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輝
摘 要: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便是心理健康教育,而當下絕大部分小學生都來自獨生家庭,他們就像溫室里的花朵,沒有經歷過風雨,也沒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及承受力,而這對于心理輔導的開展起到了消極的作用,使得很多學校在這方面的工作都停留在初始的階段,這將不利于開展小學德育教育。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心理輔導
雖然人們潛意識里通常認識心理方面的問題,是經歷過風風雨雨的成年人中才會出現的問題,而看似天真無邪的小孩身上無法想象,但是恰恰是因為小學生年齡小,不懂事,心理承受能力低,所以在遇到一些突發情況時,更容易對童年產生陰影,甚至影響其一生的言行舉止,我們可以經常在媒體上看到一些孩子遇到挫折打人、罵人甚至自殺的新聞,這就表明了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一、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作為正統教育的最低學齡,既是個人打好地基、綜合能力形成的開端,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祖國的未來,而一個人健康的定義是身體與心理的雙重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于形成個人關鍵品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德育教育非常重要,這個年齡段具備最大的可塑性,需要教師進行正確引導,目前在小學的心理輔導工作中,還存在幾點問題。
1.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目前新一代小學生家長偏年輕化,思想也較為“年輕”,主要表現在忙于工作、忙于應酬、忙于打游戲追劇,而忽略了與小孩之間的溝通,而且有時候一些家長對于學生的各種問題麻木不仁,疏于引導,造成了小學生問題日積月累,問題越來越多,從而形成自卑、孤僻的問題。再者,一些家長對于小孩教育極為不重視,對于小孩出現的各種問題也是暴躁異常,采取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樣就容易讓小孩更加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見解,終日生活在惶恐之下。
2.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現在很多學校都設有心理咨詢室,但是大多數最終淪為擺設,走了一遍形式主義,因為硬件條件還需軟件輔助,很多學校根本沒有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也無法投入大量資金及時間來專門培養相關專業人才,學校也不重視,甚至管理者都對心理健康教育嗤之以鼻,對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深刻的理解,所以不管是軟件還是硬件條件,都無法成功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3.有創新意識,但是缺乏規范與專業
雖然在新課改之后,包括學校機構與教師都意識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必須多元化,必須有創新,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課時不規律、不統一,東一節課西一節課,無法做到像語文數學課程一樣,學校不能保證授課時間與頻率,自然就無法達到想要的效果。而且剛剛也提到了,學校缺乏投入,缺乏培養專業教師的意識,所以就算學校開展了多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仍然無法統一教師們的思想,教師也無法運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有的教師授課偏傳統化,這就更加導致了理論大于實踐的問題長期存在。
4.教師問題
教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非常尷尬,往往出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因為在大多數學校中,專門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非常少,相對于學生的數量來說,比例失衡非常大,教師往往身兼數職,既要開展課程,還要做心理輔導、批改作業等等,這也就是師資力量不達標造成的根本結果。
二、如何在小學德育教育中做好心理輔導工作
不要小瞧德育教育中的心理輔導工作,如果這個環節沒有做好也許會影響小學生今后的人生軌跡,對于小學生的將來也是極為不利的,教師應該分析其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這樣才能夠讓小學德育教育得以順利開展。
1.重視實踐活動的開展
在新課改大環境下,“灌輸式”教學已經不適應現在的課堂模式,教師應該在課程中多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結合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與興趣喜好,對學生展開調研分析,設置不同的教學方案,并組織各類實踐活動,讓小學生在切身生活中感知快樂,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知識點,舉個例子,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分組進行多媒體視頻德育教育,分組討論教學片中的場景,對錯與否,教師還可以讓小學生去實際生活中感受清潔工、救火隊員的職責所在,學習到如何為他人的精神。
2.重視班主任的正確引導
班主任在小學當中擁有絕對的威信與主導性,班主任也是與學生打交道次數最多的人,由于班主任對教師里的每一位學生都非常了解,班主任也與家長之間的練習密切,所以有必要培養班主任的心理輔導能力與綜合素質,如果班主任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并進行正確的指導,那么效果可以事半功倍。
3.讓家長也參與教育其中
教師在學校里進行引導,家長在家庭中的引導及疏通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可以強化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系,搭建起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梁,比如QQ、微信、電話家訪等方式,可以讓教師及時的掌握小學生在家里的狀況,也可以讓家長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中是什么表現,也極大的方便了家長與教師之間探討問題,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還可以對家長進行相關教育培訓,對家長進行有效、針對性的指導,讓家長配合學校,多關心自己的孩子,多從全方位了解自己的小孩心理健康情況。
三、總結
小學德育教育對于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及品德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現代化教育中關鍵的一環,為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為了祖國的未來,也為了小孩的全面發展,必須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的心理輔導工作,多方位、多角度的去正式問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劉肖容.小學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8).
[2]郭文華.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