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肖嘉祺 李東鵬
摘 要:當前醫患關系日益嚴峻,醫患溝通矛盾成為焦點。國內的醫患溝通發展曲折,且遇到互聯網技術沖擊,而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也處于落后狀態。本文綜合國內外對于醫患溝通研究現狀,基于醫學生角度出發,對醫患關系的發展做出展望。
關鍵詞:醫患溝通現狀;醫學生教育;互聯網技術
醫患溝通是日常醫療服務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來,不斷出現的各種醫療事故其中不乏由于醫患溝通環節薄弱而導致的慘案,因此醫患關系的矛盾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其中的醫患溝通難題備受各位學者關注。本文綜合國內外對于醫患溝通研究現狀,基于醫學生角度出發,對醫患關系的發展做出展望。
一、醫患溝通的定義和重要性
醫患溝通是指醫患雙方所進行的既包括疾病診治,也包括同疾病診治相關的心理、社會等因素內容的信息交流,這種信息交流主要是圍繞患者健康及診斷治療進行的。醫患溝通是單純醫技與醫療綜合服務實踐中十分重要的基礎環節,醫患溝通的主要構成。醫患溝通的目的主要在于:推動醫學健康事業向前發展;完善醫療過程;正確診斷疾病;更有效治療疾病;融洽醫患關系,營造和諧醫療環境;妥善解決醫患糾紛;實現醫生和患者的互惠雙贏。
二、國外醫患溝通的研究現狀
美國社會學家塔爾科特·帕森斯在他的《社會系統》一書中提出了“病人角色”的概念,闡釋了醫學活動中醫務工作人員和患者各自的社會角色。到1956年托馬斯等人發展了帕森斯的病人角色理論,他們認為患者癥狀的嚴重程度是影響醫患互動的決定因素,并且根據癥狀的嚴重程度醫患關系可分為三種基本模式,為醫生的臨床決策和行為扮演提供了理論指導,對患者的關系緩和具有意義。緊接著威廉·馬德森注意到文化因素對醫患溝通交流的影響,對于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患者來說,與醫生的互動會有困難,并由此可能造成雙方的誤解,因此產生沖突。舍曼·弗蘭德等人直接引用中“信息不對等”的理論,并說明信息不對稱嚴重影響醫患溝通效果。
三、國內醫患關系發展和醫患溝通現狀
16世紀以來,西醫進入中國并迅速崛起,醫患關系日趨緊張,醫療訴訟也日漸增多。改革開放后,面對發生在醫療服務提供機構的市場經濟改革,醫患關系中患者和醫生的角色也在不斷變化。我國的醫療模式也從“主動—被動”型轉變為“指導—參與”型。當前,我國的醫療衛生資源有限,醫療衛生水平處于逐步上升的階段,老百姓能享受到的醫療服務質量有待提高。而且,醫生的工作時間較長,工作量大,工作任務重,在診療過程中不會花許多時間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病情狀況、醫療方案以及后續的檢查等,導致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相關診療信息不了解或理解有偏差,以致出現問題時就將責任怪罪到醫生或醫院,產生醫患矛盾,嚴重影響正常醫療活動的進行。
互聯網的應用改變了現狀。英國著名醫學家格雷爵士指出,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將顛覆傳統的醫患關系,患者將取代醫生成為21世紀醫療服務體系的中心。上述我們講到的一些醫患矛盾,也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得到了部分解決,當然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互聯網借助大數據的技術支持提高醫療質量,有助于提高醫院醫療和管理水平,互聯網的多平臺和隱私保護技術為醫患溝通提供了新平臺,改善醫患溝通效果。同時,互聯網技術有助于提升患者在決策中的地位,挑戰傳統醫患權力格局。
四、醫學生教育與醫患溝通現狀
醫患溝通教育就是利用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引導醫學生樹立科學的理念,具備良好的溝通技能與應對能力。我國的醫學教育以五年制的本科教育為主,學生基本上在第五年會進行實習,因此在短暫的四年時間里要下大功夫進行專業醫學課程學習,很少有時間學習專門的醫患溝通知識等人文知識學科。大部分院校開設的該種課程較為單一,缺少具體的實踐和見習,并且對于醫患溝通教育考核的標準不科學,不能客觀地評價教育效果。同時,醫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學科,醫療工作的有效開展,不僅要專業知識深厚、職業道德高尚,而且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高尚的人文精神。這體現出醫學生教育中醫患溝通教育的必要性。
五、展望
“以患者為本”是醫療事業的根本,醫療活動的進行都是為了治療患者的疾病。加強醫患溝通教育,需要切實落實生物心理學的醫學模式,在診療的過程中,不僅治好患者的生理疾病,更要處理好患者的心理問題,使其生理、心理都能康復健康。要加強醫學從業人員的人文素質教育。一方面是針對醫學生教育,要完善人文教育體系,加強實踐環節,建立評定規則;另一方面也要加強醫務工作者的再教育。作為醫學生也要注重加強自身的人文素養,主動學習溝通的藝術與技巧。
同時,也要順應時代的潮流,積極應對互聯網技術帶來的挑戰。積極改變觀念,順應時代發展,改進醫學人才的培養。這就要求醫學生的培養力度和深度,加強鞏固基礎知識和尖端科技的學習。醫務工作者也端正心態,面對“權威”轉移的改變,更應該積極面對學會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適當的健康教育。有關部門也應當加強監管力度營造良好的信息環境,為網絡醫藥信息把好關。
參考文獻
[1]韓睿,施偉麗,李彥林,梁紅敏,尹竹萍,余錦雯,楊薇,石柔.醫患溝通技能在臨床醫學生中的重要意義[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35):140-143.
[2]謝廣寬.互聯網技術對醫患關系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5,29(10):755-759.
[3]班雅潔.從醫患關系看當前醫患溝通教育[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5,37(02):329-330.
[4]王燕.從醫患關系的現狀論醫學生溝通能力的教育[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5,27(04):98-100.
[5]溫文,韋兆鈞.國內外醫患關系研究述評[J].大眾科技,2015,17(04):211-2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