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芳
學籍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學籍管理水平不僅關系到學生個人檔案的建設質量,而且還關系到學校教育教學與管理研究的有效性。當前民辦高校學籍管理工作應當圍繞著民辦高校的自身缺陷,提出有效的學籍管理措施,強化提高學籍管理工作質量,解決學籍管理的現實問題,從而促進學籍管理工作的快速發展。本文在分析民辦高校學籍管理現狀的基礎上,以一線學籍管理工作的現實問題為例,探討如何提高民辦高校學籍管理水平,解決學籍管理現實問題。
學籍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管理效率較低
學籍管理效率低是當前學籍管理的主要問題,有些高校的學籍管理效率不足,不僅學籍檔案數據收集不足,而且學籍檔案的準確率低。例如,隨著當前大學生來源多元化,因為傳統學籍向著電子化方向的快速發展,使得學籍管理面臨著復雜的新問題。這使得在個性化的學籍管理空間下,很難有效實現全面學籍管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籍管理工作的質量,不利于達到學籍精準性、適應性與高效性的管理要求。
轉專業率高
在民辦高校學院視角下的學籍管理正面臨著教育形式變化的沖擊,當前有些學院的學生存在著轉專業的情況,或者因為高校選修與輔修專業增加,以及因為招生任務完成情況不好等原因,使得不少高校的學院面臨著轉業調整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的學籍管理帶來較大的困難。特別是在當前民辦高校探索多元化教學形式下,以及開展特色教學的理念的影響下,圍繞著滿足學生的多方面發展需求建設有特色的學籍檔案,這已經成為轉專業背景下對學籍管理工作提出的又一課題,要求學籍管理部門與民辦高校的辦學模式與學生需求相適應。
退學率增高
隨著高校學生來源的多樣化,民辦高校的退學率近年來也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一方面學生隨時都有可能退學,另一方面學生因為紛繁復雜的原因而涉及學籍的變動。特別是在高校引導學生自主就業的現實情況下,學生或者因為長期不在校,或者因為交流學習或出國留學等情況而涉及學籍轉移,頻繁大量的學籍變動使傳統的學籍管理面臨新壓力。學生情況變化的不斷出現,是新時期民辦高校教學管理與學籍管理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面對退學率呈上升趨勢的民辦高校應當探索動態化的學籍轉移、封存機制,著力提高學籍管理與學生選擇的適應性。
應征入伍率提高
當前我國大學生應征入伍的比率不斷提高。一方面國家對應征入伍的學籍保留提出了明確要求,另一方面其中還涉及學費補償,以及保留學籍等問題,而且新的鼓勵學生參軍政策不斷涌現,這使得學籍管理更加復雜,同時也影響了學籍管理的規律性,還需要進一步探討相關措施。
政策執行率較低
學籍管理應當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制度進行,但是我國部分高校的學籍管理實際操作中還存在著一定的漏洞,特別是在高校生源日益復雜的情況下學籍管理面臨著新的情況,尤其在學校嚴肅校風校紀的氛圍下,這使得學籍管理在處理學生違紀、考試不及格問題方面還有待加強,還需要完善相關的執行政策,從而提高學籍管理的科學性與有效性。例如,有的院系規定每學期有四門課程以上不及格的學生要受到留級處分,而這時的學籍管理往往處于滯后狀態,沒能在學籍管理中體現出相關信息。
缺乏信息化手段
在學籍管理信息化的趨勢下,高校的院系學籍管理中缺乏專業的信息化人才,學籍管理人員的壓力相對較大,現有的學籍管理人員主要圍繞著紙質學籍進行管理,能夠熟練掌握運用學籍管理軟件的院系級別人才較少,這使得院校未能充分有效地運行信息化平臺進行學籍管理工作。目前學籍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較弱,學籍檔案中的數據信息未能有效電子化,這一方面制約了相關單位學籍信息的檢索,另一方面影響了民辦高校圍繞著學籍進行數據分析,不利于充分發揮學籍檔案的價值。
民辦高校學籍管理改進策略
加強學籍管理制度的宣傳
