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莉英
【摘 要】班主任是班級活動的重要組織者與管理者,相較于科任教師,班主任所肩負的責任會更多一些。同時,班主任也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對每名初中學生的影響都是十分大的。而若想實現(xiàn)對班級的良好管理,班主任則應以學生為主體,做到一切以學生為主,根據(jù)學生的迫切需求,來有的放矢地開展管理工作,從而真正使初中班級管理工作能夠變?yōu)橐环N“藝術”。本文著重探討以學生為主體的班主任管理藝術。
【關鍵詞】學生 主體 班主任 管理 藝術
班主任的工作并非想象那般簡單,特別是對于初中班主任來說,管理工作更是難以開展,這是由于很大一部分初中學生正處于叛逆時期,對其過于嚴厲,亦或者過于松懈的管理,都不可作為管理的良策。對此,初中班主任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多去了解學生,善于理解學生,從而使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可以獲得優(yōu)化。
一、做到了解學生
若想實現(xiàn)班級管理工作的良好開展,要求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了解學生,這樣班主任在開展管理工作時才能夠有所針對。對此,一方面在日常教學之中,班主任應善于觀察每一名初中學生,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以及內(nèi)在需求,做到以學生為主。另一方面,班主任還應重視對學生家庭狀況的了解,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性格形成有著很大影響,若家庭氛圍融洽,那么學生的性格也會相對好一些,也更便于管理一些。而若學生家庭氛圍的融洽程度不夠,則會起到相反的情況。所以,初中班主任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并以此來分析初中學生的身心狀態(tài),以積極制定管理方案,使管理工作質(zhì)量能夠得以提高。
再者,班主任還應注重對初中學生的“知人善用”,在對學生予以全面了解之后,班主任可以選擇一些學生進行培養(yǎng),讓其能夠成為班主任的好幫手,對班級進行有效管理,這樣不但利于班主任管理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提升學生在班級管理之中的積極性。
例如,在日常管理之中,班主任可根據(jù)自身對學生的了解,為學生合理分配管理任務,使學生能夠積極幫助班主任開展管理工作,且能夠使學生內(nèi)心產(chǎn)生一種責任感,進而以嚴格標準來要求自身,管理他人。要注意的是,班主任為不同學生分配的管理任務,務必要確保與學生的實際能力的適應性,要做到揚長避短,使他們的管理能力可以獲得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二、關心每名學生
在以往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普遍認為只要管理好班級的各項事務,就能夠間接實現(xiàn)對初中學生的管理了。然而這一想法是極為片面的,不但難以促進日常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會抑制以學生為主體管理模式價值的彰顯,使初中班級管理工作處于滯后狀態(tài)。因此,對現(xiàn)階段管理工作來說,班主任若想切實貫徹以學生為主的管理模式,則應善于關心每一名學生,不管是在學生的生活之中、亦或者學習之中,班主任都應給予學生全面的關心,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進而更愿意與班主任敞開自己的心扉,將自身在學習、生活之中的疑惑告知班主任,而班主任則應盡最大能力幫助學生解決疑惑,使學生能夠?qū)Π嘀魅萎a(chǎn)生信任與崇敬的心理,這對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是有著推動作用。
另外,在學生犯錯誤時,班主任也不應對學生予以過分苛責,而是應該用愛去感化每一名學生,深入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管理方式,讓學生能夠在班主任的諄諄教誨下,真正意識到自身所存在的錯誤,進而不斷對自身的錯誤予以改正。同時,若學生一旦感受到班主任自己的愛,就會很容易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產(chǎn)生認同感,進而更好地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這樣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就會變得容易起來。
三、進行全面管理
對初中班主任來說,不但要肩負著育人的責任,同時也要承擔很多其它責任,從這個層面來說,班主任在開展管理工作時還具備一定復雜性。且由于多數(shù)初中生各方面還不夠成熟,所以班主任務必要通過全面管理的方式,來增強管理工作成效,使班級學生都能夠獲得良好管理。
除此之外,對于細節(jié)性的管理班主任也絕不可忽視,應多加關注初中學生的方方面面,發(fā)揮初中學生在管理工作之中的主體地位,使初中學生自主管理意識能夠得以提升,進而實施有效的自主管理,這不但利于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對初中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也十分有幫助的。
四、采用民主管理
對以往的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來說,班主任普遍占據(jù)著管理的主宰地位,一切以班主任的主觀思想為主,使得班級管理工作在開展過程中難以彰顯出民主性,也不利于以學生為主體的班級管理工作的落實。所以,針對此情況,初中班主任應善于采用民主管理的方式,對班級各項事務、以及學生進行管理,以增強初中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初中學生能夠自覺參與到實際管理之中。如對于日常各項決定,班主任可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由初中學生決定出最終的結果,這樣所采用的管理措施,就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為初中學生所接收,并產(chǎn)生巨大認同感,從而使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得以良好有效開展。
五、發(fā)揮橋梁作用
班主任不單單為班級的管理者,也應為家庭、社會、學生之間的溝通筑起橋梁,使三者之間能夠獲得和諧發(fā)展。因此,在開展以學生為主的管理工作時,班主任應發(fā)揮自身橋梁作用,努力做好協(xié)調(diào)工作,一方面班主任應多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可以明確孩子在學校中的狀況,以利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班主任還應為學生營造優(yōu)美的班級環(huán)境,使初中學生可以感受到內(nèi)心的愉悅之情,從而更愿意配合班主任的管理。
總而言之,若想使以學生為主體的管理模式落實到實處,班主任則應善于了解每一名初中學生,充分了解初中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等,以便有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管理計劃,使班級管理工作的質(zhì)量以及效率可以得到提升。另外,班主任還應注重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與聯(lián)系,促進雙方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了解,以真正達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譚仕平.分析感悟新時期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藝術[J].新課程(中學),2016(02):226-227.
[2]安文玲.淺析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藝術[J].甘肅教育,2015(20):35.
[3]鄭松.初中班主任管理和教育藝術研究[J].時代教育,2014(10):243.
[4]鄭曉慧.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藝術淺談[J].新課程學習(中),2014(01):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