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君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對社會各方面的要求都在逐漸提高。當今社會不僅要求學生能獲得更優秀的學習成績,還要求學生能有著高效的學習。高效課堂就是確保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以及目標,同時要有顯著的教學效果。而教師如何去打造高效課堂是一個值得重點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因材施教;主體地位;創設情境;課堂評價
構建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學生和教師的積極配合,讓每一個人都能夠發揮自身的價值,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做好教育工作。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其在初中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過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閱讀能力,開闊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文化底蘊和語文素養,因此教師要重視語文教學,運用多種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改背景下,我們教師更應認識到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圍繞創建高效課堂來開展教學活動,切實發揮語文課程的價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因材施教,落實差異化教學
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高低之分,教師應該正確對待每位學生的學習水平,從而平衡教學活動,努力讓所有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都能實現進步。初中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會受到家庭環境、智力水平、興趣愛好、學習方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教師要發揮出引導作用,針對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服務,使其建立“勤能補拙是良訓”的座右銘,同時要注重對語文能力強的學生的幫扶。另外在實際教學中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落實差異化的分層教學,確保所有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例如在教學《黃河頌》這首詩時,多數學生都沒有真正看見過黃河,對黃河的認識也是一知半解,感悟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根據詩中詞語來體會九曲黃河的壯觀,感受到作者那種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但感悟能力較差的學生卻無法有這樣的理解。此時教師就要重點對這些感悟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指導,可以補充歌曲《黃河大合唱》《保衛黃河》等其他課外資料,讓他們真正認識到黃河作為“母親河”對中華民族的象征意義,也就深入理解這首詩的內涵,幫助學生提高了學習的有效性。
二、樹立學生主體地位,引導自主探究
在素質教育改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更加受到人們的關注,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深刻認識到教師只是起到輔助的引導作用。初中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還有待發展,此時語文教師可以借助課本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使其在探究中感受到樂趣,并實現學習潛能的挖掘,讓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加豐富。例如在講解汪曾祺《昆明的雨》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自主探究學習任務:“閱讀全篇文章,請用一句話簡要概括文章的內容。”這個任務比較簡單,學生很快都有了自己的回答。實際上這個任務的關鍵迷惑點,在于本文是寫景還是為了抒發作者內心活動,這時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思考以后進行小組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課堂氛圍立刻活躍了起來。最后結合學生們的研究成果,教師再進行引導和講解,讓學生們認識到這篇課文是作者運用平淡樸實的語言,以小見大,通過寫對昆明的雨的喜愛,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提升,教學效率顯著提高。
三、依托語文教材,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合理的教學目標的確立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但是為保證教學目標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教師應該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以教材內容和具體的教學實際為依據。在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推行之下,部分教師片面追求課堂內容和方式的新穎性,導致課堂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脫離,因此造成了無效教學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更應該將教學活動建立在對教材的精準把握之上,將課程標準與教材內容結合后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朱自清得《背影》可課文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進行課堂教學之前一定要對文章的“父子情感”深度把握;從寫作手法等基本閱讀技能入手去設置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大致設計為如下三個:第一,精讀課文,對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行分析,對人物在特定的情景中所表現出來的特征進行總結分析;第二,進行句子分析,體會作者的語言風格以及作者在語言中所體現出來的情感;第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即讓學生深刻體會作品中的父子真情,進而體諒和關愛自己的父母以及他人。
四、良好的師生互動環節,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語文教學不能按照公式化的方式進行,要通過言語、感情等多種方式構建出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教師和學生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用生動有趣的教學來吸引學生、啟發學生,發揮出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隨著教師的引導一步一步地深入理解。課堂上精彩的提問可以調動學生的熱情,通過積極的思考,讓學生及時發表個人意見,有時候可以組織大家相互討論,各抒己見,讓學生變成學習的主人,將學習過程中的疑問提出來分享,大家一起探討解答,這樣的語文課堂才能實現高效。
五、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在新課改的教育教學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教師的綜合素養對課堂教學的影響越來越大。作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尤其初中語文的任課教師,首先必須正視自己,看到自身的優勢及不足,學習必須要有針對性。就初中語文課堂來說,教師的綜合素養以及知識儲備是保證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要積極利用好學生的課余時間做進一步的學習,廣閱相關的資料書籍,必要時請教其他教師,首先學會提升自身的職業綜合素養。除此之外,教師本身的親和力也可以影響高效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和藹的教學態度總會第一時間贏得學生的信任,作為語文教師,必須依靠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有力的溝通,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主體性以及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學習樂趣。
初中語文不僅培養學生的語言基礎,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也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新課程改革不僅在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了修改和補充,也在教學方式和理念上進行了改變和完善。教師也應當轉變教學方法,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提升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姜勇,馬繼英.探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
[2]白海波.探究性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及應用研究[J].成功(教育),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