只有提高學籍管理制度的影響力才能提高學籍管理制度的公信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籍管理水平。首先,民辦高校的學籍管理制度應當納入學生制度手冊當中,促進學生充分了解學籍運行機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籍意識,注重加強學籍制度的宣傳與推廣工作,完善學籍管理工作氛圍。其次,還有的教師并不十分清楚學籍管理的相關制度措施,未能引導民辦高校學生重視學籍,影響了學籍制度作用的發揮。因此,應當加強對高校各院系輔導員的培訓,使高校輔導員成為學籍制度宣傳者。第三,還應當借助豐富的信息平臺進行廣泛的學籍制度的宣傳,要多渠道地解答學生的學籍疑問,提高學生參與學籍管理的有效性。第四,學籍管理還要制定科學的獎懲機制,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切實通過制度化的要求提高具體崗位工作質量,發揮具體人員的學籍管理作用,從而在有效調配人力資源的情況下提高學籍管理工作的質量水平。
提高學籍管理的執行力度
應當加強學籍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切實按照相關的學籍制度執行相關要求,這樣才能提高學籍制度的公信力,通過學籍制度促進民辦高校學生完成學業。首先,發揮學籍制度在促進學生主動地進行高質量學習方面的作用,切實把學生的操行表現系統地記錄在學生的學籍檔案當中,通過學籍警示學生主動學習。其次,建立學籍預警制度,針對學生的曠課、遲到、病事假情況進行學籍信息的通報,切實引起家長與學生的重視,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且更好地實現家校溝通。第三,學籍管理還要建立校對制度,切實發揮第三方監督部門的作用,著力由學生、教師、教務部門加強具體的學籍管理的監督與抽查工作。
提高學籍管理信息化水平
當前應當根據學籍管理的現實需求提高學籍管理的信息化與規范化水平,切實借助民辦高校的自媒體平臺加強學籍數據信息的有效傳遞,從而實現學籍數據信息的有效維護,解決好學籍管理中存在的現實問題。
首先,實行成績等學籍數據信息的網絡查詢,做好準確的網絡錄入數據信息。開通智能化檢索服務,圍繞著相關單位的需求開展相應的檢索軟件。
其次,提高數據信息的下載效率,滿足學生自主查詢與使用學籍信息的需求。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平臺自主下載與更新申報信息,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籍檔案的參與水平,并且提高學生對學籍的認知水平。
最后,還要建立糾錯機制,在學生的監督下完善相關的數據信息。著力在數據控制軟件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籍數據的糾錯監管,從而全面提高學籍管理的質量,解決學籍管理工作中的現實問題。
實現學籍管理工作的創新
當前應當加強學籍管理工作的創新,進一步構建協同性的學籍管理機制,切實做好學籍與用人單位、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和檔案中心的有效互動,從而實現學籍數據信息的靈活運轉,并且有效改進學籍管理工作的質量;其次,實現學籍管理的創新應當豐富學籍管理機制,著力在互聯網環境下加強學籍管理創新,切實圍繞著學籍檔案運轉、通過數據分析與數據校準加強創新。首先應當建立信息化的數據傳遞機制,實現學籍數據信息的廣泛高效傳遞,另一方面要實現學籍數據信息的智能化檢索,圍繞著關鍵字段、個性化應用需求,提供智能化的學籍數據的檢索服務,切實搭建學籍管理與人力資源的智能交互平臺,促進相關單位全面了解學生信息。同時,面向移動互聯網平臺實現學籍數據信息的云存儲與有效開發,切實提高學籍檔案的應用水平,解決學籍管理的現實問題。
結語
高校學籍管理有明確的制度要求,要根據民辦高校的現實情況制定有效的學籍管理措施,實現學籍管理的信息化,制定出制度化、標準化、信息化的服務模式,切實圍繞著學籍管理的現實需求進行學籍配制,從而全面提高學籍管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