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兵
物理是初中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有效資源。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和普及,要求加強初中物理教學,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藝術活動。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有效性提問,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還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本文主要從當前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缺乏有效性的原因分析入手,對如何提高課堂提問成效,促進教學活動循序漸進地開展提出了幾點思考。
對于初中生來說,物理這門學科是學生剛開始接觸的科目,物理教師的提問方法與學生學習興趣和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提問存在問題,會對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造成直接的影響。比如,只講解,不提問,也就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同時,還表現為不顧大局的現象。在實踐中,由于多方面的影響,學生之間的成績參差不齊,而教師“區別對待”,眼里只有成績好的學生,在課堂提問只讓他們來回答,這種差異化對待會冷落其他學生,對提升整體教學水平是不利的。因此,探討分析初中物理課堂提問有效性,提高課堂提問藝術性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性不高的原因
課堂提問時間得不到保障
受應試教育機制的影響,在升學考試大棒的指揮下,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學校、教師過于強調要提升學生成績,提高升學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了保證課堂時間,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盡可能地將所有的知識點強加給學生,壓縮課堂提問時間或者跳過課堂提問環節,以此延長學生做題的時間和聽課時間。且因為物理學科在初中升學考試中占據的分數不高,導致了物理課程課時安排較少,而物理教學的任務量不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提問的有序開展。
課堂提問缺乏藝術性
課堂提問具有一定的技巧性、藝術性。現行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缺乏藝術性,主要表現在:一是課堂提問過于簡單,課堂提問價值沒有得到有效發揮。許多教師在課堂提問中仍然讓學生回答“對不對”“是不是”等問題,這種課堂提問過于簡單,毫無思考探討價值;二是課堂提問抓不住重點。課堂提問以問題為切入點,引發學生思維活動,激發學生探究欲望,促進學生知識結構形成。然而當下初中物理課堂抓不住重點,對于一些沒有必要的課堂提問內容,教師往往花了很多時間、精力,而需要課堂提問的知識點,又往往避而不提;三是課堂提問缺乏層次性。在課堂提問中,教師沒有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學科素養參差不齊的現狀,對課堂提問“一刀切”。
對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結合生活實際,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
物理源于生活,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緊密聯系。在課堂提問中,筆者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從學生身邊中常見的物理現象、物理問題入手進行課堂提問,將生活元素融入課堂提問中來,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物理學習的運用價值,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欲望,調動學生思考、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主動性。
例如,在學習“分子的運動”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同學們,誰能解釋一下生活中常見的這些現象,長期堆放煤炭的墻角為什么變黑了?濕衣服為什么變干了?為什么我們能夠聞到花香、菜香呢?鹽為什么能夠溶于水?”又如,在學習沸騰時,引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燒開水的現象,讓學生思考、回答“當水燒開了,從壺嘴或者壺蓋處冒出來的白氣是什么?”不少學生認為“白氣”是水珠,有的學生認為是“氣體”,同學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課堂氛圍甚是活躍。
優化提問技巧,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
一是在認知矛盾處設疑,激發學生問題探究的欲望。要想發揮課堂提問價值,提高課堂提問的針對性,就要做好課堂提問設計,遵從學生認知規律,在學生矛盾認知處設疑,激發學生探討問題的欲望。如,在《噪聲的危害與控制》中,可以先問學生:“音樂、工地施工聲、鳴笛聲、鳥叫聲等哪些是噪音呢?”同學們均認為工地施工聲是噪音。這時筆者又問學生:“既然音樂不是噪聲,那么為什么廣場舞大媽跳舞時播放的音樂,會讓周邊市民反感呢?”這樣一正一反兩個問題的提問,大大吸引了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生思考,進而有效完成了噪音課程教學任務;二是創造良好的問題情境氛圍。創造問題情境,特別是在新舊知識的交匯處創設問題情境,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課堂提問,對提升課堂提問有效性大有裨益。如,在學習“測量燈泡的電阻”時,可以先問:“同學們知道電阻嗎?”繼而又問:“電阻與電流、電壓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接著問學生:“如何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值?”并讓學生動手實驗。
結語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課堂教學成效的影響不容忽視。初中物理課堂提問應結合生活實際,優化提問技巧,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同時,還應當進行層次化提問,提高課堂提問的針對性。對于學習能力強、成績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加大問題難度,強化學生邏輯思維運轉;而對于學困生,應當降低問題難度,以此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