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乃平
一、引言
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如何有效地進行閱讀教學,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果,是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同時也是《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稱《課程標準》)對英語教學的要求。《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而閱讀課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陣地。
筆者作為新教師,為了提高執教水平,近幾年來,所聽閱讀教學課節數達到100多節,其中包括閱讀教學的隨堂課、公開課、示范課等。因此,在聽課中學習到了其他教師的優秀教學方法,提升了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也提高了閱讀教學水平。但同時,也發現了一些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下文就例舉幾個存在的普遍問題并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德育滲透不足,為閱讀而閱讀
2.閱讀策略指導不足,解題技巧涉及甚少
3.課堂預設不足,“拿來主義”盛行
4.課后作業布置缺乏科學性與實用性
三、對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注重情感滲透,寓德育教育于閱讀教學中
課程標準對德育滲透提出了明確要求,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充分挖掘和利用閱讀課文中的德育素材,并根據教材特點與學生實際,找準語言知識教學與德育滲透的“結合點”,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
寓德育教育于英語閱讀教學中時,教師應適時滲透德育。可以嘗試在課文導入、背景介紹、情景創設或者小組討論等環節中滲透。在設計閱讀課時,教師要意識到好的導入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在無形中感染學生,把德育教育滲透其中,以實現情感教育的目的。
簡單來說,教師在英語閱讀課教學中,要注意德育的有機滲透,要注重激勵學生的情感意志,培養學生的品德,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達到真正的“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加強閱讀策略指導,提高學生閱讀技能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閱讀策略;培養語感;特別強調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可見,教師要認真研究高考命題思路,學習考試說明,并將它真正落實到平時的每一節閱讀教學中。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不難發現,高考的閱讀理解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較高能力的語篇分析、推斷、文章概括的題越來越多;二是選項干擾性越來越大。這就要求學生不但對詞句而且對語篇的理解都必須準確到位。因此,加強閱讀策略指導,提高學生閱讀技能,是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及應試能力的關鍵。
加強對學生閱讀策略指導: 首先,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正確的閱讀方法。筆者認為教師平時英語閱讀課上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指導學生做好閱讀理解:1.快速跳讀,即抓住文章的大意、主旨和要點。2.勻速閱讀,解題回頭。3.細節復讀,達到深層理解。4.帶題速讀,省時省力。其次,要重視培養整體把握的閱讀能力。在整體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進行篇章分析,按照結構將文章分解成幾部分,然后分別閱讀各個部分,可以強化閱讀教學的效果。同時,教師還應根據閱讀內容的特點決定閱讀的側重點。
總之,教師要根據閱讀內容的特點以及高考閱讀的考查方向,并了解學生的閱讀薄弱環節,然后有目的、有計劃地加強閱讀策略指導,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和理解的準確性,進而提高閱讀技能。
(三)有效整合資源,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教師在使用教材時,可根據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補充或刪減,以使教材內容更貼近學生實際,符合學生需要。但在對教材進行補充或刪減時,要注意保持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也就是說,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實際需要,對教材中不太合適的內容大膽進行替換,刪減或補充。例如,教師在設計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的閱讀教學時,就可聯系實際,補充更多關于其他自然災害的知識并教他們一些預防和逃生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把汶川地震的畫面再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銘記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的巨大損失與傷痛,進而樹立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由于不同類校學生的基礎不同,同一學校不同班級的學生也存在差異,因此,面對教材中提供的教學方法和網絡上琳瑯滿目的教學課件,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實際,有效整合資源,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只有這樣,閱讀教學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四)科學設計課后作業,提高學生語用能力
針對當前英語閱讀課課后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弊端,筆者認為教師應該予以重視,科學設計課后作業,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和實用性。有效的作業必須要與課文內容相關,符合學生實際,能促進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具體問題,并達到鞏固知識與發展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此外,課后作業的設計還應該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通過做作業,既能鞏固本節課內容,又能發現自己存在的一些具體問題,使得在新授課堂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聽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時,應努力做到作業內容與形式的辯證統一,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升,自主與合作的統籌兼顧,興趣與習慣的綜合培養,只有這樣才能發揮作業的應有功效,使之遠離形式主義和應試思想之弊。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達到作業布置的目的。
總之,閱讀教學時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內容。英語教師們應該在授課前認真備好教材,備好自己,備好學生,扎實研究閱讀課的教學方法與技巧,精心進行教學設計,避免“形式主義”的走過場教學,著力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并根據具體內容適當滲透德育教育,讓閱讀課更有實效性,針對性和科學性,也同時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英語打好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英語閱讀教學才能充分體現它的意義和價值,才能真正實現新課標的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