等待教育的孩子。調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態面對下一個受教育的對象。
當我們從事了教師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當我們以一個教育者的角色出現,我們注定肩負歷史的使命,以教師博大的心胸投入戰斗。然而,要塑造幼兒的靈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靈魂。教師教育幼兒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師必須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應具有優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把對教育愛的熱潮,在愛的教育過程中找到教師的樂趣。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成長和成才的的作用不言而喻。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教師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育苗有志閑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勞的。這是師德的首要條件。高尚的師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書,對孩子的教育力量是巨大而深遠的。
首先,老師要為人師表,既要注重言教,又要注重身教。教師工作的“示范性”和孩子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孩子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和崇高的位置。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孩子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對孩子有著熏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孩子,特別是幼兒園的孩子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模仿在行動上。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對孩子在園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起作用。所以,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其次,凡是老師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應該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熱愛孩子,就必須對每一個孩子一視同仁,不能偏愛一部分孩子,而冷淡或歧視另一部分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這就要求我們應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來溫暖他們幼小的心靈,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此外,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深入學習各種理論,把教育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學過程,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不斷探索新的科學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視野,在執教教學中提煉師藝、升華師技。
愛是信任,教師就要相信有無限的潛力,善于發現他們身上有各具特色的潛能,然后挖掘它們,鼓勵孩子們去自主探究,從而把他們自身的潛能充分的發揮出來,這樣才算達到了教育的良好效果。愛是理解,理解幼兒成長過程中必然有失誤與困惑,需要老師支持他們,包容他們,讓他們勇敢地重新揚起前進的風帆。
所以,作為與時俱進的教師,我們應該義不容辭地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愛幼兒,去愛教育,讓教育與愛同行。在教育教學的工作中,我們應該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用高標準的師德觀念,規范自身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素質,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出不平凡的力量。
(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