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蘭
作文教學貴在真,貴在悟,貴在“悟”中成長。在大部分人眼中,班主任是最貼近學生生活的人,是學生成長最重要的指路人。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我深深領悟到:作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有一個契合點,由語文教師擔任班主任,將作文教學與班級管理相融合,會收到曲徑通幽、錦上添花的獨特效果。
一、命題貼近生活,倡導說真話抒真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應鼓勵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幫助學生涵養(yǎng)健康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如果作文選題貼近學生生活,他們就會找一些與自己生活經(jīng)驗有關(guān)或自己感興趣的題材來寫,這樣我們就能通過作文認識真實的學生,培養(yǎng)學生作文時寫真話抒真情的習慣。學習了《心聲》這篇文章,很多同學與主人公在思想上產(chǎn)生了共鳴,主人公的心聲代表了很多學生的心聲,此時因勢利導啟發(fā)學生:學習了這篇文章,你一定也和文章的主人公一樣有很多心里話要對父母朋友老師說,請你也以“心聲”為話題寫篇文章,這么廣泛的寫作范圍,觸及了學生胸中所有積蓄,表達的欲望被激起了。《差生的自白》《我是差生,我怕誰》……這些所謂的“差生”的文題給人眼前一亮,在文中他們都真實寫出了自己被同學瞧不起,被老師鄙視,被父母厭棄的無奈處境,真切表達了希望被理解,被重視,被承認的心愿。對于這些作文,我沒有排斥,而是大張旗鼓表揚他們說出了真心話,也向這些同學檢討了自己工作的失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多對他們微笑,多對他們豎起大拇指,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信任、愛護、尊重和期待,消除了他們的敵對心理,使他們愿意對老師講真心話,愿意接受教師的幫助和教育。
在作文命題時,放手讓學生去傾吐展現(xiàn)自己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給學生說真話抒真情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能力;尊重學生在文章中表達的愿望,拉近了我與學生的距離,讓我的班主任工作更有親和力。
二、打開心靈之窗,關(guān)注真健康真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的教師,只有在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心理,了解學生心理需求,才能夠成為真正的教育能手。教育家的至理名言開辟了我教育教學的新視野。我既是語文老師,又是班主任,新學年的第一篇作文 “我需要……”這是個半命題作文,我給了一些詞,比如“陽光,批評……”要求寫出自己的真實需要。作文收上來,很多孩子都寫“我需要批評,我需要陽光”,但有一個孩子寫的是“我需要真實的幸福”,這是個留守孩子。仔細讀他的作文,字里行間都透著憂傷,他說自己一直很孤獨:小時候,在父母眼里,金錢最重要;長大后,分數(shù)很重要;而現(xiàn)在,工作是他們的一切。爺爺奶奶覺得他們給了我幸福,因為他們讓我吃飽飯;父母認為我幸福,因為沒少給我零花錢;小伙伴認為我幸福,因為爸媽給我買了很多他們沒吃過的零食。這是幸福嗎?父母從沒有陪我過一個生日,從沒有接送我上下學。有錢不幸福,有零食不幸福,但有父母的陪伴一定是最幸福的,我需要真實的幸福。讀他的作文,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情緒很低落,覺得父母不在乎他,身邊的人都不關(guān)心他,抵制每一個想靠攏他的人,這樣的孩子很難融入集體。看著這個冷漠的孩子,如何疏導他成了我需要迫切解決的難題。看完他的作文,我找到打開他心靈的鑰匙:讓他感受愛,接受愛。我找到他母親的電話,第一次給他遠在寧波的母親打電話,介紹了孩子的情況,他母親顯得無所適從,因為疏于與孩子溝通,不知道孩子真正的需要。我建議母親每周末都給他打電話,不要關(guān)注他的成績,更多關(guān)心他是否快樂。幾周后,我驚喜的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在同學的邀請下也能加入大家的說笑,同學都笑的前仰后合,他偶爾露出笑臉。我走到他身邊摸摸他的頭:“你笑的樣子真可愛。”他低下頭,不好意思了,接著抬起頭來沖我一笑。慢慢的,孩子的變化越來越明顯:一直獨來獨往的他,現(xiàn)在也能主動加入大家的聊天中;以前見到老師從不打招呼的,現(xiàn)在見到老師能主動叫老師了,最讓我驚喜的是放寒假時,孩子湊到我耳邊喜滋滋地說:“老師,我媽媽回家過年的,她說以后就在附近找工作,要好好照顧我。”喜悅溢于言表。
有道是:言為心聲。通過作文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我找到了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關(guān)注學生身心健康,讓他們快樂生活。作文教學,班主任工作高效而愉快。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作文教學鼓勵引導學生說真話抒真情。班主任工作在“真”上做文章,真心關(guān)注學生,真誠愛護學生,就能智架育人橋,取得作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